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8606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17799.4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贯流风道及具有其的空调,该贯流风道包括出风腔,所述出风腔包括出风总腔和与所述出风总腔相连通的上支出风腔和下支出风腔,所述上支出风腔的与所述出风总腔的连接处的宽度为a1,所述下支出风腔的与所述出风总腔的连接处的宽度为a2,P为a1/a2,P为0.25~2,从而使上出风量和下出风量更接近,从而总的出风更加均匀,且风量更大。
-
公开(公告)号:CN111076307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1911342821.2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93 , F24F1/0014 , F24F1/0022 , F24F1/005 , F24F13/02 , F24F1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柜机及空调器,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调开启制热时,冷媒来不及产生热量,吹出热风有延迟,用户等待时间较长,影响使用体验的技术问题。该空调柜机包括风道;所述风道的内部设置有可转动的加热装置;离心风机产生的气流能够通过所述加热装置并被加热,由所述空调柜机的出风口排出。本发明通过加热装置对冷风进行快速加热后,开启制热时出风口就能够吹出热风,用户使用空调制热时不再需要等待,快速吹出热风让用户的体验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30299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1910713354.3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D29/26 , F04D29/60 , F04D25/08 , F04D29/66 , F24F1/0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限位支撑装置、风机和空调器。其中,限位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用于放置驱动部;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与第一支撑架连接并压设在驱动部的轴向端面上,固定支架用于对驱动部进行轴向限位;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架连接并压设在固定支架上,第二支撑架用于对驱动部进行周向限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限位支撑装置仅对电机的轴向进行限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2353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38857.1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4 , F04D25/08 , F04D25/16 , F04D29/26 , F24F1/0033 , F24F1/0025 , F24F1/0063 , F24F11/65 , F24F11/77 , F24F11/7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流输送装置、空调及控制方法,气流输送装置包括壳体,内中空形成相连通的上格栅腔及下格栅腔;在壳体远离下格栅腔的一端设有与上格栅腔相连通的上进风口和上出风口,在靠近壳体底部的侧面上设有与下格栅腔相连通的下进风口和下出风口;两个送风组件均设置于上格栅腔与下格栅腔之间的气流通道内;各送风组件均包括第一风扇和设置于第一风扇的出风方向一侧且与第一风扇同轴设置的第二风扇;蒸发器,设置于两个送风组件之间。与现有的部分空调机内的气流输送装置相比,提高了整体的出风风量,同时,产生的噪音相同或更小,实现温度分布均匀和快速温升/温降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1036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438850.X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4 , F24F1/0033 , F24F1/0063 , F24F13/08 , F24F13/20 , F24F11/67 , F24F11/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及控制方法,可逆送风的空调包括壳体、第一风口、第二风口、风道、对旋风机组件以及换热器;风道设置在壳体内,并且风道连通第一风口与第二风口;对旋风机组件设置在风道内,对旋风机组件包括第一组对旋风机以及第二组对旋风机,换热器设置在第一组对旋风机与第二组对旋风机之间;第一组对旋风机包括第一风机以及第二风机,第二组对旋风机包括第三风机以及第四风机,第一风机的尺寸大于第三风机的尺寸,第四风机的尺寸大于第二风机的尺寸。与现有的部分空调相比,提高了整体的出风量,通过设置大小尺寸不同的风机,在保证出风量的同时,产生的噪音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13028623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110391220.1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3/14 , F24F1/0007 , F24F1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道挡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风道挡风结构用于设置在空调器的风机的进风口与蒸发器之间,以控制风机的进风口和蒸发器之间的气流的通断,风道挡风结构包括:主挡板,主挡板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处于用于遮挡风机的进风口与蒸发器的遮挡位置或用于避让风机的进风口和蒸发器的避让位置;辅助挡板,当主挡板处于避让位置时,辅助挡板遮挡在蒸发器和风机的出风口之间,通过风道挡风结构使得空调器在下出风时避免在风道上产生空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噪音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02998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1910713259.3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4D29/26 , F04D29/40 , F04D29/60 , F04D25/08 , F24F1/0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风机组件包括第一风道部第二风道部可与第一风道部围设成通风通道;风机部设置于通风通道内;风道切换机构与第二风道部相邻地设置,风道切换机构包括第一切换机构和第二切换机构,第一切换机构可使第一风道部具有将通风通道打开的第一打开位置,以及具有将通风通道关闭的第一关闭位置,第二切换机构可使第一风道部具有将通风通道打开的第二打开位置,以及具有将通风通道关闭的第二关闭位置;通过风道切换机构可以控制第一风道部的出风端和进风端,这样设置能够使得具有该风机组件的空调柜机根据相应的换热模式选择相应的出风模式,有效地利用了空调柜机的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30372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1910713353.9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4 , F24F1/0018 , F24F13/12 , F24F1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外壳,外壳上设有第一风口、第二风口和进风口,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间隔设置,外壳内具有容纳腔,容纳腔与第一风口、第二风口以及进风口均连通,进风口具有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第一通风调节装置,第一通风调节装置设置在容纳腔内,第一通风调节装置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腔段和第二腔段,第一腔段与第一风口连通,第二腔段与进风口连通;第一通风调节装置的主体部分上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可选择地导通;送风结构,送风结构具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第一风道可选择地与第二风道或第三风道连通。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的出风灵活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78642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1666919.5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22 , F24F13/30 , F24F13/08 , F24F1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器领域,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外壳、蜗壳和导流结构,外壳上设有进风口,蜗壳设置在外壳内,蜗壳与外壳之间形成与进风口相连通的进风腔,蜗壳具有与进风腔连通的轴向吸风口,所述蜗壳形成有沿所述蜗壳的高度方向设置的风叶腔和出风风道,所述风叶腔与所述轴向吸风口连通,所述出风风道与所述风叶腔连通,导流结构设置在进风腔内,并位于轴向吸风口的一侧,用于将进入进风腔的气流导流至轴向吸风口。在本申请中,在进风腔内设置导流结构,气流通过进风口进入进风腔后,在导流结构的作用下,将气流导流至蜗壳的轴向吸风口处,从而使气流能够相对均匀地进入蜗壳内,提升了空调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80397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614928.4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1 , F24F1/0022 , F24F1/0063 , F24F13/14 , F24F11/65 , F24F13/20 , F24F1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空调机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设置挡板等结构造成空调换热效率低的问题。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上风机腔和下风机腔。本发明的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空调机组,通过设置下出风口,并使下出风口的气流朝向上出风口的前方,从而可以利用下出风口的气流引到上出风口的气流向斜上方流动,使得室内机的出风气流避开用户,达到防止冷风直吹用户的目的,而且通过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的工作状态变化能够实现近距离柔和送风、远距离强劲送风等多种送风模式,即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还能够有效的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