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2576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85983.8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主可控操作系统的电力物联边缘计算架构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获取系统更新文档及原始适配程序;从所述原始适配程序提取接口调用信息;基于所述接口变更信息及所述接口调用信息对所述原始适配程序添加变更标记;基于所述变更标记对所述原始适配程序进行更新,获得目标适配程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自主可控操作系统的电力物联边缘计算架构的程序同步方法,基于接口变更信息及接口调用信息实现对原始适配程序的更新,不仅可以保证适配程序与操作系统程序的同步更新,还可以提高设备适配程序的更新效率,降低更新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822113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311401.9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力物联网的多源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电力物联网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应用于电力物联网包括平台侧和边缘侧的策略层,该方法包括:通过数据分发节点接收至少一个待分发源节点的业务数据;通过数据分发节点基于各待分发源节点的业务数据确定各待分发源节点优先级,根据优先级确定目标待分发源节点集合,将各目标待分发源节点业务数据构成的目标业务数据集发送到平台侧;利用平台侧的预设神经网络提取目标业务数据集的语义特征集合,将语义特征映射为对应的码字并发送至对应的目标节点,其中任意两个语义特征的关联度满足预设条件时,被映射为同一个码字。有效的提升了数据的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0741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598293.8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杆塔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无人机影像的电力杆塔三维光场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力杆塔图像,对电力杆塔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相机内外参数;在三维空间中沿着相机光线方向进行采样,获取相应采样点的三维坐标,对所述采样点的三维坐标和相机光线方向的单位向量进行位置编码,得到采样点的特征向量;将所述采样点的特征向量输入神经网络中,得到采样点的RGB颜色值和密度,进行神经网络训练,从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得到三维空间中任意点的RGB颜色值与密度;利用移动立方体算法从训练好的神经网络中提取三维场景,得到电力杆塔三维光场模型。本发明能够提高构建的电力杆塔图像三维光场模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05228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60410.2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L67/12 , H04L67/125 , H04L67/104 , H04L67/566 , H04L67/2885
Abstract: 一种面向电力物联网的边缘物联数据接入方法、系统及设备,数据接入方法包括在边缘物联终端中,采用预先建立的微服务分层系统架构分离设备与服务,并屏蔽底层设备驱动,对服务统一部署,完成数据的集中统一上传;根据集中统一上传的数据,采用并发接入控制方法,实现传感器的接入;采用传感器‑边缘物联终端‑物联平台‑主站四方协同的控制方法,对接入的传感器实现自注册,完成面向电力物联网的边缘物联数据接入。所述微服务分层系统架构包括设备服务层、核心数据服务层、元数据服务层、数据库及消息总线;所述并发接入控制方法包括传感器分群、集中召信以及补充重传三个过程。本发明实现了海量传感器的即插即用,降低了电力物联网的运维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52032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79164.7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晨 , 徐春雷 , 魏晓菁 , 范鹏展 , 刘鸿斌 , 蒋炜 , 许扬 , 董勤伟 , 朱卫平 , 焦昊 , 蔡冬阳 , 凌绍伟 , 韦磊 , 蔡云峰 , 曾锃 , 赵新冬 , 肖茂然 , 殷俊杰 , 张震
IPC: G06F18/23213 , G06F18/214 , G06N3/0475 , G06N3/045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配电网网格空间负荷聚类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包括:根据目标配电网区域内负荷功率数据和负荷空间距离分布数据,利用聚类算法对目标配电网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得到网格划分结果,并计算网格空间负荷密度;根据网格划分结果和网格空间负荷密度,生成各网格的离散连续分布集;将各网格的离散连续分布集和全时段、全气象条件下的负荷功率数据输入改进的对抗生成网络,通过生成对抗和反向编码得到网格空间负荷聚类结果;其中,所述改进的对抗生成网络包括生成器、判别器和用于反向编码的编码器。本发明能够将负荷网格化并得到网格空间负荷聚类结果,更为准确和客观的反映负荷不同地域不同气象条件下的波动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46954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59566.1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算法模型的电力物联运维管理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模型执行请求和预设模型调度策略确定电力设备数据对应的目标物联网算法模型;根据目标物联网算法模型确定对应的模型日志信息;根据电力设备数据和模型日志信息可视化展示模型执行情况。通过根据模型执行请求和预设模型调度策略确定并调用电力设备数据对应的目标物联网算法模型,以及将目标物联网算法模型对应的电力设备数据和模型日志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实现了对物联网算法模型统一的可视化运维管理,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利用物联网算法模型的输出,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降低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38102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825186.8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春雷 , 焦昊 , 吴晨 , 许扬 , 董勤伟 , 蔡冬阳 , 韦磊 , 曾锃 , 陈锦铭 , 周祉君 , 朱卫平 , 肖茂然 , 殷俊杰 , 张震 , 魏晓菁 , 范鹏展 , 刘鸿斌 , 蒋炜
IPC: H02J3/00 , G06F18/2431 ,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配协同状态估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属于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将配网历史状态数据划分为若干种运行状态类别,每种运行状态类别对应一个等值负荷模型;辨识各运行状态类别所对应的等值负荷模型的参数的值;利用配网当前状态数据所属运行状态类别所对应的等值负荷模型生成边界节点的等值负荷伪量测;基于边界节点的等值负荷伪量测,对输网进行状态估计,获取输网运行状态;将输网运行状态作为边界节点的电压伪量测,对配网进行状态估计,获取配网运行状态。该方法能够提高现有基于交替迭代法的输配协同状态估计方法的计算效率,减少输配电网之间的交互迭代次数,且误差数量级与交替迭代法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1315844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110372297.4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1R31/00 , G01R21/06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非侵入式电力负载识别方法,采集负荷电压数据和电流数据并提取总正交电流谐波频谱特征;进行加窗预处理,获得加窗后的功率数据;基于生成的初始状态库确定所有负荷的初始状态;根据加窗后的功率数据和所有负荷的功率特征向量和谐波特征向量建立复合特征目标函数模型;基于各所有负荷的初始状态确定所述复合特征目标函数模型的参数初始值,求解所述复合特征目标函数模型获得电力负荷最优解。本发明将数据预处理和识别算法优化有效结合,利用原始数据加窗预处理和初始状态预判,降低了运算复杂度;利用负荷之间差异较大的正交电流谐波特征,优化特征模型,提高了用电场景下负荷识别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14839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427892.7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物联设备运行数据预测模型训练方法、态势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采集至少两个电力物联设备的实际运行数据,作为运行数据样本;采用TSEM技术,基于运行数据样本确定至少两个电力物联设备间的时间序列特征和至少两个电力物联设备间的空间相关性特征;根据运行数据样本、时间序列特征和空间相关性特征训练得到运行数据预测模型。本方案采用TSEM技术捕捉电力物联设备间的时间序列特征和空间相关性特征,为训练高可靠性的运行数据预测模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有助于训练出高可靠性且高准确性的运行数据预测模型,从而有助于实现高效且准确的电力物联设备态势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73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12751.6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G06Q10/067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配用电边缘智能体的多目标配网故障重构方法,包括:S1、构建配用电边缘智能体,S2、建立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多目标配网故障重构方法的目标函数,S3、采用ɛ‑约束法将S2中多目标问题转换为单目标问题,S4、建立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多目标配网故障重构方法的约束条件;S5、将考虑源荷随机性的不确定性优化模型转化为确定性优化问题;S6、将S2至S5的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多目标配网故障重构方法部署于配用电边缘智能体中;该方法在降低了系统整体运行成本的同时,能充分考虑了新能源和负荷功率波动性和随机性给系统带来的不稳定性,最大程度恢复负荷供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