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大气环境腐蚀严酷性快速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06869B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510571040.6

    申请日:2015-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大气环境腐蚀严酷性快速评估方法,步骤包括:通过大气腐蚀监测仪检测被评估输电线路大气环境的最大稳定腐蚀电流,根据最大稳定腐蚀电流和预设的大气环境腐蚀严酷性等级‑污染物当量电流关系表确定被评估输电线路大气环境的第一腐蚀严酷性等级;通过大气腐蚀监测仪检测被评估输电线路大气环境的腐蚀电量,根据腐蚀电量和预设的大气环境腐蚀严酷性等级‑腐蚀电量关系表确定被评估输电线路大气环境的第二腐蚀严酷性等级;从第一腐蚀严酷性等级和第二腐蚀严酷性等级中选择等级较高的结果作为最终评定结果输出。本发明能够为输电线路的建设选材和防腐维护提供依据,具有可靠性高、准确性好、简便易行、检测耗时短的优点。

    一种电力后期人员资料智能存放柜

    公开(公告)号:CN107361531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490695.X

    申请日:2017-06-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B6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后期人员资料智能存放柜,包括柜体,柜体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文件箱,柜体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干燥箱,且干燥箱的右侧与柜体内壁的右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文件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啮合有传送带,传动带远离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传送带形成传动,所述传动带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本发明涉及存放柜技术领域。该电力后期人员资料智能存放柜,解决了现有文件柜,存放资料和查找资料十分复杂的问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文件箱伸出的距离,极大的减少了时间的浪费。

    电缆系统
    7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466868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310436555.6

    申请日:2013-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系统。包括:电缆支撑架;三相电缆,包括A相电缆、B相电缆和C相电缆,均设置在电缆支撑架上;以及回流线,包括通过第一换位点相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敷设在第一回流线位置上,第二段敷设在第二回流线位置上,其中,第一回流线位置设置在A相电缆的一侧,第二回流线位置设置在B相电缆的一侧和/或C相电缆的一侧,并且第一回流线位置和第二回流线位置为不同的回流线位置。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缆系统的环流损耗大的问题,进而达到了降低电缆系统正常运行时的环流损耗,实现经济效益的节约。

    便携式架空地线复位器
    7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8614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57456.4

    申请日:2016-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架空地线复位器,解决了现有的架空地线复位作业中费时费力、设备受损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切割的两个上不锈钢半圆管、两个下不锈钢半圆管、不锈钢铰链、上活动固定架、下活动固定架、U型固定板、起落式底座、蝶形紧固螺栓;所述的上不锈钢半圆管、下不锈钢半圆管通过不锈钢铰链连接,所述的两个上不锈钢半圆管连接上活动固定架、U型固定板,所述的两个下不锈钢半圆管连接起落式底座、下活动固定架,所述的起落式底座内设有蝶形紧固螺栓,所述的蝶形紧固螺栓的位置与U型固定板对应。本发明使用轻便、灵活、安全可靠、便于操作。

    一种自动采集用户用电信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96279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310753295.5

    申请日:2013-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采集用户用电信息的方法,属于智能电网技术,包括:自动检测及安装红外掌机,将待下装的数据转换成红外掌机支持的dBaseIII格式的数据库文件DBF,将所述DBF文件从客户端电脑上传到服务器上并保存,或将所述DBF文件下载到客户端电脑上,并保存在红外掌机。本发明针对传统采集系统因载波通信信号差,GPRS通道不流畅等一系列问题,充分利用SSH框架、智能识别等相关学科理论,将红外掌机集成到采集系统中,将采集失败的电力用户信息通过HWZJ模块生成dBaseIII格式的DBF文件,经过下装、抄读、解析等流程,最终将用户信息写入到数据库中,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