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80379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35669.4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耐烧蚀复合材料,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100份硅橡胶,3~20份纤维,5~80份热塑性空心微球,2~10份固化剂,0.2~2份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柔性耐烧蚀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耐烧蚀性能以及好的隔热性能,可用于制备具备耐热抗烧蚀性能要求的烧蚀防热材料及制件,应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及相关设备装置中需经受高温燃气以及气动热流冲刷等恶劣环境的结构和部件的防护和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09880368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35979.6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耐烧蚀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柔性耐烧蚀复合材料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100份硅橡胶,3~20份纤维,5~80份热塑性空心微球,2~10份固化剂,0.2~2份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柔性耐烧蚀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耐烧蚀性能以及好的隔热性能,可用于制备具备耐热抗烧蚀性能要求的烧蚀防热材料及制件,应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及相关设备装置中需经受高温燃气以及气动热流冲刷等恶劣环境的结构和部件的防护和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04897539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14711.3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土体水平接触面剪切变形的水平渗透仪,其构成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试验箱、位于试验箱内的试样室、设置在试验箱顶板上的竖向加压油缸、设置在试验箱一外侧板上的横向加压油缸、沿横向加压油缸活塞作用方向设置在试样室外两端的进水室和出水室;所述试验箱由外底板、外顶板和外侧板固定联结构成;所述试样室由内顶板、内侧板和内底板构成,所述内顶板在竖向加压油缸作用下可竖向移动,进水口端内侧板由上面可横向移动部分和下面固定部分构成,横向加压油缸活塞作用于可横向移动部分。本发明可用于对土体水平接触面或土体与结构物水平接触面在剪切变形情况下进行水平渗流特性以及水平接触面冲刷破坏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4775395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94296.X
申请日:2015-04-22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E02B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中小型沟谷河道的拱式生态柔性护岸结构及建造方法,其构成为,在沟谷河道岸坡脚沿纵向修筑石笼挡墙,其底部由在沟谷河道内修筑的倒石拱抵撑住,其上端通过耐腐蚀的金属绳索拉紧系结在上方岸坡的锚固点。其建造方法是,在沟谷河道岸坡的基底铺设金属网片并填置石料经振捣压密后封装形成石笼单元,相邻的石笼用耐腐蚀金属绳索缝合扎结,依此修筑到设计高程,通过耐腐蚀的金属绳索拉紧系结在上方岸坡的锚固点,同时在沟谷河道内修筑抵撑住石笼挡墙底部的倒石拱。本发明具有力学设计合理、建造工艺简单、易于施工、建造成本低,防止沟谷河道频发滑坡,降低滑坡频发带来的灾害,实现生态护岸。
-
公开(公告)号:CN11535617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1121592.3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不同深度无扰动原状灌浆土样分段取样的灌浆试验装置和取样方法,包括供液筒、盛液筒、分段土柱筒、分段圆环、底座、接液盆;所述分段土柱筒为若干直径相同的圆筒,圆筒由两个对称的半圆筒可拆卸地组合而成,所述分段圆环为若干直径相同的圆环形垫片,每个垫片由两个对称的半圆环垫片组合而成,分段土柱筒和分段圆筒以交替层叠的形式,可拆卸地组装成灌浆试验用土柱制样筒;所述制样筒底部固定在底座的台面上,并与底座台面上设置的透水面位置重合。