-
公开(公告)号:CN1140840C
公开(公告)日:2004-03-03
申请号:CN97190588.6
申请日:1997-05-19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nventor: 片上悟
IPC: G02F1/1345 , G02F1/13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345 , G02F1/1345
Abstract: 在液晶屏基片(10)的内面上的液晶显示区,在各象素区形成透明电极(11),在液晶显示区的外部形成外部连接端子(12),外部连接端子(12)设在与该透明电极导电连接的多个引出线(18)的尖端单元。在形成该透明电极、引出线及外部连接端子的液晶屏基片的内面上,由自旋涂层法,在整个面上薄薄地形成丙烯酸系热固性树脂,形成透明绝缘膜(16)。接着,在该透明绝缘膜的表面上的液晶显示区内涂敷烧制聚酰亚胺树脂,形成定向膜(14)。由研磨滚对该定向膜施行研磨处理后,由于由透明绝缘膜覆盖引出线及外部连接端子,故不容易发生研磨不匀,可降低液晶显示屏的显示不匀。
-
公开(公告)号:CN1447179A
公开(公告)日:2003-10-08
申请号:CN03108285.8
申请日:2003-03-27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电光装置,在衬底(2)上设置遮光层(3);将形成在遮光层(3)上的滤色器层(13)隔开的分隔层(14);密封这些遮光层(3)、分隔层(14)、滤色器层(13)的保护层(6)。分隔层(14)的至少一部分覆盖遮光层(3),把保护层(6)和遮光层(3)分离为非接触状态。上述电光装置,缓和保护层的下陷,能够减少电极的断线,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电光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器件和电子仪器。
-
公开(公告)号:CN1401094A
公开(公告)日:2003-03-05
申请号:CN01804883.8
申请日:2001-10-17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G02F1/1343 , G02F1/1368 , G02F1/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16 , G02F1/133514 , G02F1/133553 , G02F1/133555 , G02F1/134336 , G02F1/13439 , G02F1/136209 , G02F2001/136222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一种能避免制造工序的繁杂性,拓宽材料选择的幅度,同时制造成品率高的有源矩阵衬底的制造方法及使用它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通过采用喷墨方式将由着色材料和导电性材料混合而成的油墨喷射到导电性地连接到有源元件(602)的像素电极的形成区域中的工序,形成起像素电极及滤色片作用的导电性着色层(606~608)。
-
公开(公告)号:CN1395119A
公开(公告)日:2003-02-05
申请号:CN02141207.3
申请日:2002-07-03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G02B5/23 , G02F1/1335 , B05B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201 , B41J2/15 , B41J2202/09
Abstract: 利用喷墨头的扫描制造滤色片等光学构件时,使得喷墨头的全部喷嘴能准确地通过像素的形成区域,提高来自喷嘴的喷墨位置的精度,提高喷嘴的使用效率(从而描绘效率),防止每个像素的颜色离散,使光学构件的光学特性在平面上均匀化。本发明的课题是一种利用备有喷嘴27的多个喷墨头22对基板2进行主扫描及副扫描的滤色片1的制造方法。假设多个喷墨头22中相邻的喷墨头22位于各自最端部的喷嘴27之间的相互间隔为W,喷嘴27的恒定的排列间距为D时,W=mD(式中,m为2以上的整数)另外,假设喷头22的副扫描移动间距为P时,P=nD(式中,n为1以上的整数)。
-
公开(公告)号:CN1366205A
公开(公告)日:2002-08-28
申请号:CN01143359.0
申请日:2001-12-20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5 , G02B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14233 , B41J25/003 , B41J2202/09 , G02B5/201 , G02F1/133516 , H01L27/00
Abstract: 使彩色滤光器的光透过特性、液晶装置的彩色显示特性、EL发光面的发光特性等这样的光学部件的光学特性在平面上是均匀的。利用具有将多个喷嘴27排列成列状而成的喷嘴串28的喷头22在基板12的彩色滤光器形成区域11中向X方向进行主扫描,从多个喷嘴27有选择地向排列成点矩阵状的滤光器元件区域7喷出滤光器材料,形成滤光器元件3,从而制造彩色滤光器。开始时,通过使喷嘴串28在“a”、“b”位置向X方向进行主扫描,提高区域11的表面的湿润性,然后,通过使喷嘴串28顺序副扫描到“c”~“k”位置,并在各个位置进行主扫描,向区域11的相同的部分重叠地进行墨水喷出。
