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398548C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610051654.2
申请日:2006-05-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F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有偶氮生色团的硅氧烷先驱体及其合成方法,其结构通式如式(1),式中R1为氯时,R2为氢,R3为甲基;R1为氢时,R2为氢,R3为甲基或R2为甲基,R3为氢。将带有羟基的偶氮生色团分子与异氰酸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加成反应即得到硅氧烷先驱体。其合成工艺简单,产率较高,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该硅氧烷先驱体在溶胶—凝胶反应之后可形成化学键连有机生色团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并可望在激光倍频、数据存贮以及光通讯等领域得到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958510A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610154841.3
申请日:2006-11-27
Applicant: 浙江嘉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C04B35/491 , C04B35/622 , H01L41/1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预烧料中添加纳米粉体制备的改性锆钛酸铅系压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用纳米粉体取代配方中微米粉体,采用缺纳米粉体的配料进行预烧,并在预烧料中添加按配方计算所缺的纳米TiO2和/或ZrO2粉体,获得预烧温度降低100℃~300℃、成烧温度降低50℃~100℃,预烧样品的晶相和料性、以及成烧压电陶瓷电学性能可以调控的压电陶瓷预烧料纳米改性的制备技术。在1150℃左右成烧的纳米粉体直接添加改性压电陶瓷的居里点提高了50~100℃,高低温冲击稳定性能优越:TC=350~400℃;ε=300~900;Kp=0.42~0.65;材料工艺稳定,重现性好。本发明压电陶瓷材料可应用于陶瓷鉴频器、滤波器等频率元器件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865267A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200610052045.9
申请日:2006-06-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连有苯乙烯基生色团的硅氧烷先驱体,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式,式中R1为硝基、2-(5,5-二甲基环己烯-2-烯亚基)丙二腈基或2-(3-腈基-5,5-二甲基呋喃--2(5H)-烯亚基)丙二腈基;R2为甲基或乙基。将带有羟基的苯乙烯基生色团与异氰酸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加成反应即得到硅氧烷先驱体。其合成工艺简单,产率较高,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该硅氧烷先驱体在溶胶—凝胶反应之后可形成化学键连有机生色团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并可望在电光调制、数据存贮以及光通讯等领域得到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850830A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200610051654.2
申请日:2006-05-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F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有偶氮生色团的硅氧烷先驱体及其合成方法,其结构通式如式(1),式中R1为氯时,R2为氢,R3为甲基;R1为氢时,R2为氢,R3为甲基或R2为甲基,R3为氢。将带有羟基的偶氮生色团分子与异氰酸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加成反应即得到硅氧烷先驱体。其合成工艺简单,产率较高,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该硅氧烷先驱体在溶胶—凝胶反应之后可形成化学键连有机生色团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并可望在激光倍频、数据存贮以及光通讯等领域得到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273821C
公开(公告)日:2006-09-06
申请号:CN200310108332.3
申请日:2003-10-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固态基质中稀土有机配合物原位合成的表征方法。它是分别测试稀土离子及有机配体共掺的无机固态材料和相应的由化学合成获得的纯稀土有机配合物的拉曼光谱,通过两者拉曼光谱的峰位对比表征确定无机固态基质中原位合成的稀土有机配合物。本发明的优点:1)适用范围广,能适应不同的稀土有机配合物及不同的无机固态基质;2)能对无机固态基质中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原位合成过程进行跟踪检测与表征;3)表征过程简单明了,快速方便、费用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563267A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200410017110.5
申请日:2004-03-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9K1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含稀土激活剂的黄光长余辉磷光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组成为Y2-x-yTixMyO2S(0<x<0.15;0≤y<0.15,M=Li,K,Ag,Au,Cd,Zn,Co,Ni,Cu,Mg,Ca,Sr,Ba),尤其为Y2-xTixO2S(0<x<0.15)的黄色长余辉磷光材料。制备方法是采用固相反应或湿化学工艺,在Y2O2S基质晶格中,单掺杂钛或钛与其它非稀土金属离子(M)共激活剂,合成一类发光强度、余辉特性及光色可调的高稳定黄光长余辉磷光材料:Y2-xTixO2S和Y2-x-yTixMyO2S。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兼具有化学稳定与光稳定、良好发光强度与余辉性能和较廉价的新型长余辉磷光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3061A
公开(公告)日:1997-02-19
申请号:CN96107813.8
申请日:1996-05-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4B35/45 , C04B35/45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相性Bi2Sr2Ca2Cu3O10+δ高温超导相的分步合成方法,首先以Bi2O3、SrCO3、CaCO3为原料,配合料经混合,球磨,烧成中间相Bi2SrxCa2-xO5(x=0~1.50)。然后,以上述中间相为原料,添加SrCO3、CaCO3和CuO,配合料经混合,球磨,烧成2212超导相;最后以上述经由中间相合成的2212相为原料,添加SrCO3、CaCO3、CuO及PbO,配合料外加0~5wt%2223超导相混合、球磨,烧成2223相。本发明能有效提高2223超导相形成速度,拓度2223相形成温度范围,提高临界电流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30724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0646792.X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碳负载过渡金属/过渡金属氮化物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在保护性气氛下,将氨基氰加热熔化至形成澄清透明溶液,熔化过程中持续搅拌;2)将金属盐完全溶解于步骤1)所得氨基氰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3)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NaHCO3并搅拌,溶液变色并有沉淀物析出,继续搅拌至反应完全,冷却至室温后,得到含氢氰酸盐的固体混合物;4)将所述固体混合物清洗干燥后进行热处理,冷却至室温后得到碳负载过渡金属/过渡金属氮化物复合材料。通过本发明方法得到的复合材料纯度高、结晶性好、产率高,具有比表面积大、结构单元可控、稳定性良好等特性,可用于电池电极、催化剂、半导体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11661829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010546918.1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包覆钨掺杂的金属磷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1)以氯化钨,金属有机盐,次磷酸钠为原料,加入无水乙醇,通过球磨法获得前驱体粉末;2)在惰性气氛下对前驱体粉末进行热处理,即可得到碳包覆的钨原子掺杂的金属磷化物材料。该方法制备的材料的化学成分通式为Wx‑MPy/C,其中W为钨元素,x为钨原子与M金属元素的摩尔比,范围为0.05~0.15,M可以为Co,Ni,Fe中的任意一种或数种的任意比例组合。该方法制备的钨掺杂金属磷化物由尺寸在10‑20nm左右的纳米颗粒组成,表面有2‑3nm的碳层包覆。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制备流程简单,所得纳米颗粒尺寸均匀的特点,所制备的材料可应用于催化剂、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等。
-
公开(公告)号:CN11330724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646792.X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碳负载过渡金属/过渡金属氮化物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在保护性气氛下,将氨基氰加热熔化至形成澄清透明溶液,熔化过程中持续搅拌;2)将金属盐完全溶解于步骤1)所得氨基氰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3)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NaHCO3并搅拌,溶液变色并有沉淀物析出,继续搅拌至反应完全,冷却至室温后,得到含氢氰酸盐的固体混合物;4)将所述固体混合物清洗干燥后进行热处理,冷却至室温后得到碳负载过渡金属/过渡金属氮化物复合材料。通过本发明方法得到的复合材料纯度高、结晶性好、产率高,具有比表面积大、结构单元可控、稳定性良好等特性,可用于电池电极、催化剂、半导体等方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