本发明能够实现在采用土柱模拟地基土体的灌浆试验后对不同深度的原状胶结土样无扰动取样,进而对比研究处理前、后土样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评价地基土体的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88577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44084.9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 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管槽格构联合植生管和无土草皮卷的石漠化边坡护坡方法,包括在多级石漠化边坡上按照横向呈排、纵向呈列方式埋设小锚杆,在每横排小锚杆上侧架设半管形成水平向管槽,顺坡向放置若干圆管,用四通将半管和圆管连通形成集雨型管槽格构;在石漠化边坡每个格构内铺设和锚拉预制的无纺布草皮卷;在每个锚杆套上植生管,并填土种植灌木;沿马道平台设置挡水板,以挡水板顶和平台为支撑点,搭建遮荫透水斜顶棚,形成横向集水槽作为滴灌水源;沿顺坡向布置滴灌带,将滴灌针插入植生管底、格构和水平向管槽内铺设的草皮,形成节水灌溉网络。本发明能够快速便捷地实现石漠化边坡草灌结合的生态防护和环境重建,同时节约治理成本,简化治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35617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121592.3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不同深度无扰动原状灌浆土样分段取样的灌浆试验装置和取样方法,包括供液筒、盛液筒、分段土柱筒、分段圆环、底座、接液盆;所述分段土柱筒为若干直径相同的圆筒,圆筒由两个对称的半圆筒可拆卸地组合而成,所述分段圆环为若干直径相同的圆环形垫片,每个垫片由两个对称的半圆环垫片组合而成,分段土柱筒和分段圆筒以交替层叠的形式,可拆卸地组装成灌浆试验用土柱制样筒;所述制样筒底部固定在底座的台面上,并与底座台面上设置的透水面位置重合。本发明能够实现在采用土柱模拟地基土体的灌浆试验后对不同深度的原状胶结土样无扰动取样,进而对比研究处理前、后土样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评价地基土体的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668573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36155.6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广西新发展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7/20 , E02D5/74 , E03B3/02 , A01G22/00 , A01G24/28 , A01G17/00 , A01G22/40 , A01G9/02 , A01G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岩溶坡地和石漠化边坡的水土共蓄和生态护坡的方法,在岩溶坡地和石漠化边坡的坡面上逐行设置小锚杆,在小锚杆前放置挡土板形成板槽,板槽两端设置围堰或挡板;在板槽之间的坡面上设置集雨面材料以集雨;在每级板槽中铺设防渗漏垫层,在板槽内一定高度处设置预先固定有多道吸水带的格栅板,格栅板倚靠在挡土板和坡面上以便保持稳定,在格栅板上填筑种植土形成种植层,格栅板下的蓄水腔空间作为蓄水层;在种植土层内种植长根和主根系发达的植物,并辅以短根系植物。本发明将岩溶坡地和石漠化边坡的坡面集雨与积雨一体化,实现岩溶坡地和石漠化边坡的水土共蓄和水土保持,以及生态护坡治理和生态环境重建,同时节约治理成本,简化治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958251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124952.8
申请日:2017-03-03
Applicant: 四川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7/20 , A01G17/005 , A01G22/00 , E02D31/00 , E02D31/004 , E03F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根系联合框架拉筋带生态防护黄土边坡的方法,在黄土边坡的坡面构建格构网络式排蓄水沟槽,在排蓄水沟槽内间隔一定距离垂直黄土边坡埋设锚杆,所述锚杆顶端露出坡面,下端穿过易浸水的表层(易被降雨浸润渗透的土层)锚固到黄土边坡难浸水的里层,贴坡面在相邻两锚杆顶端之间固定一根横梁,在坡面形成格构网络式框架;在排蓄水沟槽内间隔一定距离栽种根系发达的植株,在相邻两植株之间垂直穿过黄土边坡易浸水的表层植入具有抗拉强度和吸水保水特性的拉筋带,并将拉筋带上端拉紧绑扎固定在横梁上,拉筋带下端植入深度达到黄土边坡难浸水的里层内部。本发明所述方法实现黄土边坡既可以进行生态养护,又解决水土流失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775395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194296.X
申请日:2015-04-22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E02B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中小型沟谷河道的拱式生态柔性护岸结构及建造方法,其构成为,在沟谷河道岸坡脚沿纵向修筑石笼挡墙,其底部由在沟谷河道内修筑的倒石拱抵撑住,其上端通过耐腐蚀的金属绳索拉紧系结在上方岸坡的锚固点。其建造方法是,在沟谷河道岸坡的基底铺设金属网片并填置石料经振捣压密后封装形成石笼单元,相邻的石笼用耐腐蚀金属绳索缝合扎结,依此修筑到设计高程,通过耐腐蚀的金属绳索拉紧系结在上方岸坡的锚固点,同时在沟谷河道内修筑抵撑住石笼挡墙底部的倒石拱。本发明具有力学设计合理、建造工艺简单、易于施工、建造成本低,防止沟谷河道频发滑坡,降低滑坡频发带来的灾害,实现生态护岸。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