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燃烧器起动的多反应室煤矿乏风回热催化氧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73046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76043.3

    申请日:2012-08-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C2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燃烧器起动的多反应室煤矿乏风回热催化氧化装置,其中乏风输送管经送风机接乏风进气总管,每个反应室均由设有保温层的反应室壳体围成,反应室内布置催化剂陶瓷层;其特征在于:燃烧器布置在乏风进气总管上,每个反应室的入口均分别依次经扩张管、乏风进气支管接乏风进气总管,每个反应室的出口均分别依次经收缩管、乏风排气支管接乏风排气总管,乏风排气总管的另一端与大气相连通;回热系统包括回热入口管、回热风机和设有回热阀门的回热连接管,其中回热入口管的一端与乏风排气总管,另一端依次经回热风机、回热连接管与乏风进气总管相连通。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热量回收效率高、运行简单、起动速度快、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煤矿乏风回热催化氧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73012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82289.1

    申请日:2012-08-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乏风回热催化氧化装置,包括乏风进气系统、反应室、乏风排气系统和回热系统,反应室内沿着气体流动方向依次布置着电加热丝和催化剂陶瓷层,其特征在于:乏风进气系统包括乏风输送管、送风机、乏风入口管和扩张管,其中乏风输送管的输出端依次经送风机、乏风入口管、扩张管与反应室入口相连通;乏风排气系统包括收缩管和乏风出口管,反应室出口依次经收缩管、乏风出口管与大气相连通;回热系统包括回热入口管、回热风机和设有回热阀门的回热连接管,其中回热入口管的一端与乏风出口管相连通,另一端依次经回热风机、回热连接管与乏风入口管相连通。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热量回收效率高、运行简单、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抽气取热的煤矿乏风瓦斯热氧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936179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010274138.2

    申请日:2010-09-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抽气取热的煤矿乏风瓦斯热氧化装置,属于超低浓度甲烷逆流氧化和低密度能量回收技术领域,包括氧化床、支撑网、加热器、乏风进口管、上集气箱、下集气箱、四个换向阀、废气出口管、抽气取热系统和电控单元,其中抽气取热系统包括抽气总管、抽气支管、两个抽气阀、热风汇总管、流量调节阀和热风出口管,抽气总管和抽气支管有两组,分别对称设置在氧化床内部中心区域上下两侧。在电控单元的控制下,通过控制换向阀和抽气阀的开闭,煤矿乏风气体进入氧化床,将其中的甲烷进行完全氧化,并将部分氧化后的热气体部分抽取出来,进行热利用。本发明具有甲烷氧化率高、取热量容易调节、氧化装置运行稳定、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石油焦罐式煅烧炉排料冷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288041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187100.6

    申请日:2011-07-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Y02P20/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焦罐式煅烧炉排料冷却装置,属于固体高温物料冷却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围成高温物料通道的外换热器和位于物料通道中心的内换热器,外换热器包括一个外上集箱、一个外下集箱、多根外换热管和多个导热挡板,在每个外换热管内侧的外壁上设有一个内侧翅片;内换热器包括一个内上集箱、一个内下集箱、多根内换热管,在每个内换热管的外壁上对称设有两个外侧翅片。内侧翅片和外侧翅片都深入到高温物料的内部。本发明具有高温物料冷却均匀、冷却速度快、排料温度低、余热利用效率高、工作可靠性高等优点。

    煤矿乏风瓦斯热氧化装置用蒸发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1907284B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010274134.4

    申请日:2010-09-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乏风瓦斯热氧化装置用蒸发换热器,包括若干根水平排列的直管、弯管、矩形翅片和固定连接于直管两端的加强板,其中直管上均匀布置着矩形翅片,弯管将若干根直管连接成蛇形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各直管轴线的高度从蛇形换热管的入口端至蛇形换热管的出口端依次增大,使每个弯管与水平面之间都有一定的倾角。这样介质在蒸发换热器内流动时,弯管内不会存有不凝气体和蒸汽,流动顺畅,工作可靠性高。

    带有燃烧器启动的煤矿乏风预热催化氧化器

    公开(公告)号:CN102225321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110089165.7

