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62346B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510728606.1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IPC: H02M7/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虚拟电位法的MMC数学模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S1根据MMC等效电路,列写MMC相单元KCL和KVL方程;步骤SS2定义虚拟点位零点,然后利用虚拟电位法确定电气量;步骤SS3通过将步骤SS2中的电气量作为基底,代入MMC的KCL、KVL方程,确定MMC数学模型,描述MMC运行控制特性。本发明通过定义了MMC虚拟电位零点,利用虚拟零点定义和理解相关电气量,用于简化MMC的KVL方程,建立和描述MMC数学模型;同时能够直观解释所定义相关电气量的意义以及其对MMC运行特性的影响,从而清晰描述MMC数学模型,对理解MMC运行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046402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510349120.7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状态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评价对象,从相关二次设备中获取在线实时检测数据,从数据库中获得历史数据和基本数据;步骤二,融合多种类型数据,并采用多种评估方法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估;步骤三,根据评估结果,指导工作人员对二次设备进行检修和更换。本发明不仅将在线监测信息应用于状态评估系统中,还将二次设备的历史数据整合到状态评估中,为检测的可靠性提供了保障;同时利用了群决策中专家客观权重的方法,客观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通过加权TOPSIS评估法与改进型模糊综合SVM状态评估法相结合,快速有效监测二次设备的健康状况,方便二次设备的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7703926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1113799.5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23/0213 , G05B2219/240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系统保护快速切负荷多点位控制时间测试方法,达到切负荷条件时,协控中心站下发切负荷命令,切负荷命令依次顺序传递给控制中心站、控制子站和网荷互动终端,网荷互动终端根据切负荷命令切除对应可中断负荷用户分路开关;在切负荷过程中,记录协控中心站下发切负荷命令时刻、控制中心站接收切负荷命令时刻、控制子站接收切负荷命令时刻、网荷互动终端接收切负荷时刻、可中断负荷用户分路开关跳开时刻以及用户侧负荷电流掉零时刻,对应事件时间之差即是控制时延。本发明原理简单,仅需少量测试仪器,可有效检验系统保护快速切负荷的控制策略、通道信息、控制功能的准确性,优化各分系统间的配合,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203983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510724392.0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凌创电气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采样的柔性交直流电子式互感器校验装置,包括一次升流电路、高精度交/直流AD采集电路、标准互感器、I/U变换器、主控CPU模块、数字量采集模块,待校验电子式互感器本体通过光纤依次与标准互感器、一次升流电路相串联,标准互感器通过I/U变换器与高精度交流AD采集电路相连接,一次升流电路与高精度直流AD采集电路相连接,高精度交、直流AD采集电路分别与主控CPU模块相连接,合并单元通过数字量采集模块与主控CPU模块相连接,主控CPU模块还发出同步信号给高精度交流AD采集电路、数字量采集模块。本发明便于对UPFC内的互感器进行交直流校验,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373505B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510874210.8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南通供电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F1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设备模型缓冲的非实时在线通讯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物理设备模块、通讯模块、模型缓冲模块和界面数据展现模块,当界面数据展现模块发起通讯请求时,模型缓冲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模型描述分配一个模型缓冲用于数据交互,模型缓冲根据从界面数据展现模块接收到的物理设备地址通过通讯模块连接物理设备模块,建立界面数据展现模块和物理设备模块的在线通讯链路;当完成数据采集后断开通讯链路,模型缓冲模块回收此模型缓冲。本发明中模型缓冲模块在进程启动时开辟,且只需要开辟最大维护设备数量的缓冲即可,在进程结束后释放。本发明能够减少了系统内存开销,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快速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429497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610013462.6
申请日:2016-01-07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王业 , 管益斌 , 徐宁 , 袁宇波 , 李群 , 高磊 , 肖学权 , 汪萍 , 曹海欧 , 易新 , 杜云龙 , 印吉景 , 李鹏 , 黄浩声 , 卜强生 , 孔祥平 , 林金娇 , 杨毅 , 宋亮亮 , 宋爽 , 弓新月 , 黄哲晨 , 庞福滨 , 张星宇
IPC: H02M7/4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的MMC子模块电容电压均衡控制方法,构架在采用最近电平逼近调制策略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上,该策略可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统一潮流控制器等工程包含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阀基控制,与传统投切策略相比,在基本不增加子模块电压波动的情况下可以大大减少子模块IGBT的投切次数,延长IGBT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7292453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606123.3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河海大学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集成经验模态分解与深度信念网络的短期风功率预测方法,包括:采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将原始风功率序列分解为一系列特征互异的本征模态函数,并计算原始风功率序列及各本征模态函数的样本熵,并将样本熵值相近的本征模态函数合并为新序列,形成随机分量、细节分量和趋势分量;采用偏自相关函数选取输入变量集合;依据各分量输入变量集合构建训练样本集;对不同分量建立深度信念网络短期风功率预测模型,将各分量预测结果叠加,从而获得最终的短期风功率预测值。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短期风功率预测精度,能够较好地解决电力系统风功率预测问题,从而为大规模风电并网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4123682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410361584.5
申请日:2014-07-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象影响因素的配网故障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历史气象数据抽取及特征化;2)利用Canopy算法计算得到历史气象数据的初始中心点;3)利用K‑Means算法计算得到气象簇;4)抽取电网故障数据并与气象数据关联;5)将电网故障数据与气象簇进行关联映射;6)计算得出各个气象簇的故障气象熵;7)根据电网区域的天气预报数据,与气象簇进行关联,并根据对应气象簇的故障气象熵得到其故障风险评估等级。本发明旨在建立配网故障与气象各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并进行量化,进而利用天气预报对配网故障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04246521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80004302.X
申请日:2013-03-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中元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278 , G01R31/32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功能自动测试的方法及装置,将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功能测试拆分成若干个最小的试验模块,并生成试验序列,测试过程中按照试验序列依次输出电压、电流数据给被测设备,然后监测被测设备的响应,记录整个测试过程以校验被测设备的性能,简化测试过程,提高测试的自动化程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764129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097773.5
申请日:2016-02-2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72/0453 , H04W52/243 , H04W52/3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设备间通信的快速资源共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基站通过上行信道估计获得CU到基站的信道系数、CU被DU发送端干扰信道系数、通过DU接收端反馈获得DU发送端到DU接收端的信道系数和DU接收端被CU干扰信道系数;然后基站根据获得的信道信息按照CU的通信速率不低于Rn同时最大化所有DU频段利用率之和的准则,在所有对DU之间合理分配CU频段资源,并且优化所有对DU在已分配频段上的DU发送端的发送功率及CU的发送功率。本发明具体实现过程中只需要执行少量的计算与比较即可获得最优解,能够快速实现DU频段分配及CU和DU的发送功率控制,最大化地提高了系统总体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