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搁栅连接件
    7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794318U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20118774.8

    申请日:2018-0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搁栅连接件,属于木结构连接件领域。它包括连接单元和螺栓,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固定钢板、钢管Ⅰ、钢管Ⅱ和弹性部件,所述固定钢板包括相互垂直的侧板一和侧板二,所述侧板一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侧板二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栓孔一,所述侧板二与所述钢管Ⅰ连接,所述钢管Ⅱ位于所述钢管Ⅰ内,且所述管Ⅱ的外壁与所述钢管Ⅰ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所述弹性部件,所述螺栓通过所述螺栓孔一贯穿所述钢管Ⅱ。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连接件在使用时,由于钢板与木材刚度不同,在受到连续变化外力作用下木材组织结构发生破坏和连接件变形的问题,同时具有很好的连接强度,并且安装快速、方便,可以反复拆卸使用,节约资源的优点。

    一种加固封闭U肋表面裂纹的SMA-FRP复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1895596U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22706817.8

    申请日:2023-10-09

    Abstract: 钢桥面板与U肋构造细节是钢箱梁典型的易疲劳细节之一,U肋对接焊缝疲劳裂纹在实际工程中较为常见。针对U肋对接焊缝疲劳裂纹加固需求,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固封闭U肋表面裂纹的SMA‑FRP复合结构,包括可栓接SMA板、可拆卸螺帽、螺杆及FRP层,所述可栓接SMA板包括螺帽固定卡槽、螺栓孔,所述可拆卸螺帽包括辅助固定卡槽、螺杆固定卡槽、螺杆固定卡扣及螺杆插入孔,所述螺杆包括螺杆卡扣及螺杆卡槽。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封闭U肋表面裂纹加固无法拧螺母的问题,同时SMA‑FRP复合结构起到的预应力作用可进一步提升加固效果。

    钢结构疲劳裂纹止裂孔失效预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690396U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22462877.X

    申请日:2023-09-11

    Abstract: 钻孔止裂技术常用于钢结构疲劳裂纹的临时止裂,但止裂孔工作状态的判断仍主要依靠人工目视观测的方式解决,工作效率低、观测精度差。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结构疲劳裂纹止裂孔失效预警装置,包括弹性环套、装置主体,所述弹性环套包括可粘贴于止裂孔内壁的薄铜片,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电源、判断电路及LED灯,所述弹性环套与装置主体通过环路插头、环路插槽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有助于及时、精准判断止裂孔内壁是否开裂,解决了实际工程应用中难以及时发现止裂孔二次开裂的问题。

    一种梁柱连接件及梁柱连接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20035722U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21027617.3

    申请日:2023-04-28

    Inventor: 刘依萍 王志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梁柱连接件及梁柱连接组件,属于木结构连接件技术领域,用于连接并固定横梁和柱体,包括第一直板和第二直板,所述第一直板连接固定所述柱体的一侧,所述第二直板连接固定所述横梁的一侧,所述第一直板和所述第二直板一体成型且位于同一平面上;底座,固定在所述第二直板的侧平面上,用于支撑所述横梁重量;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第二直板和所述底座的夹角处,与所述第二直板和所述底座垂直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梁柱连接件及梁柱连接组件有助于提升梁柱连接的稳定性和安装便捷性。

    一种搁栅连接件
    7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105532U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20951844.4

    申请日:2022-04-22

    Inventor: 吴荣宝 王志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搁栅连接件,属于木质结构连接件领域,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中部和第二支撑板中部交叉固定连接,形成交叉连接点,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在位于交叉连接点同一侧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内面板,内面板一侧铰接有连接面板,连接面板另一侧铰接有外面板,内面板、连接面板和外面板之间形成容纳搁栅的容纳空间;所述内面板和外面板上均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内穿过固定连接件,以连接内面板、外面板和搁栅。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板和各夹持面板的配合固定夹持搁栅,可实现快速的反复拆装,实现连接结构的循环利用,并且可以减少对搁栅等木材组织结构的破坏,节约资源,节省制造成本。

