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7925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87323.2
申请日:2017-02-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张弛 , 曾杰 , 骆潘钿 , 赵伟 , 钟国彬 , 梅成林 , 谢宁 , 徐琪 , 张威 , 赵景飞 , 罗敏 , 魏增福 , 孟金岭 , 邓凯 , 王超 , 易斌 , 徐凯琪 , 郑成立 , 何婷 , 周少雄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及光伏的配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配电网的负荷节点众多,如果全部都单独预测,计算量大,具有误差累积效应;如果整个区域的负荷叠加在一起进行预测,忽略了不同负荷特性的差异性,预测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计及光伏的配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包括:S1:对分布式光伏和电网负荷构成的净负荷功率数据的缺失数据和不良数据进行预处理;S2:通过模糊C聚类方法将满足预定条件的所述净负荷功率数据分为5个聚类负荷;S3:通过基于相似日和支持向量机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分别对各个聚类负荷进行负荷预测,将各个聚类负荷的负荷预测结果进行叠加。
-
公开(公告)号:CN208433784U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21204738.X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7/00 , G01R31/38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在线均衡及核容的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在线均衡及核容的装置中设置有直流充电单元、被动均衡单元和主动均衡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断开或者闭合第一可控开关、第二可控开关和第三可控开关,无需更换均衡装置即可实现灵活切换均衡控制方法,并且通过直流充电单元和被动均衡单元可以实现电池组内单体电池的在线核容和电池回冲,核容过程中无需停止电池组的工作和使用专用的核容装置,解决了当前电池组均衡装置功能单一,无法灵活选择均衡控制方法,如需更换均衡控制方法,则需要更换整个均衡装置,更换过程繁琐复杂,并且无法实现在线核容功能,对于电池组内性能较差的电池无法进行在线核容的技术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672061U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20007492.5
申请日:2019-01-0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气设备智能带电补气装置和系统,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监测SF6气源压力,当SF6气源压力不足时,控制模块能控制补气电磁阀不开启,防止SF6电气设备倒出气;第二压力传感器监测SF6电气设备内部压力,当补气至补气停止压力时,控制模块控制补气电磁阀关闭,避免发生补气过量;安全阀在整个补气系统压力超过补气压力限制值时自动开启,排出多余的气体,当补气系统压力降低到补气压力限制值之下时,安全阀自动关闭。解决了现有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带电补气由人工进行补气,存在补气压力不足或补气压力过大,导致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发生事故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8820515U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21845277.4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后备用网格化电池组,其中电池组包括:彼此并联的m个电池组单元;每个所述电池组单元包括电池串联单元、二极管、可控开关单元;所述二极管与所述可控开关单元并联后与所述电池串联单元串联。本申请通过先串后并的网格化结构满足变电站后备电源高电压等级大容量电池组需求的基础上,避免了电池直接并联时内部互充放电导致的问题,保障电池的使用安全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满足过充电保护的同时保证交流失电时无缝切换至电池组供电;模块化的结构设计能够适应变电站后备电源多种电压等级及电池容量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12627677U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21720714.7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功率模块双路取能系统,包括:高频脉冲电源、磁环电源板、DC/DC电源板和功率模块支撑电容,其中:所述高频脉冲电源与所述磁环电源板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磁环电源板的输出端与所述DC/DC电源板的输出端并联,所述DC/DC电源板的输入端与所述功率模块支撑电容电连接。DC/DC电源板的输出与高频送能装置的磁环电源板输出并联,构成功率模块双路供能方式,可保证功率模块故障闭锁启动旁路冗余策略后仍然能可靠供电,节约控保系统调试时间,提升安全性,避免功率集成器件直接投入一次回路造成自身损坏,有利于整个储能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06698025U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20540928.8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混合型移动储能系统,包括:共直流母线变流器拓扑结构、超容室、电池室、配电室;共直流母线变流器拓扑结构包括:电池组、电容器组、直流母线、DC/AC变流器、双向DC/DC模块;双向DC/DC模块与电池组、电容器组均电性连接,且与电池组、电容器组的非连接端与直流母线连接;电池组设置于电池室内,电容器组设置于超容室内,DC/AC变流器和双向DC/DC模块设置于配电室内,解决了传统柴油发电机后备电源的噪音大、污染大、运行维护费用高等缺点,解决了现有的移动储能系统停电切换时间长、不能应对冲击性负荷等缺陷,增加了移动储能系统的实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539656U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20955443.X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含混合储能孤立型海岛微电网的中央控制器,包括网络互连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数据采集及控制模块、数据存储及控制模块、外部设备通信模块,网络互连模块采用以太网通信方式分别与人机交互模块、数据采集及控制模块和数据存储及控制模块连接,网络互连模块采用光纤通信和以太网通信方式与外部设备通信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含混合储能孤立型海岛微电网的微电网中央控制器实现了对海岛微电网各接入设备的实时动态控制调节,维持海岛微电网功率平衡,保障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13069043U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21719558.2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功率模块对拖试验电路,充电机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功率模块的两个输入端电连接,第一功率模块第一输出端与第二功率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第一功率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电抗器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电阻的两端分别与电抗器的第二端和第二功率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第二功率模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充电机的两端电连接。通过充电机给功率模块内电容建立设定的试验电压,调节模块的工作状态,得到试品模块所需要的电压、电流应力试验工况,实现稳态运行热试验的目的。通过等效试验的方法测试功率模块的运行状态,保证整个储能变流器装置的可靠运行,简单易操作,且能够测量多个储能变流器模块运行状态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10090593U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20470521.1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8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入电力系统的微电网故障识别装置,包括:若干电流采集模块、主控制芯片、通讯模块、显示模块以及闭锁跳闸模块;其中:每一所述电流采集模块均各自安装在同一母线的一条进出线上;所述主控制芯片分别与每一电流采集模块通讯模块、显示模块以及闭锁跳闸模块相连。该装置可以对接入电力系统微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从而实现控制微电网与电力系统之间的接入和切除,保证了电力系统频率电压的稳定,具有提高各种分布式能源接入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效果,因而能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09344869U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822083691.2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电力市场下的微电网中央控制器,其包括微电网设备信息收集及控制模块、网络互连模块、数据采集及处理模块、WI-FI通信小板、电源控制模块、数据存储及控制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所述网络互连模块采用以太网通信方式分别与数据采集及处理模块、WI-FI通信小板、数据存储及控制模块、微电网设备信息收集及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控制模块采用串口通信方式与数据存储及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人机交互模块采用HDMI接口与数据存储及控制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实时电价纳入微电网运行优化控制,维持并网型微电网功率平衡、保障并网型微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确保电力市场环境下的并网型微电网经济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