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3797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202743.1
申请日:2018-10-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8D2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蓄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持多热源输入的蓄热中心系统;包括蓄热中心,多温区蓄热单元,热源,增压泵等;本发明可利用来自多热源的不同品味的热能,通过蓄能中心的多温区蓄热单元进行分类存储,同时在放热时也可满足不同温区热用户的要求;本发明可以将利用蓄热中心实现了多温区蓄热单元的统一管理,同时利用单一的蓄热热源流体实现了多热源蓄热,单一的放热冷源流体满足多用户的热需求,较常规蓄热系统更能满足复杂的热源和热用户需求,提高了蓄热技术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16416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44785.3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锅炉烟气与汽轮机乏汽耦合的高背压热电联产系统。本发明将原锅炉空气预热器分为低温和高温空气预热器,空气经低温空气预热器由背压机乏汽预热后,再经高温空气预热器用烟气加热到所需温度。本发明在锅炉尾部烟道内增设辅热网加热器,供热凝汽器循环水出口的部分热网水进入辅热网加热器回收烟气余热,加热后的该部分热网水与主热网加热器水侧出口的热网水混合作为一次网供水。本发明以低品位乏汽余热置换较高品位烟气热量加热热网水,实现锅炉尾部烟气能量梯级利用,同时减少了中压缸供热抽汽量,增加机组的供热能力,进一步挖掘高背压供热机组节能降耗潜力,适用于大型燃煤锅炉高背压热电联产系统的设计及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05736068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33194.1
申请日:2016-03-0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4 , Y02P80/15 , F01D13/02 , F01D15/10 , F01D25/30 , F01D25/32 , F01K7/16 , F01K1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与无再热汽轮机排汽供热耦合的高背压热电联产系统。发电系统增设无再热中压汽轮机和发电机Ⅱ,供热系统主要包括高背压供热凝汽器、无再热中压汽轮机、热网加热器、远程热网和近程热网。主汽轮机的低压缸排汽进入供热凝汽器凝结放热,凝汽器循环水吸热后进入近程热网或热网加热器,热网水经热网加热器由无再热中压汽轮机排汽进一步加热后进入远程热网,远程和近程热网回水混合后进入凝汽器。本发明利用汽轮机排汽余热,减少冷源损失;近程和和远程热网回水混合,使得进入凝汽器的热网回水温度降低,提高余热利用效率。本发明适用于有近程低温热需求的300MW及以上大容量机组的供热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02889630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210376278.X
申请日:2012-09-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加装新型供热汽轮机的低品位供热系统及运行调节方法。低品位供热系统由新型供热汽轮发电机组、电厂冷端与热负荷耦合调节系统和分布式低品位热用户系统构成,新型供热汽轮发电机组包括Ⅰ号发电机、汽轮机中压缸、汽轮机高压缸、汽轮机Ⅰ号低压缸、汽轮机Ⅱ号低压缸和Ⅱ号发电机。在供暖期,机组低真空运行,在实现高效、安全发电前提下,能满足40~80℃低温热网水对热源参数的要求,热负荷变化时,利用冷却塔实施调节,平衡热量供需的同时完成汽轮机排汽冷凝的任务;在非供暖期,机组纯凝运行,避免机组非供暖期的功率损失。本发明适用于300MW及以上的大容量供热汽轮机组热电联产低品位供热。
-
公开(公告)号:CN102900478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376250.6
申请日:2012-09-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供热汽轮机系统及其调节方法。新型供热汽轮机系统由新型供热汽轮发电机组以及电厂冷端和供热负荷耦合调节系统构成,新型供热汽轮发电机组中,汽轮机高压缸、汽轮机中压缸、发电机、汽轮机Ⅰ号低压缸和汽轮机Ⅱ号低压缸同轴布置。在供暖期,机组低真空运行,在实现高效、安全发电前提下,能满足40~80℃低温热网水对热源参数的要求,热负荷变化时利用供热负荷耦合调节系统中的冷却塔实施调节,平衡热量供需的同时完成汽轮机排汽冷凝的任务;在非供暖期,汽轮机Ⅱ号低压缸参与驱动发电机发电,机组纯凝运行,避免机组非供热期的功率损失。本发明适用于300MW及以上的大容量供热汽轮机组热电联产供热。
-
公开(公告)号:CN102889630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10376278.X
申请日:2012-09-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加装新型供热汽轮机的低品位供热系统及运行调节方法。低品位供热系统由新型供热汽轮发电机组、电厂冷端与热负荷耦合调节系统和分布式低品位热用户系统构成,新型供热汽轮发电机组包括Ⅰ号发电机、汽轮机中压缸、汽轮机高压缸、汽轮机Ⅰ号低压缸、汽轮机Ⅱ号低压缸和Ⅱ号发电机。在供暖期,机组低真空运行,在实现高效、安全发电前提下,能满足40~80℃低温热网水对热源参数的要求,热负荷变化时,利用冷却塔实施调节,平衡热量供需的同时完成汽轮机排汽冷凝的任务;在非供暖期,机组纯凝运行,避免机组非供暖期的功率损失。本发明适用于300MW及以上的大容量供热汽轮机组热电联产低品位供热。
-
-
公开(公告)号:CN11695152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390729.9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机组汽轮机排汽余热供热系统及其调节方法,具体包括中压缸、控制阀、凝汽式低压缸、背压式低压缸、凝汽器和供热系统。汽轮机双轴布置两组低压缸且均连接同步发电机,中压缸和低压缸之间设置控制阀,调节进入凝汽式和背压式低压缸的蒸汽流量。供热期利用背压式低压缸排汽加热热网水供热,凝汽式低压缸可对电负荷起辅助调节作用;非供热期背压式低压缸退出。本发明提出的低压缸布置及调节方法为解决抽汽供热热损失大和凝汽式低压缸余热利用难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避免了双转子互换且供热期具备一定的负荷调节能力,是一种兼具调峰和余热供热的火电机组供热系统及其调节方法,适应于高背压余热供热的湿冷热电联产机组。
-
公开(公告)号:CN10988291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1910301565.6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实现电力调峰的耦合热泵型热力站,通过耦合热泵和热管换热器实现降低一次网热水回水温度之目的,并且和蓄热装置联用实现平衡城市电网负荷峰谷差的作用。耦合性热泵热力站在城市电网负荷高峰期和低谷期采用不同的一次网热水流程,并可在运行过程中改变二次网冷水被加热的方式,并且配备运行调节装置,可在整个采暖季运行过程中根据大气温度自动改变二次网冷水的流量分配实现系统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23497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0780184.2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4D19/10 , F24D3/10 , F24D3/14 , F28D20/00 , F28F27/00 , G06F30/20 , G06F111/06 , G06F119/08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网动态供热策略确定方法,属于供热领域,首先通过结合供热系统中换热器、管道、围护结构的动态标准热阻模型,构建供热系统的整体动态热量流模型,从而建立了热源供水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函数关系,然后确定以室内温度波动最小和全天碳排放量最小为优化目标的热网动态协调优化模型,最后根据实时的室外温度,迭代计算维持室内温度稳定的热源供水温度,为基于温度调节的热网动态优化运行提供了供热策略,在降低了碳排放的同时提升了用户舒适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