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27414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232848.2
申请日:2013-06-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电业局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以及电力设备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称型可控移相器的参数设计方法。所述方法是确定串联变压器和励磁变压器的额定参数,包括下述步骤:(1)选定晶闸管并确定晶闸管通态方均根电流;(2)分别确定串联变压器和励磁变压器变比;(3)分别确定串联变压器和励磁变压器额定电压;(4)分别确定串联变压器和励磁变压器容量;(5)分别确定串联变压器和励磁变压器额定电流;(6)验证串联变压器和励磁变压器参数。本发明针对一种对称型可控移相器提供了详细的参数设计方法,可快速准确的设计出一套主设备参数,所提出的主设备参数能够满足预设指标的要求,对于所述的对称型可控移相器的产生制造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280804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55918.6
申请日:2013-06-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决分区电网主变过载问题的分区合环支援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各分区的控制子站实时监控本分区主变的负载状态,当分区主变出现过载时,控制子站判断是否存在可寻求合环支援的设定,若是,则执行步骤2);2)控制子站向控制主站发送合环支援请求;3)控制主站根据当前其它各分区的运行情况,计算出现过载分区与各可能提供合环支援分区进行合环后的功率、电压和短路电流,并根据计算结果选择最适宜进行合环的分区,将并合环指令发送给需要进行合环的分区的控制子站;4)各控制子站根据合环指令进行合环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降低电力系统成本、提高供电可靠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187727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310058053.4
申请日:2013-02-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超/特高压线路的可控移相器及其操作方法,每相超/特高压线路上包括两组开关,分别设置于电网受端侧和电网送端侧;每组开关包括串联的隔离开关I、断路器I和隔离开关II;本发明在每相的两组开关之间设置可控移相器;可控移相器包括串联变压器、励磁变压器、晶闸管阀组和旁路开关;串联变压器串联在每相超/特高压线路上,并与励磁变压器连接;旁路开关与串联变压器并联;晶闸管阀组与励磁变压器并联。本发明通过控制可控移相器实现利用移相器对输电线路潮流进行灵活可控调节且不改变线路电压幅值,并且满足线路装设可控移相器后的正常带电、停电及故障等不同工况下的操作方式、系统及移相器自身过电压保护要求,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3034763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36669.3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大容量风电场风机聚合模型建立和仿真方法,涉及风力发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计算机程序进行双馈风电机组系统的建模分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风功率模型模拟风力机吸收的风功率;建立风机轴系模型;建立桨距控制系统模型;建立双馈异步感应电机电气仿真模型;建立电网侧变频器和转子侧变频器控制器模型;建立大容量风电场详细模型和风电场聚合模型;设置风电机组系统的仿真运行工况和故障状态,进行故障仿真,验证风机聚合模型。本发明建立符合双馈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物理特性的详细模型和大容量风电场风机聚合模型,在仿真精度上完全符合要求,并大大提高了仿真速度,适用于风电接入大规模电网后的稳定性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3034761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33440.4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2
Abstract: 一种双馈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系统机电暂态仿真方法,涉及风力发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计算机程序进行双馈风电机组系统的建模分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风功率模型模拟风力机吸收的风功率;建立风机轴系模型;建立桨距控制系统模型;建立双馈异步感应电机电气仿真模型;建立电网侧变频器和转子侧变频器控制器模型;使用风电机组仿真模型,建立双馈风机单机无穷大系统模型;设置风电机组系统的仿真运行工况和故障状态,进行机电暂态仿真和故障仿真,本发明建立符合双馈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物理特性的详细模型,进行电磁暂态和机电暂态仿真,可以考察风机在各种故障和工况下的动态特性,使风机在大规模电网中的仿真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999675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33449.5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2
Abstract: 一种双馈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方法,涉及风力发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计算机程序进行双馈风电机组系统的建模分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风功率模型模拟风力机吸收的风功率;建立风机轴系模型;建立桨距控制系统模型;建立双馈异步感应电机电气仿真模型;建立电网侧变频器和转子侧变频器控制器模型;使用风电机组仿真模型,建立双馈风机单机无穷大系统模型;设置风电机组系统的仿真运行工况和故障状态,进行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保护装置整定值的合理性。本发明建立符合双馈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物理特性的详细模型,进行电磁暂态和机电暂态仿真,可以考察风机在各种故障和工况下的动态特性,使风机在大规模电网中的仿真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654892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110051564.4
申请日:2011-03-03
Applicant: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平行线路的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输入电力系统参数;求取平行线路的理论计算参数;通过取平均值方式的参数变化,计算所述平行线路的理论计算的中间参数;通过相序变化,计算所述平行线路的简化序参数;通过机电暂态方式对所述电力系统进行分析。本发明的含平行线路的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分析方法得出的平行线路的简化序参数的正、负、零序参数解偶,并与相位布置无关,可直接用于大规模电力系统分析,并且保留了详细序参数的主要特征,具有一定的精度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1989744A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0910055686.3
申请日:2009-07-31
Applicant: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东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网联合的节能发电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发电机组能耗特性确定机组发电组合的初步方案;(2)基于初步的发电组合方案,引入电网的实际特性:网损的能耗等效折算和网络安全约束,进行机网联合优化,确定机组的开停方式和出力水平。本发明不仅考虑发电机组的能耗特性,而且通过网损的能耗等效折算、网络安全约束的引入,考虑了电网特性,以使节能发电调度更加符合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05182797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54036.9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TDS的直流输电仿真系统,其包含: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一次系统参数以及直流控制保护程序;直流一次系统仿真模块,用于根据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一次系统参数来搭建直流一次系统模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仿真模块,用于根据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直流控制保护程序来搭建直流控制保护系统模型;整合模块,用于将仿真直流控制保护系统模型与直流一次系统模型进行拼接。其优点是:本系统模型能准确模拟直流稳态和暂态特性,可代替实际直流控制保护柜开展直流系统相关研究,为及时发现电网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措施和建议创造了有利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203175758U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20149524.8
申请日:2013-03-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3 , Y02E10/7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桨距型风力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叶片、风力机、联轴器、异步发电机、机端补偿电容器组、电网、功率控制器及桨距角控制单元,叶片安装在风力机上,风力机通过联轴器连接异步发电机,异步发电机连接电网,机端补偿电容器组设在异步发电机与电网之间,功率控制器与异步发电机连接,桨距角控制单元分别与功率控制器及叶片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提高了机组利用率,并提高了机组寿命和电网质量,具有广大的应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