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0030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33381.6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站串联特高压直流系统转换开关配置与故障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隔离开关、第二隔离开关、站间联络线、联络线转换开关、第一接地极线、第二接地极线和金属回线,其中,所述站间联络线、第一接地极线、第二接地极线和金属回线上均设置有隔离开关,本发明针对低端阀组故障或站间联络线故障情况下,能够在线清除故障并有效隔离故障系统,使健全系统继续安全稳定运行,最大程度减少功率损失,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站串联特高压直流输电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20030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33224.5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勇 , 郭铭群 , 张进 , 李明 , 徐莹 , 王玲 , 赵峥 , 申笑林 , 熊凌飞 , 蒲莹 , 卢亚军 , 周杨 , 杜商安 , 薛英林 , 高子健 , 李志闯 , 邹铁锐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端特高压直流输电拓扑结构及其运行方法,包括:至少一个送端高压端换流站,至少一个送端低压端换流站以及受端换流站;各送端高压端换流站和送端低压端换流站通过中压直流线路串联连接,且送端高压端换流站和送端低压端换流站内分别设置有耦接至接地极的第一接地极线路和第二接地极线路,中压直流线路、第一接地极线路、第二接地极线路组成不同的接地回路,送端低压端换流站和送端高压端换流站之间的金属回线,采用复用第一接地极线路和第二接接地极线路组成的串联回路。本发明拓扑结构中,任意高压端接地极线路或者低压端接地极线路故障,均不会导致直流系统停运。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直流输电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20013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30737.0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送端分址级联直流输电工程用保护配置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站1换流器保护装置、站1极保护装置、站1交流滤波器保护装置、站2换流器保护装置、站2极保护装置、站2交流滤波器保护装置、站3换流器保护装置、站3极保护装置和站3交流滤波器保护装置,其中,站1为送端双极低压换流器所在换流站,站2为送端双极高压换流器所在换流站,站3为受端换流站,本发明能够保护送端分址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可靠运行,可以广泛应用于直流输电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92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25603.X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风电功率不匹配的高效率多端口直流变换器,包括多个DC‑DC变换器,相邻所述DC‑DC变换器之间均连接一个LC支路,所述LC支路用于对应所述DC‑DC变换器之间功率的传递。本发明的多端口变换器在低压侧故障时,闭锁故障端口的开关,将故障点与其他端口隔离,通过LC支路进行功率均衡,高压端口与其他健康的低压端口都可以继续收集与传输能量,运行效率更高,在高压侧故障时,将故障能量锁存在电容中,有效抑制短路电流的上升,故障清除时间更短。
-
公开(公告)号:CN115663876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307347.1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郭铭群 , 赵峥 , 李明 , 李探 , 吴方劼 , 黄勇 , 张进 , 郑宽 , 张燕秉 , 卢亚军 , 肖鲲 , 薛英林 , 马玉龙 , 徐莹 , 田园园 , 蒲莹 , 熊凌飞 , 滕尚甫 , 苏国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输电领域,提供一种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系统主回路参数设计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系统的运行方式;确定受端VSC和LCC的基本控制方式、VSC和LCC电压分配方式及各VSC之间的电流分配方式,在得出的约束方程下构建混合级联系统的稳态数学模型;计算各运行方式下VSC的端口直流电压变化范围,并设计各运行方式下调制比范围;基于VSC的PQ运行区间的约束条件,求解VSC的PQ运行区间,并确定档位范围;确定该运行方式下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系统的最大运行功率;基于系统的最大运行功率和VSC无功功率,求解混合级联系统的稳态数学模型,获得该系统的稳态运行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542569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224978.7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勇 , 赵峥 , 李明 , 李探 , 郭铭群 , 张燕秉 , 吴方劼 , 张进 , 田园园 , 郑宽 , 马玉龙 , 熊凌飞 , 卢亚军 , 徐莹 , 蒲莹 , 程炜 , 滕尚甫 , 苏国赟 , 邹铁锐 , 樊林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直流系统柔直换流阀过压的极控‑阀控协调控制方法,包括:在阀控层设计开关频率动态调整均压策略,根据桥臂平均模块电容电压动态调整开关频率;设计阀控不平衡保护直接触发消能装置投入策略,当混合级联直流中的任一VSC换流阀的阀控不平衡保护动作,则直接触发投入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在极控层设计换流阀过压限流控制策略,当该任一VSC换流阀的任一桥臂模块电容电压高于设定值时,则增大各换流器向交流系统馈入的功率。本发明能够降低交流系统故障和换流变压器阀侧故障下的柔性直流换流阀的过电压水平,避免故障穿越失败或设备损坏,可以广泛应用于混合直流系统柔直换流阀过压的极控‑阀控协调控制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37802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306293.7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柔直主接线系统及其启动方法,包括联接变压器;联接变压器网侧绕组通过避雷器和第一接地开关连接第一隔离开关,第一隔离开关通过第二接地开关、联接变压器网侧交流断路器和第三接地开关连接第二隔离开关,第一隔离开关通过启动回路连接第二隔离开关,第二隔离开关通过第四接地开关连接交流电网;联接变压器网侧绕组并联连接联接变网侧中性点避雷器和第一电流互感器;联接变压器阀侧绕组通过联接变阀侧避雷器、联接变阀侧电压互感器、第五接地开关、第三隔离开关和第六接地开关连接接地电抗器回路和联接变阀侧电流互感器,联接变阀侧避雷器连接第二电流互感器,联接变阀侧电流互感器通过穿墙套管连接换流器,可用于输电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97730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03608.5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并网逆变器小信号等值建模方法和系统,包括:基于建立的新能源并网逆变器线性化数学模型,得到统一坐标系下单台逆变器由输出电流到并网点电压的阻抗传递函数;基于所述阻抗传递函数确定逆变器同调判据,并计算n台逆变器幅频特性的差异度,对n台逆变器进行同调分群;基于逆变器的分群结果,计算每个同调群内逆变器的聚合参数,得到多逆变器系统的同调等值模型,用于对新能源场站的多逆变器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实用化的逆变器同调判据,实现了多台逆变器并网系统的等值降阶,在保证仿真精度的前提下,极大简化了多逆变器并网系统模型并提高了仿真的速度,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63637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49372.4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电流的虚拟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预测直流电流的变化趋势;故障发展初期,直流电流变化的初始阶段,生成增大变化趋势的虚拟电流用于直流电流控制,加快对直流电流的控制速度;控制作用生效,直流电流得到抑制后,生成减小变化趋势的虚拟电流用于直流电流控制,减缓对直流电流的控制速度,抑制过调;在直流电流的恢复阶段,采用减小变化趋势的虚拟电流用于直流电流控制,加快对直流电流的控制速度,尽快恢复直流电流到指令值。本发明优化了直流电流控制器的控制性能,克服了直流系统惯性带来的控制滞后和过调问题,降低了直流扰动对交流系统的影响,增强了交直流系统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205681110U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20467482.6
申请日:2016-05-22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相重启处理并联换流器两阀组连接区故障装置,故障阀组装置采集处理模块检测到存在接地故障后,执行处理模块执行闭锁停运、隔离故障阀组、发出请求整流站运行阀组移相命令。整流站运行阀组装置采集处理模块接收到请求移相命令后,执行处理模块执行移相;然后采集处理模块接收故障阀组是否隔离成功的信息,如果收到隔离成功信息,执行处理模块则立即撤除移相命令、执行重新启动命令;如果采集处理模块没有收到隔离成功信息,执行处理模块则等待一定的时间后,撤除移相命令、执行重新启动命令,或者闭锁整个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