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83334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752835.8
申请日:2013-12-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10/566 , Y02E7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微网的能量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实时获取智能微网的上网功率Pdgrid、上网功率阈值Pdth和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Pp;若Pp=0,则切除智能微网中的所有光伏电池,修正储能装置的输出功率PE;若Pp>0,则依据储能装置的工作状态对光伏电池进行切除和投入操作。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微网的能量管理方法,通过储能装置对联络线功率进行功率补偿,防止发生逆功率问题,并能够在环境突变、硬件环境不允许即时反应的情况下做到对智能微网的有效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03560586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310550702.2
申请日:2013-11-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盘锦供电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辽宁东科电力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2E60/7853 , Y04S10/16 , Y04S40/1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变电站辅控系统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辅控系统无线温湿度传感器及监测方法。本发明是由信号采集传感器、处理电路、实时时钟系统、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控制器系统设置在装置外壳内部的核心电路板上,显示系统、防水旋钮及天线设置在外壳上;防水旋钮与供电电缆相连接;所述的信号采集传感器与处理电路相连,然后与实时时钟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和显示系统依次连接至控制器系统。本发明结构紧凑,外形美观,安装方法简便,安全,便于运行人员安装、使用和维护。可对室内环境的温湿度进行智能控制,避免有线通信方式组网困难、扩展不便的缺点。本发明的应用范围广,尤其是在无人值守的变电站内的应用更是普遍。
-
公开(公告)号:CN105447586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437425.9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电网的能量优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全能流模型的微电网能量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构建全能流模型;(2)构建全能流数学模型;(3)基于全能流数学模型对能量进行优化管理,包括能量静态优化管理和能量动态优化管理。该方法通过统一量化的全能流数字模型,系统化地描述了能流在产生、转换、传输、储存及利用过程中的能量特性,有助于从静态能量优化和动态能量优化两个方面,全面开展该能源网络的能量优化管理;同时该理论通过集总化约束,还可灵活用于单个设备的能量优化管理和评估。从而实现微电网多级精细化能量管理,提高全局能量利用水平,保证经济优化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406521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982526.9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H02J3/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48 , H02J2003/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机组AGC调节性能新指标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所有参与AGC调节的机组,每隔5s记录一次机组的实际出力和目标出力;计算机组跟踪AGC控制指令的相关性指标C、延迟性指标D、里程度指标M、精确度指标P、调节性能总指标K等。本发明完全利用机组跟踪AGC控制指令的实际出力和目标出力历史数据,不受设置的机组考核参数的影响,能够有效识别出机组跟踪效果较差的时段,能够更加全面、准确的评价AGC机组跟踪AGC控制指令的调节性能,并且可以通过修改不同性能指标权重,突出不同运行状态下机组的调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373962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437532.1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IPC: G06Q5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全能流模型的微电网综合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构建全能流模型;(2)建立全能流模型的指标体系;(3)对全能流模型进行综合性评估。本发明从能量、装置、信息及系统等方面出发,构建了由多个评价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一种基于全能流模型的微网综合评估方法。通过基于全能流模型的微网综合评估方法,将多个评估因素或评价指标转化为能反映微网技术经济情况的综合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3963175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178376.1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多角度板材加工装置,涉及一种板材加工工具,包括支架和两个可伸缩导向轨,支架两端内侧设有相互平行的滑轨,滑轨上设有托盘;在支架上沿支架侧壁还设有一圈滑道,滑道位于滑轨上方,两个导向轨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球形万向轮,万向轮位于滑道内并可沿滑道滑动;滑道的顶壁还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螺栓。本发明通过支架上的托盘可方便的固定板材,通过导向轨两端的万向轮,可使导向轨沿滑道自由旋转,方便的对板材进行任意角度的切割,采用两个导向轨的方式可以使锯片沿导向轨之间的缝隙切割板材,防止锯片在切割时出现左右晃动。
-
公开(公告)号:CN10347501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435026.4
申请日:2013-09-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移动微电网与能量交互系统。该系统通过电压识别模块、DC/DC双向接口和DC/AC双向接口将电压波动的功率型储能转换为稳定的能量型储能,系统输入端分别设有AC电压识别模块和DC电压识别模块;AC电压识别模块分别与变压器和AC/DC双向接口连接;DC电压识别模块分别与DC/DC双向接口和直流母线连接,AC/DC双向接口连接至直流母线上;直流母线通过DC/DC双向接口连接至恒压直流母线上,恒压直流母线分别通过DC/AC双向接口和DC/DC双向接口输出稳定的电压,解决由于间歇式电源及交直流供电系统波动,引起的供电电能质量不高、电流方向不确定、两侧电源容量悬殊的问题,实现储能系统灵活配置;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交流侧稳定并网、直流侧稳定接入的高可靠性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882206B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210309449.7
申请日:2012-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四维能量管理空间的多级微电网控制方法,所述微电网系统包括多级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该方法包括步骤有:(1)建立四维能量管理空间模型;(2)建立模型对应的控制策略库;(3)执行系统的能量管理与控制。本发明通过多维度组合,有效解决了在不同模式、不同时序和多约束条件下的多级分布式电源/微电网能量优化管理问题;同时该理论通过集总化约束,还可灵活用于单极微网/单个设备的运行控制。在实际应用时,根据需求,可以自由灵活的选择各维度的层/级数,全面考虑各种状况和约束下的影响因子,系统化地推导出对应的控制策略库并实时调用,从而保证多级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并网系统的经济调度和优化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733879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701599.7
申请日:2013-1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安装接地线的压接装置,包括:螺杆(11),具有按压端;导电本体(20),具有与螺杆(11)配合的第一螺纹孔以及与按压端对应的按压部(21),按压端与按压部(21)之间形成夹持接地工件的第一夹持间隙。本发明的压接装置使接地线与接地工件连接的更牢固。
-
公开(公告)号:CN104723250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23033.X
申请日:2015-03-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王伟 , 苗培青 , 张彦 , 高华伟 , 王吉生 , 单波 , 韩义成 , 陈新刚 , 李洋 , 刘宁 , 唐爽 , 韩延峰 , 屠庆波 , 王艳梅 , 靳书栋 , 郝铁军 , 李彦 , 闫勇 , 刘宏志 , 孔超 , 钟治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B13/48 , B25B23/0064
Abstract: 一种可控制穿芯螺栓伸出长度的扳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穿芯螺栓采用手工安装,穿芯螺栓两端伸出长度长短不一的问题。它包括扳手和螺母卡套和定位机构,螺母卡套嵌入到扳手上,螺母卡套中心处设置有用于螺母卡紧的第二台阶孔;定位机构设置在扳手头部有台阶一侧端面上,包括定位板、紧固螺钉和定位滑块,定位板中间设置有槽孔,并在定位板一侧设置有标尺,标尺的零刻线与扳手头部非台阶一侧的端面平齐,紧固螺钉与定位滑块位于槽孔两侧且两者螺纹连接,转动紧固螺钉可实现定位滑块的滑动与锁紧。它可以在安装过程中准确控制穿芯螺栓两端的伸出长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