    一种梁柱连接件
    7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833464U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20330038.0

    申请日:2021-02-04

    Inventor: 黄钱之 王志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梁柱连接件,属于木结构连接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梁柱连接件用于连接木柱和木梁,包括分别安装在木柱和木梁上的柱套筒和梁托架,柱套筒包括金属基板,在金属基板至少一个表面上开设卡槽,梁托架上对应设置卡板,且金属基板开设卡槽的表面通过自攻螺钉安装在柱套筒上,通过卡板与卡槽的配合实现柱套筒和梁托架之间的卡扣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梁柱连接件,旨在通过该连接装置使得梁、柱之间连接在保证适配性、通用性的情况下做到“一步”安装,尽可能优化梁柱安装步骤中普遍存在的最后一步插销或装螺栓,降低作业风险。

    一种竹钢复合纽扣式原竹连接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10621940U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21064147.1

    申请日:2019-07-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竹钢复合纽扣式原竹连接机构,包括连接螺栓、纽扣式连接件、紧箍件和固定螺杆,纽扣式连接件的底部设置有槽口,槽口内设有旋转卡口,连接螺栓自纽扣式连接件的底部进入槽口,并通过旋转纽扣式连接件使得连接螺栓进入旋转卡口内限位,固定螺杆通过紧箍件上的连接孔进入纽扣式连接件侧壁上的螺纹孔固定,横向竹的一端抵住纵向竹的侧壁,连接螺栓横向穿过纵向竹,并自横向竹的一端打入横向竹内部,紧箍件环抱横向竹,纽扣式连接件自横向竹侧壁进入横向竹内部,且连接螺栓卡入纽扣式连接件底部的槽口内,固定螺杆自紧箍件上的连接孔插入横向竹,并最终插入纽扣式连接件侧壁上的螺纹孔内固定。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减少施工周期。

    一种木材用金属连接件
    7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484298U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21230338.0

    申请日:2019-07-31

    Inventor: 聂晓萌 王志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木材用金属连接件,包括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下侧设置卡合机构,所述第二金属板上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合机构和所述卡槽相配合,所述第一金属板上设置若干通孔,所述螺钉穿过通孔后连接第一连接木,所述第二金属板下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螺钉穿过通孔后连接第二连接木。本实用新型其结构简单,有效的解决了在木材连接过程中需要提前预制连接口,或者安装难度大,对安装施工人员技术要求比较高以及连接件无法重复使用的问题。

    一种木材对接用连接件
    7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484297U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21228760.2

    申请日:2019-07-31

    Inventor: 聂晓萌 王志强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木材对接用连接件,属于建筑或木材加工领域领域。包括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第三金属板、第一连接木、第二连接木和螺钉,所述第一金属板与所述第三金属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金属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金属板和所述第三金属板,且所述第二金属板垂直于所述第一金属板和所述第三金属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和所述第三金属板上分别开设有螺钉孔,所述螺钉穿过螺钉孔后与第一连接木或第二连接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木和所述第二连接木的一端设置卡槽,所述第二金属板可以卡入卡槽内。本实用新型预制化少,安装时连接精度高,内外部都设置金属板,增加连接强度,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制造的优点。

    一种复合结构正交胶合木楼盖

    公开(公告)号:CN210238892U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20980331.4

    申请日:2019-06-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结构正交胶合木楼盖,属于木结构建筑领域。所述复合结构正交胶合木楼盖,包括正交胶合木板,所述正交胶合木板下方沿其次方向设置有若干工程木梁,所述工程木梁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正交胶合木板的主方向平行,相邻的两个所述工程木梁与正交胶合木板下表面围成通道,所述通道沿正交胶合木板的主方向贯通,所述工程木梁与所述正交胶合木板刚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工程木梁的合理布置,在不增加楼板厚度的同时,可以有效增加楼板的强度和刚度,提升楼板在相同设计荷载下的跨度和抗震性能,减少中间立柱的使用,为建筑设计提供更大的空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