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04838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610158333.6
申请日:2016-03-18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5/00 , H04L25/02 , H04W72/12 , H04B7/045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时空导频调度的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从时域将蜂窝网络中的所有小区分为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对于同一集合内的小区以各相邻的小区为第一目标小区和第二目标小区,对于第一目标小区内的每个第一用户,遍历第二目标小区中的各个第二用户,并计算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网络效用函数值,当网络效用函数值最小时,确定第二用户调度的导频序列为第一用户调度的导频序列。本发明实施例从时域将蜂窝网络中的所有小区分为第一集合和第二集合,从空域上通过相邻小区中用户之间的干扰最小,确定出相邻小区中调度相同的导频序列的用户,同时从时域和空域有效降低了导频污染,从而降低了信道估计的均方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6549805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946352.5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12/24 , H04L12/26 , H04L12/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SDN网络架构及通信方法,所述网络架构包括:一个超级控制器和一个或者多个集群,所述一个超级控制器通过多个端口和所述每个集群的每个集群控制器相连,所述超级控制器对每个集群仅激活其中一个或者多个端口,所述端口所连接的集群控制器具有最大的度中心度或者紧密中心度。本发明具有减少控制器关闭和负载转移过程中延迟、节约超级控制器端口个数以及降低系统能耗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72117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49842.5
申请日:2016-01-25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1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SDN网络架构的多控制器的节能方法及装置,通过接收各个集群中的每个控制器发送的信令,信令包括控制器标识,以及控制器标识对应的当前负载量;根据每个控制器标识对应的当前负载量,以及每个控制器标识对应的能耗参数和可容纳的最大负载量,获取所有控制器的能量消耗总值;判断该能量消耗总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能耗值;若否,根据各个集群中每个控制器对应的当前负载量、时延参数、理论负载量以及可容纳的最大负载量,获取待关闭的控制器,并向待关闭的控制器发送关闭请求,以供接收到所述关闭请求的待关闭的控制器,根据所述关闭请求,进行关闭处理。从而实现在保证SDN网络架构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的低能耗,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916969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155420.7
申请日:2014-04-17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感知问题,设计了一种联合频谱感知与链路状态估计方法装置。此法首次纳入了一种主用户-次要用户之间链路状态信息,将其作为频谱感知中的另一个隐藏状态,并由此建立了一种通用的动态状态空间模型;基于贝叶斯序贯估计框架与贝努利随机有限集理论,设计了一种贝努利滤波机制,在感知检测授权频段工作状态的同时,可获得主-次链路状态信息的联合盲估计(算法过程已附图)。该方法充分利用主-次链路状态信息,从而显著提升频谱感知性能;同时,获得的主-次链路状态信息还能用以后续的资源优化;此外,本发明所设计的联合用户感知与链路状态信息估计方法装置具有通用性,可拓展至其他主-次链路状态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351615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110369242.8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N3/098 , G06N20/00 , H04L67/1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联邦学习方法,其中,方法由中心服务器和至少一个边缘节点实现,方法包括:中心服务器对神经网络每一层的权重矩阵降维以得到降维的权重矩阵参数集合,并将降维的权重矩阵参数集合发送至边缘节点;边缘节点基于降维的权重矩阵参数集合利用本地样本进行训练以得到该边缘节点对应的边缘表征矩阵,并将边缘表征矩阵发送至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基于所有边缘表征矩阵得到更新的降维的权重矩阵参数集合,并将更新的降维的权重矩阵参数集合发送至边缘节点。本公开在保证了边缘节点的数据隐私性的同时,降低了对于边缘节点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的要求,且提高了中心服务器和边缘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430294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1544788.9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对GEO卫星的对地波束校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卫星的标校波束的测量功率值;根据测量功率值,得到卫星天线指向的俯仰角偏差及方位角偏差;根据得到的俯仰角偏差及方位角偏差,通过训练好的偏差预测模型,得到下一时刻的预测俯仰角偏差及预测方位角偏差;将所述预测俯仰角偏差及预测方位角偏差传输至卫星。对于GEO卫星,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在获取GEO卫星俯仰角和方位角偏差先验信息模型困难的情况下,根据过往偏差数据,有效预测后续时刻的俯仰角和方位角偏差角度。从而进一步地对GEO卫星波束进行校准,降低最大地表指向偏移。
-
公开(公告)号:CN113112086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436423.8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0 , G06Q50/04 ,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和标识解析的智能生产系统,包括物理生产系统、边缘节点、标识解析节点、云服务器、设备维修系统和AI算法模型库。每个设备提供商有一个云服务器、设备维修系统和AI算法模型库。边缘节点接收物理设备标识及状态数据;标识解析节点获取设备所需AI(人工智能)模型类别;云服务器将设备所需模型下发到边缘节点;边缘节点对设备进行检测,更新AI模型,将更新模型推送给云服务器及同设备提供商同类型设备所在的边缘节点。本发明能够具体定位车间出现故障的设备或部件,边缘节点上只分发到针对其所在车间设备的检测模型,解决了目前人工智能诊断模型数量多、故障检测不灵活、确定故障位置耗时耗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4516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727942.X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25/03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分子通信方法及用于分子通信的接收机。该方法在接收端执行,包括:在比特时隙内分别检测从发射端通过生化环境发送的携带原比特的信息的信使分子的第一浓度、生化环境存在的反应物分子的第二浓度、信使分子与反应物分子在生化环境中发生反应生成的产物分子的第三浓度,得到第一浓度曲线、第二浓度曲线和第三浓度曲线;分别对第一浓度曲线、第二浓度曲线和第三浓度曲线进行凹凸性度量,得到第一度量指标、第二度量指标和第三度量指标;通过将第一度量指标、第二度量指标和第三度量指标分别与预设自适应阈值进行比较,获得对原比特的第一检测结果、第二检测结果和第三检测结果;基于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决,以得到原比特的恢复比特。
-
公开(公告)号:CN112436872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1203988.3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0452 , H04B7/06 , H04L25/0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多用户大规模MIMO信道估计方法与装置,针对massive MIMO多用户通信场景。本发明装置包括用户接收信号模块、接收信号协方差矩阵平滑模块、用户到达角快速估计模块、波束成形技术估计信道增益模块以及信道状态信息矩阵重构模块。本发明方法使用快速信道协方差矩阵平滑技术和快速MUSIC谱搜索法对每个用户的每条散射路径的角度进行精确估计,同时保证了极低的复杂度,然后采用波束成形技术预估每条散射路径上的信道增益,最后对状态信息矩阵进行重构。本发明在信道满秩或者低秩情况下都具有十分优异的信道估计性能,超过现今最优MMSE信道估计器,尤其适用于当下5G通信场景对时延和传输速率有很高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011980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910189900.8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29/06 , H04B17/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位合法用户与窃听用户的方法和系统。所述定位合法用户与窃听用户的方法包括:进行导频训练,确定第一空间谱峰值、第二空间谱峰值、第三空间谱峰值和第四空间谱峰值;根据所述四个空间谱峰值确定第一入射方向、第二入射方向、第三入射方向和第四入射方向以及发射端、合法用户和窃听用户三者间空间距离;根据所述四个入射方向与发射端、合法用户和窃听用户三者间空间距离,对所述合法用户和所述窃听用户进行定位。所述定位合法用户和窃听用户的系统包括发射端、合法用户和窃听用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