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3747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85348.6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度培训仿真系统中全业务模式教案的协调制作方法,包括进行全业务模式培训仿真时,初始断面与负荷曲线的自动匹配计算;外网联络线的自动调节;电网内部区域联络线的协调结算。本发明提出的全业务模式下的仿真教案制作方法适用范围广,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与可操作性,可以有效的提高进行全业务培训仿真时的教案制作效率,并提高全业务培训仿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17923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98538.7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592 , G06F17/305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多维数据展现方法,首先建立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多维数据模型,为多维数据的展现提供基础,然后建立多维数据的展现主题,利用如WEB、报表等展示手段的丰富展现方式结合多维数据模型提供的全面的展示维度,实现对数据的全面、丰富、多层次的展示,同时结合多维数据联动、多维分析及多维钻取展示技术,实现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对主题数据进行全面的展现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6933942B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710031122.0
申请日:2017-01-1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IPC: G06F16/904 , G06F30/1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变电站规范描述的一次系统接线自动成图方法。现行的工程方案是通过对系统规范描述文件解析在数据库中生成对应的模型,由工程人员手动绘制一次接线图并进行图模关联配置。本发明基于变电站系统规范描述文件,自动识别变电站各间隔的类型和接线方式,依据所识别得出的一次系统拓扑结构及相关元素类型,结合包含电压等级尺度、间隔尺度、一次设备尺度和连接线尺度的多尺度迭代布局算法自动生成一次系统接线图。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无法获取一次系统接线图、必须依赖人工画图的问题;自动成图后还实现了图形与模型的自动关联配置,减少了因人工配置出现错误的可能性,提高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配置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102192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710296997.3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相异步振荡判别方法及装置,其中的判别方法包括:判断是否满足全相异步振荡判别的启动条件;若满足启动条件,判断失步解列元件的当前三相相电流的负序电流I2与每个振荡周期中的三相相电流最大有效峰值IHmax之间是否满足设定条件;若满足设定条件,则判断为全相异步振荡;否则判别为非全相异步振荡。本发明在满足全相异步振荡判别的启动条件的前提下,通过判断失步解列元件的负序电流与每个振荡周期中的三相相电流最大峰值之间的差异是否满足设定条件,可快速准确判别出是否全相异步振荡,避免了失步解列策略装置拒动和误动,提高了失步解列策略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07995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610707568.6
申请日:2016-08-23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差动保护方法、装置及其CT饱和识别方法、装置,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对原始差动电流进行微分计算,判别一采样周波中的各采样点绝对值与最大采样点绝对值之间的比率关系是否发生采样点畸变,若畸变点数大于第一设定个数的采样点则判别为CT饱和。然后,进一步计算满足原始差动电流与原始制动电流的比率的采样点数,判断采样点数是否满足设定比率的采样点个数的开放差动保护,解决了无法对单电源区内饱和出现间断的差流采样点的正确判断。本发明采用的方法可以快速识别出CT饱和的类型,相应进行闭锁或开放差动保护,提高了差动保护动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15187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447218.5
申请日:2017-06-14
IPC: G01R3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护用电流互感器J‑A模型参数检验方法。本发明包括模型参数辩识,多暂态动模试验,电流互感器仿真,误差函数评价等步骤,判别辩识出来的电流互感器J‑A模型参数是否符合实际需要。本发明提供的电流互感器J‑A模型参数检验方法结合了试验与仿真,能够有效发现智能算法或实验条件所导致辨识参数的缺陷。本方法可验证在典型的电力系统故障暂态情况下,电流互感器模型参数所反映出来的电流互感器传变特性是否和实际一致。从应用的角度提出电流互感器模型参数是否符合实际要求的建议,从而方便从仿真的角度为现场的事故分析、保护策略应对指导提供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823952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210461750.X
申请日:2012-11-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大电网调控一体化全过程仿真培训系统的数据流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变电站仿真将遥信信息二次信号送至调控系统仿真平台;物理电网仿真平台将潮流信息送至调控系统仿真平台;调控系统仿真平台通过教员控制将执行的培训案例送至物理电网仿真平台;物理电网仿真平台计算后将潮流信息送至变电站仿真系统和调控系统仿真平台;应用该方法在培训仿真系统与生产系统、仿真平台、各仿真子系统、下级调度机构培训系统等进行数据交互,提高整个仿真模拟的真实程度,达到“虚拟实境”的培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226597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673636.1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次同步谐振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实时采集串补系统中线路电流,并对线路电流进行低通滤波处理;2)对低通滤波处理后的线路电流进行抽点,所述抽点是指每隔M个采样值抽取1个采样值,从而将高采样率采样值转换为低采样率采样值,其中M>1;3)对抽点后的采样值进行带通滤波,生成次同步谐振电流;4)计算次同步谐振电流的有效值ISSR,并判断ISSR是否大于次同步谐振电流定值,若大于,则旁路串补系统。本发明的方法消除了次同步谐振产生的回路参数条件,保护发电机轴系安全,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采用抽点、长窗有效值算法可分段计算分段更新然后累加等措施,计算量较小,方便继电保护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6207995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707568.6
申请日:2016-08-23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差动保护方法、装置及其CT饱和识别方法、装置,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对原始差动电流进行微分计算,判别一采样周波中的各采样点绝对值与最大采样点绝对值之间的比率关系是否发生采样点畸变,若畸变点数大于第一设定个数的采样点则判别为CT饱和。然后,进一步计算满足原始差动电流与原始制动电流的比率的采样点数,判断采样点数是否满足设定比率的采样点个数的开放差动保护,解决了无法对单电源区内饱和出现间断的差流采样点的正确判断。本发明采用的方法可以快速识别出CT饱和的类型,相应进行闭锁或开放差动保护,提高了差动保护动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093028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210542180.7
申请日:2012-12-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培训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调度仿真培训系统监控信号的建模方法和模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现有的作为模型的电网调度系统中的所有设备、故障、监控信号进行数据化处理形成与故障和监控信号本身一一对应的故障数据单元和监控信号数据单元;对上述故障数据单元、监控数据单元进行统计、整理、分类,分别形成故障数据资源库和未标签化监控信号数据资源库,设备信息作为对应标准与上述故障数据资源库中故障数据单元的进行匹配,为每个监控信号数据单元打上用于被搜索、筛选的触发标签等,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能够有效的实现对二次设备监控信号的仿真,最大程度实现了电网监控信号仿真的真实性和可还原性,大大的提高了仿真培训的实战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