-
公开(公告)号:CN1194696A
公开(公告)日:1998-09-30
申请号:CN97190588.6
申请日:1997-05-19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nventor: 片上悟
IPC: G02F1/1345 , G02F1/13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345 , G02F1/1345
Abstract: 在液晶屏基片(10)的内面上的液晶显示区,在各象素区形成透明电极(11),在液晶显示区的外部形成外部连接端子(12),外部连接端子(12)设在与该透明电极导电连接的多个引出线(18)的尖端单元。在形成该透明电极、引出线及外部连接端子的液晶屏基片的内面上,由自旋涂层法,在整个面上薄薄地形成丙烯酸系热固性树脂,形成透明绝缘膜(16)。接着,在该透明绝缘膜的表面上的液晶显示区内涂敷烧制聚酰亚胺树脂,形成定向膜(14)。由研磨滚对该定向膜施行研磨处理后,由于由透明绝缘膜覆盖引出线及外部连接端子,故不容易发生研磨不匀,可降低液晶显示屏的显示不匀。
-
公开(公告)号:CN117465133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0919678.9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具有加热印刷介质的加热部的印刷装置中的加热不均的印刷装置。印刷装置(1)具备:载置卷筒状的印刷介质(P)的载置部(2)、卷绕印刷介质(P)的卷绕部(5)、向印刷介质(P)的图像形成面(P1)喷出油墨并形成图像的印刷头(3)、以及配置于比印刷头(3)靠输送方向下游并使向印刷介质(P)喷出的油墨干燥的干燥炉(10),干燥炉(10)具有加热印刷介质(P)的加热部(11),加热部(11)在输送方向A上的干燥炉10的入口侧的加热温度比输送方向上的干燥炉(10)的出口侧的加热温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046151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500667.3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印刷装置。所述印刷装置抑制在印刷介质的被加热的部分的上游部分中产生褶皱。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支承部,支承被输送的印刷介质的一部分;加热部,加热所述印刷介质的由所述支承部所支承的部分;以及弯曲部,在所述印刷介质的输送路径上配置于所述支承部的上游,并具有使所述输送路径弯曲的曲面,所述弯曲部由比所述支承部的导热性低的部件形成。另外,所述弯曲部的温度比所述支承部的温度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712967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780015688.2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B41J2/01
Abstract: 本发明对喷出油墨时的记录介质上的反应液不足的情况进行抑制。印刷装置具备:记录部,其具有多个将包含通过反应液而进行凝聚的颜色材料的油墨喷出在介质上的喷墨头、将反应液喷出在记录介质上的第一反应液头、和将反应液喷出在记录介质上的第二反应液头;驱动部,其能够使记录部相对于记录介质而相对地进行驱动;控制部,其能够执行第一动作,所述第一动作为,在通过驱动部而使记录部相对于记录介质向第一方向进行相对移动的同时使多个喷墨头喷出油墨,并使第一反应液头以及第二反应液头喷出反应液,多个喷墨头向第一方向进行排列,第一反应液头位于与多个喷墨头中的第一方向的最下游的喷墨头相比靠第一方向的下游侧处,第二反应液头位于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喷墨头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712967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780015688.2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B41J2/01
Abstract: 本发明对喷出油墨时的记录介质上的反应液不足的情况进行抑制。印刷装置具备:记录部,其具有多个将包含通过反应液而进行凝聚的颜色材料的油墨喷出在介质上的喷墨头、将反应液喷出在记录介质上的第一反应液头、和将反应液喷出在记录介质上的第二反应液头;驱动部,其能够使记录部相对于记录介质而相对地进行驱动;控制部,其能够执行第一动作,所述第一动作为,在通过驱动部而使记录部相对于记录介质向第一方向进行相对移动的同时使多个喷墨头喷出油墨,并使第一反应液头以及第二反应液头喷出反应液,多个喷墨头向第一方向进行排列,第一反应液头位于与多个喷墨头中的第一方向的最下游的喷墨头相比靠第一方向的下游侧处,第二反应液头位于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喷墨头之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