    申请日:2011-04-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燃烧器启动的煤矿乏风预热催化氧化器,属于超低浓度甲烷氧化技术领域,包括乏风送风系统、设置在壳体内的预热器和反应室、燃烧器加热启动系统、进气系统、取热系统和测量与控制系统,其中在反应室内沿着气体流动方向依次布置着均温均流床层和催化氧化床层,燃烧器加热启动系统产生的热风被送入进气系统。在反应室加热启动后,乏风进入预热器被加热升温,在催化氧化床层内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氧化后的热气体一部分进入取热系统进行取热利用,另一部分进入预热器,将热量逐渐传递给进入预热器的新鲜乏风而降温,然后通过废气出口排入大气。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功耗低、运行简单、可靠性高、燃料灵活等优点。

    多反应室煤矿乏风预热催化氧化器

    公开(公告)号:CN102205207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089163.8

    申请日:2011-0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反应室煤矿乏风预热催化氧化器,属于超低浓度甲烷氧化技术领域,包括乏风送风系统、预热器、偶数个反应室、进排气系统、抽气取热系统和测量与控制系统,其中每个反应室的反应室内布置着电加热器、均温均流床层、催化氧化床层。在加热启动后,煤矿乏风通过乏风送风系统进入预热器被加热升温,然后经过进气系统供给各个反应室,在反应室的催化氧化床层内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后的热气体经过排气系统汇流后,一部分被取走进行热利用,剩余的气体进入预热器将热量传递给新鲜乏风,降温后排入大气之中。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功耗低、运行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

    矿井乏风瓦斯热氧化装置的立式结构氧化床

    公开(公告)号:CN101761354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910266550.7

    申请日:2009-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井乏风瓦斯热氧化装置的立式结构氧化床,由若干蜂窝陶瓷排列叠加而成,其特征在于:氧化床由多种蜂窝陶瓷排列叠加而成,设置在氧化床中部的蜂窝陶瓷采用孔当量直径大、开孔率高、耐高温的蜂窝陶瓷,位于氧化床中部蜂窝陶瓷的上、下侧的蜂窝陶瓷耐热冲击能力强,且以氧化床中部为对称面、由内向外孔当量直径和开孔率台阶式减小,上下相邻蜂窝陶瓷的同一层结合面之间设有方向一致的槽,上下相邻两层结合面之间槽的方向相互垂直,同一层相邻蜂窝陶瓷之间设有热膨胀缓冲层。本氧化床具有流动阻力低、运行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矿井乏风瓦斯氧化装置的加热启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413398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810159296.6

    申请日:2008-1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井乏风瓦斯氧化装置的加热启动系统,属于低浓度甲烷逆流氧化技术领域。其热风产生与调节系统由风机、流量调节阀、空气进风口、燃烧器、热风温度调节室、热电偶和超高温阀门组成,安装在氧化装置本体的外部。热风分配总管置于氧化装置本体内部中心部位,插在陶瓷蓄热体的孔内,其入口端通过超高温阀门相连。热风分配总管的两侧连接着多个热风分配支管,热风分配支管插在陶瓷蓄热体的孔内。启动时,燃烧器产生的高温气体与风机输送的空气在热风温度调节室混合,经过温度调节后经过热风分配总管、热风分配支管对蓄热陶瓷进行加热。具有可靠性高、造价低、容易维修、燃料灵活、用电负荷小等优点,并提高了氧化装置运行稳定性。

    一种煤矿高低负压抽采瓦斯混配输送发电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3578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010438538.6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高低负压抽采瓦斯混配输送发电的装置及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瓦斯阻火泄爆系统、瓦斯抑爆系统、瓦斯混配系统、瓦斯管道压力控制系统、瓦斯过滤脱水系统,瓦斯抑爆装置有二种方式,一种是湿法,即在混配瓦斯输送管道内喷细水雾,细水雾与瓦斯全程连续混合输送;二是干法,即在混配瓦斯管道内监测到火焰时喷二氧化碳。其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采用高速气流引射原理将高低负压抽采瓦斯混配,结合在线水位控制湿式放散的方式,解决了高低负压瓦斯混配发电时瓦斯抽采泵出现的“憋泵”现象,并能均匀混合;通过这种方法,将低负压抽采的较低浓度瓦斯安全可靠地用于内燃发电机组发电,提高瓦斯利用率,促进煤炭行业节能减排。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