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释放的果蔬保鲜剂药包及包装膜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26217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310071444.X

    申请日:2013-03-06

    Abstract: 一种可控释放的果蔬保鲜剂药包及包装膜的制作方法,属于食品和果蔬保鲜技术领域,将山梨酸钾溶于溶剂得到混合保鲜剂溶液,将混合保鲜剂溶液吸附嵌于膨胀蛭石的载体中,再用改性聚烯烃材料进行包装密封,溶剂为乙醇、乙醛或任意比例的乙醇、乙醛混合液,山梨酸钾的用量为溶剂质量的0.5-3%。改性聚烯烃材料是以LDPE、LLDPE、CPP为基体树脂,与2~15wt%SBS和/或5~50wt%的无定形物质共混后,经吹塑或共挤出形成的薄膜,无定形物质为苯乙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丁烯聚合物或SEBS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的可控释放保鲜剂及其包装,可用于砂糖橘、葡萄、草莓和圣女果等水果和蔬菜的长效保鲜。

    一种食品包装用多层复合吸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73139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110005697.8

    申请日:2011-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包装用多层复合吸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包装技术领域。包括最外层氧阻隔层、中间层催化吸氧层和最内层食品接触层;氧阻隔层为KBOPP膜、真空镀铝流延聚丙烯薄膜VMCPP、真空镀铝聚酯薄膜VMPET,或高阻隔性镀氧化硅聚酯薄膜SiOx/PET、镀氧化铝聚酯薄膜Al2O3/PET;中间层(催化吸氧层)是将钴盐均匀分散在天然橡胶或顺丁橡胶中的干胶薄膜;食品接触层优选LDPE低密度聚乙烯改性膜。该吸氧薄膜采用常规的干法复合设备生产。本发明吸氧薄膜吸氧能力强,吸氧速率快,可以用于对氧敏感的食品、饮料的包装,能够有效减小食物营养成分氧化,保证食品品质,进而延长货架期。

    一种食品包装用多层复合吸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73139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05697.8

    申请日:2011-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包装用多层复合吸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包装技术领域。包括最外层氧阻隔层、中间层催化吸氧层和最内层食品接触层;氧阻隔层为KBOPP膜、真空镀铝流延聚丙烯薄膜VMCPP、真空镀铝聚酯薄膜VMPET,或高阻隔性镀氧化硅聚酯薄膜SiOx/PET、镀氧化铝聚酯薄膜Al2O3/PET;中间层(催化吸氧层)是将钴盐均匀分散在天然橡胶或顺丁橡胶中的干胶薄膜;食品接触层优选LDPE低密度聚乙烯改性膜。该吸氧薄膜采用常规的干法复合设备生产。本发明吸氧薄膜吸氧能力强,吸氧速率快,可以用于对氧敏感的食品、饮料的包装,能够有效减小食物营养成分氧化,保证食品品质,进而延长货架期。

    一种纳米改性聚丙烯软包装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2020796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910176114.0

    申请日:2009-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装用聚烯烃的加工助剂组合物,为纳米二氧化硅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混合物,其中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质量占所述加工助剂组合物总质量的10~40%,而所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质量占所述加工助剂组合物总质量的60~9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经加工助剂组合物改性的包装用聚烯烃。纳米二氧化硅改性对聚丙烯的机械性能、结晶性能、极性、印刷性能、复合性能、有机溶剂残留等指标有较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软包装材料经过纳米改性后其韧性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的同时,材料的极性、油墨附着力、剥离强度也得到较好的改善,改性后聚丙烯对甲苯的吸附大幅度降低。聚丙烯经过纳米改性后其作为软包装材料的使用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

    一种基于等离子放电的高效智能水处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22024160U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323628629.4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等离子放电的高效智能水处理设备,包括:等离子发生器、废水处理室、外部腔体、数控高压电源、供气装置,所述等离子发生器位于废水处理室正上方,所述废水处理室内部置有用于储存废液的储液池,所述储液池的侧面与底面包覆有冷凝装置,所述供气装置能在所述等离子发生器中形成自上而下稳定的气流来形成滑动弧放电,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废水处理室、数控高压电源集成于外部腔体中。本实用新型涉及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领域,通过滑动弧等离子直接接触废液与将活性气体导入废液两种方式结合,并引入智能传感器来控制液位、温度等参数。可以实现低成本、小空间条件下,高效利用活性物质,对目标废液进行有效处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