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信号发送及接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81826C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510109174.2

    申请日:2005-10-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信号发送及接收方法,属于移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发送端将发送的数据和导频组成的频域发送序列进行子载波映射,然后在频域发送序列两端分别将另一端的发送序列按照一定长度重复拷贝进行延拓,再经过IFFT变换、添加循环前缀、时域滤波或者再经过频域加窗、IFFT变换、添加循环前缀以及时域滤波后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采用基于IFFT的信道估计方法进行信道估计,然后再对数据和信道频域响应值估计值分别进行带内带外的简单合并,即可均衡得到最终的OFDM解调数据。本发明能够有效抑制信道估计时边带起伏和外插影响,并提供一定的额外分集能力。

    一种可在线编程的准循环LDPC码编码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399553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810226489.9

    申请日:2008-11-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可在线编程的准循环LDPC码编码器装置属于编码器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它采用专用CPU结构,包括:指令存储器、校验矩阵存储器、接口总线、寄存器堆、辅助寄存器、数据通路、数据总线以及程序控制器,外部的主控处理器可通过接口总线向校验矩阵存储器输入校验矩阵参数、向指令存储器输入用于计算校验位的计算公式的程序,程序包括三种专用的中粒度运算指令,其中每条指令可处理小于或等于编码数据规模的向量,程序控制器按顺序执行这些指令,便可完成准循环LDPC编码所需的全部运算,在程序控制器控制下,本发明通过共享作为算术运算单元的数据通路提高了硬件的利用率和可配置性,以对从数据接口输入的待编码数据进行编码。

    一种无缝越区切换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321393A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810116136.3

    申请日:2008-07-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缝越区切换方法,包括:将分布式天线单元间隔地分为奇型、偶型两类;根据上行信号强度,选择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构成虚拟基站;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向用户设备分别发送不同编码规则的信息符号;当进行越区切换时,根据上行信号强度更新所述虚拟基站;通过分布式天线间的协作,将需要进行切换的天线单元的待发送数据传至下一个相同类型的天线单元。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无缝越区切换系统。本发明复杂度低,利用分布式天线间的简单协作,很好地改善了越区切换时的系统性能,具体表现为小区边界处通信信噪比的统计平均值明显提高,并且小区边界处通信信噪比的分布得以明显改善,即通信中断性能得以明显提高。

    可灵活配置的移动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86798A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810104208.2

    申请日:2008-04-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可灵活配置的移动通信方法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为基于各种技术标准的无线通信网络设立一个可灵活配置的帧结构,其中包括帧头,标志段:表示是广播帧还是数据帧,网络标识码,可配置部分:用于数据帧时由通信标准或协议决定,用于广播帧时为格式广播信息。又在各基站建立该网络标识码及一帧中各部分的安排即“格式”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信号处理模块代码;当移动台进入某网络覆盖范围内时,便可在设定时间内收到基站通过下行广播发送的该网络的格式信息以及信号处理模块代码,移动台下载该信号处理模块后,在随后的数据帧中,便可进行与基站之间的通信。本发明具有通过“软件无线电”技术使移动台适用于多种不同网络的优点。

    一种共享频谱资源的两个时分双工系统融合共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62702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810057389.8

    申请日:2008-02-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16/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和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涉及共享频谱资源的两个时分双工系统融合共存方法,包括:配置两个时分双工系统的下行及上行传输的时间长度和两个系统的传输帧之间的相对的偏移,使得从下行传输到上行传输转换的保护间隔位置和从上行传输到下行传输转换的保护间隔位置对齐;若保护间隔位置不能对齐,则采用时频资源预留,以保证每个系统的发送与对方系统的接收不同时进行;该两个系统互相为对方预留时频资源,以使得每个系统在其帧内具有固定位置的物理信道所占用的时频资源不被对方系统使用;其它时频资源根据两个系统的自身特性、负载需求以及两个系统间的耦合程度动态地、准静态地或静态地在两个系统之间分配。本发明使整体性能更优。

