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5003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1197795.0
申请日:2022-09-29
申请人: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网电力监控系统业务流量监测方法及装置,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实时获取配电自动化主站与终端之间通信的网络流量数据;S2:基于电力监控系统资产特征库和获取的网络流量数据,完成设备类型识别;S3:根据识别出的设备,基于S1获得网络流量数据的完成对应的业务类型识别;S4:基于步骤S1获取的网络流量数据,获取网络空间各设备之间的通信关系,结合步骤S2的设备类型识别结果及步骤S3的业务类型识别结果,以可视化方式动态展现网络拓扑以及各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实时推送告警信息。本发明可实现资产自动识别、拓扑绘制、工控业务全流量审计、攻击溯源分析等多维度告警展示功能,及时提供处置建议,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830019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93815.4
申请日:2024-04-02
申请人: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逆变器系统环流谐振抑制的阻抗重塑方法,属于逆变器电路设计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并联阻抗,引入新的控制环节,使得系统稳定性得到提升,还能兼顾环流谐振抑制。本发明可以有效抑制不同逆变器之间的环流谐振,并且对入网电流稳定性也有一定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03580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741490.6
申请日:2023-12-18
申请人: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18/241 , G06F18/214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Q50/06 , H02J3/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光伏出力振荡性的多天气场景光伏发电预测方法,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历史光伏发电功率数据分解为平稳数据和振荡数据两部分;S2:基于数值天气预报对预测场景进行分类;S3:对于光伏发电功率的平稳数据,采用残差网络建立光伏发电平稳功率和NWP指标的关联,进行未来短期光伏发电平稳部分出力的分场景预测;S4:建立各天气场景下的CNN‑LSTM‑Attention预测模型,进行未来短期光伏出力振荡部分的分场景预测;S5:将得到的结果相加,即为最终预测结果。本发明在不同天气场景下建立各自的预测模型,使预测结果更贴合天气特点,提高预测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97269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1369148.9
申请日:2021-11-18
申请人: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分布式光伏与储能电站投资决策方法,配电网分布式电源规划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输入光伏电站历史发电功率数据集和用电负荷历史数据集,采用改进的K中心点聚类算法提取光伏出力典型场景和用电负荷典型场景;步骤2:再根据光伏出力典型场景的光伏出力时序特性和用电负荷典型场景的用电负荷时序特性,构建光伏、负荷联合时序场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配电网分布式光伏与储能电站投资决策方法,不仅反映了分布式光伏发电时序波动,实现了光伏电站投资效益最大化,同时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29869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66563.9
申请日:2023-04-27
申请人: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明人: 马兴 , 廖玉祥 , 张友强 , 董光德 , 杨爽 , 梁科 , 熊来红 , 付昂 , 朱小军 , 王瑞妙 , 李宁 , 汪颖 , 张幸 , 姚远 , 赵小娟 , 胡文暖 , 涂大杰 , 周敬森 , 朱晨毅 , 陈涛
IPC分类号: G01R31/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装置的配置方法、系统及装置,应用于配电网配置领域,包括确定配电网中一个节点作为故障的发生点,配电网中其他节点作为故障的监测点时各监测点监测到的故障电压;根据各故障电压及故障的发生点是否配置监测装置确定电压暂降的可观测指数;确定故障位置的可观测指数;以电压暂降的可观测指数的最大值、故障位置的可观测指数的最大值及监测装置的数量的最小值为目标函数确定监测装置的配置位置。在电压暂降的可观测指数及故障位置的可观测指数取最大值时监测配电网出现故障的效果最好,在监测装置的数量取最小值时配电网的配置成本最低。以更好的监测效果及更低成本为目标确定监测装置的配置位置,对配电网实现更好的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5550034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97795.0
申请日:2022-09-29
申请人: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网电力监控系统业务流量监测方法及装置,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实时获取配电自动化主站与终端之间通信的网络流量数据;S2:基于电力监控系统资产特征库和获取的网络流量数据,完成设备类型识别;S3:根据识别出的设备,基于S1获得网络流量数据的完成对应的业务类型识别;S4:基于步骤S1获取的网络流量数据,获取网络空间各设备之间的通信关系,结合步骤S2的设备类型识别结果及步骤S3的业务类型识别结果,以可视化方式动态展现网络拓扑以及各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实时推送告警信息。本发明可实现资产自动识别、拓扑绘制、工控业务全流量审计、攻击溯源分析等多维度告警展示功能,及时提供处置建议,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91235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11387.1
申请日:2022-05-12
申请人: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明人: 马兴 , 杨爽 , 陈咏涛 , 廖玉祥 , 张友强 , 董光德 , 匡红刚 , 付昂 , 朱小军 , 王瑞妙 , 易鹏飞 , 汪颖 , 周为 , 邹平 , 赵小娟 , 胡文曦 , 喻梦洁 , 周敬森 , 朱晟毅 , 方辉
IPC分类号: G06F30/27 , G06Q50/06 , G06K9/62 , G06F113/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冲击性负荷的分段概率谐波模型构建方法,具体以诺顿模型为基础构建谐波源模型,同时引入交叉频率导纳矩阵表征各次谐波电压对谐波电流的影响,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对各次谐波电压和各次谐波电流进行相关性分析,寻找相关性较为薄弱的各次谐波电压和各次谐波电流,并去除交叉频率导纳矩阵中与之对应的导纳系数,从而对交叉频率导纳矩阵中的主导元素进行筛选,结合对交叉频率导纳矩阵以及负荷谐波电流注入分量概率分布的估计,准确地刻画了冲击性负荷运行在不同功率区间内的谐波发射水平。目的在于基于该结果可准确评估冲击性负荷运行在不同功率区间内时对电网谐波畸变率的影响,为定制谐波预防、治理策略方案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404887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72748.0
申请日:2021-11-17
申请人: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源波动研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分布式电源波动性对线损影响的分析确定方法,包括:确定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对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确定关联系数,确定关联度,进行关联度的排序。本发明所提供的分析方法,利用诸多影响因素的不同特性确定与线路损耗的关联度,并进一步在关联度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因素参数综合确定线路损耗,得到的线路损耗分析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情况,分析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3991742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83612.X
申请日:2021-11-19
申请人: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分布式光伏双层协同优化投资决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基于光伏电站历史发电功率数据集和用电负荷历史数据集,采用K中心点聚类算法提取光伏出力典型场景和用电负荷典型场景;步骤B、构建光伏、负荷联合时序场景;步骤C、根据光伏、负荷联合时序场景发生概率,采用改进粒子群模拟退火算法,确定分布式光伏安装位置和容量;步骤D、以光伏综合出力最大化为目标函数,采用原对偶内点法求取步骤C中分布式光伏的最大出力。对分布式光伏双层进行优化,确保了分布式光伏投资效益最大化,而且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96851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94518.3
申请日:2021-02-20
申请人: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并联UPS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并联UPS系统状态反馈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并联UPS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完全已知系统动力学的状态反馈跟踪控制设计;基于神经网络进行并联UPS系统参数识别。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并联UPS系统状态反馈控制方法,严格证明了辨识误差的收敛性,通过仿真研究,首次证明了神经网络的辨识能力和所提出的控制算法的性能和有效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