    用智能个人媒体服务系统进行联合数据信息传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92598A

    公开(公告)日:2007-07-04

    申请号:CN200610167681.6

    申请日:2006-12-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利用多种通讯、数字广播系统进行联合数据信息传输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设定一个鉴权认证计费服务器和一个信息分发管理服务器,在用户通过通信网的中低速双向通信网信道向鉴权认证计费服务器请求鉴权通过后,便在互联网或者广播网高速下行广播信道从信息分发管理服务器传来的信息中检索,并通过所述中低速双向通信网信道发送信息需求,信息分发管理服务器从鉴权认证计费服务器中收到用户信息需求后,便进行信息准备并把调度方案通过下行公共广播信道通知用户,同时在鉴权认证计费服务器中进行计费控制。本发明在无需重新大规模铺设网络条件下可提供廉价、高速的媒体信息服务。

    无线通信中提高蜂窝小区下行频率复用效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05340C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310117187.5

    申请日:2003-12-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中蜂窝小区频率分配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对原来的频率复用系数为3和4的频率分配方法进行改进,使其中的部分或全部相邻小区在下行方向上使用相同频率,在新方法中,基站为每个用户发送数据时,在编码器和调制器之间插入比特交织器,并使得使用相同频率的相邻小区使用不同的交织图案。而在接收数据的移动台侧,则要根据受到的同信道干扰强弱而选择是否使用编码多用户检测,对同信道干扰弱的情况使用单用户检测方法解调、译码数据;对同信道干扰强的情况,则使用编码多用户检测的方法。本专利提出的四种具体的频率分配方法分别使小区的频率复用系数达到1、1.5、2、3。

    利用旋转技术解决OFDM截取位置跳变的信道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21466A

    公开(公告)日:2007-02-28

    申请号:CN200610113038.5

    申请日:2006-09-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MIMO-OFDM系统接收领域,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端根据OFDM最佳截取位置的变化计算出用于补偿此变化的旋转位数;对截取后的时域序列预旋转后,输入至FFT得到OFDM系统频域接收值;由此得到导频子载波上的信道估计值序列;再对信道估计值序列做IFFT,得到信道估计值时域序列;对时域序列旋转、补零、再旋转后输入至FFT模块反变换到频域,得到带导频OFDM符号所有子载波的信道估计值序列;最后用插值滤波算法得到所有OFDM符号的信道估计值。本发明解决了OFDM信道估计中,由于OFDM符号截取位置跳变所带来的信道估计问题,保证信道估计精度的同时没有额外增加系统复杂性。因此,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通过容量进行多输入多输出OFDM链路自适应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17497A

    公开(公告)日:2007-02-21

    申请号:CN200610113036.6

    申请日:2006-09-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MIMO-OFDM系统中的链路自适应技术领域,其具体特征在于,在设定的调制方式下,针对不同传输模式,计算出各子流不同的等效信噪比;再根据所述调制方式下的信噪比-瞬时容量曲线,得到各支路子载波上的瞬时信道容量;然后再由各子载波瞬时信道容量求出不同传输模式下当前信道容量的瞬时平均值,接着,由该瞬时平均值求出不同传输模式下的信道容量滑动平均值;最后根据该滑动平均值是否满足设定的最低阈值来选择相应的传输模式。可以根据系统误块率的需求,更改阈值门限,使系统在误块率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达到尽可能大的传输速率。

    宽带无线多媒体系统的物理层下行链路帧的发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09546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610112440.1

    申请日:2006-08-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宽带无线多媒体系统的数字信息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用大基站发射广播业务,用小基站发射通信业务;通信帧使用由1个N点IFFT数据块和1个L点的由PN序列填充的保护间隔组成OFDM符号,广播帧使用由1个4N点的IFFT数据块和1个4L点的由PN序列填充的保护间隔组成的OFDM符号;通信帧由8个OFDM符号组成,广播帧由2个OFDM符号组成;对于4N点的IFFT或FFT采用先对4N个数据进行顺序重排,然后对重排得到的序列进行基4蝶形变换的方法。本发明支持广播和通信业务最大限度地使用同一交织器和编解码器,能灵活适应1.25MHz,2.5MHz,5MHz,10MHz,15MHz,20MHz不同带宽的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