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57537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0980117918.1
申请日:2009-06-10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接线筒(16)的、设置电线(11)一侧的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凹部(18)。在所述电线(11)压接到所述接线筒(16)之前的状态下,每个正方形凹部(18)的开口边缘的至少一个侧边是以85度至95度的角度与延伸方向交叉的交叉侧边(19)。所述多个凹部(18)的、定位为沿所述延伸方向彼此邻近设置的交叉侧边(19)布置成沿所述延伸方向彼此交迭。
-
公开(公告)号:CN101842939B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0880113635.5
申请日:2008-10-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4/18 , H01R43/0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5 , H01R4/188 , H01R43/048 , Y10T29/49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兼顾确保带端子电线的机械强度和降低电线与压接端子之间的接触电阻而不会在轴向上较大改变压接端子压接于电线的压接高度的技术。本发明所涉及的压接端子(10)具有与电线的导体(22)压接的导体套管(16)。导体套管(16)具有伴随其弯曲加工而与导体(22)紧贴的内侧面(17)。该内侧面(17)具有如下形状,即,该内侧面中与导体(22)的远端侧部分紧贴的面(17b)相对于与导体(22)的基端侧部分紧贴的面(17a)向内侧突出的形状,其通过所述弯曲加工将导体(22)的远端侧部分压缩得比基端侧部分更高压缩。
-
公开(公告)号:CN102017308B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0980116151.0
申请日:2009-04-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4/18 , H01R43/0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5 , H01R4/188 , H01R43/0486 , H01R43/0488 , H01R43/16 , H01R2201/26 , Y10T29/4918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判定压接状态是否良好的压接端子(10)及具备其的带端子电线的制造方法。压接端子(10)具有压接于电线(20)的导体(22)上的一对导体套管(16)。在导体套管(16)的表面上设有用于判定其压接程度是否良好的压接状态识别指标。该指标既可以是具有露出于端子表面上的部分的内侧端的位置按照导体套管(16)的压接程度而沿端子轴向发生变化的形状的标记(17),也可以是包括在与端子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而排列的多个标记的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2077424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0980125416.3
申请日:2009-06-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03 , H01R4/18 , H01R43/048 , H01R4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03 , H01R4/185 , H01R43/16 , Y10T29/49218 , Y10T29/492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接端子(10),该压接端子(10)压接于电线(20)的末端来构成带端子电线,既能确保该带端子电线的机械强度,又能降低与电线(20)之间的接触电阻。压接端子(10)具有电接触部(12)以及压接于电线(20)末端的导体(22)上的电线压接部(14),并且由金属板形成,该金属板具有包含铜的主体部及覆盖主体部表面的镀锡层。所述压接端子(10),在电线压接部(14)中与所述电线的末端相接触的压接面上的所述镀锡层的厚度比在所述电接触部(12)中与所述对方端子相接触的电接触面上的所述镀锡层的厚度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946368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980104781.6
申请日:2009-02-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4/18
Abstract: 一种端子连接器,具有从外侧被压接到电线(11)的末端的接线筒(16),接线筒(16)具有形成于接线筒(16)的在电线(11)侧的表面中的凹部(18)。凹部(18)沿着与电线(11)的轴向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且设置成在与电线(11)的轴向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隔开。在接线筒(16)被压接到电线(11)之前,接线筒(16)的厚度不小于0.15mm但不大于1mm。在接线筒(16)被压接到电线(11)之前,凹部(18)的深度不小于在接线筒(16)被压接到电线(11)之前该接线筒(16)的厚度的30%,但不大于所述厚度的60%。
-
公开(公告)号:CN101842939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0880113635.5
申请日:2008-10-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4/18 , H01R43/0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5 , H01R4/188 , H01R43/048 , Y10T29/49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兼顾确保带端子电线的机械强度和降低电线与压接端子之间的接触电阻而不会在轴向上较大改变压接端子压接于电线的压接高度的技术。本发明所涉及的压接端子(10)具有与电线的导体(22)压接的导体套管(16)。导体套管(16)具有伴随其弯曲加工而与导体(22)紧贴的内侧面(17)。该内侧面(17)具有如下形状,即,该内侧面中与导体(22)的远端侧部分紧贴的面(17b)相对于与导体(22)的基端侧部分紧贴的面(17a)向内侧突出的形状,其通过所述弯曲加工将导体(22)的远端侧部分压缩得比基端侧部分更高压缩。
-
公开(公告)号:CN107532107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80027227.2
申请日:2016-05-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
IPC: C10M169/02 , C10M101/02 , C10M127/02 , C10M129/16 , C10M129/24 , C10M129/68 , C10M131/04 , C10M137/06 , H01B7/00 , H01B7/28 , C10N10/02 , C10N10/04 , C10N10/06 , C10N10/08 , C10N20/02 , C10N20/04 , C10N30/12 , C10N4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常温下的涂布性优良、并且在涂布后保持于被涂布面的本液态组合物和使用该液态组合物而提高了防腐蚀性的带端子的包覆电线。一种液态组合物,其含有:粘稠性物质、依据JIS K2283测定的40℃下的运动粘度为100mm2/s以下的低粘度液体和包含下述通式(1)和(2)所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酸性磷酸酯与金属的加合物。P(=O)(‑OR1)(‑OH)2…(1),P(=O)(‑OR1)2(‑OH)…(2)。其中,R1为碳原子数4~30的烃基。
-
公开(公告)号:CN107532107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680027227.2
申请日:2016-05-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
IPC: C10M169/02 , C10M101/02 , C10M127/02 , C10M129/16 , C10M129/24 , C10M129/68 , C10M131/04 , C10M137/06 , H01B7/00 , H01B7/28 , C10N10/02 , C10N10/04 , C10N10/06 , C10N10/08 , C10N20/02 , C10N20/04 , C10N30/12 , C10N4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常温下的涂布性优良、并且在涂布后保持于被涂布面的本液态组合物和使用该液态组合物而提高了防腐蚀性的带端子的包覆电线。一种液态组合物,其含有:粘稠性物质、依据JIS K2283测定的40℃下的运动粘度为100mm2/s以下的低粘度液体和包含下述通式(1)和(2)所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酸性磷酸酯与金属的加合物。P(=O)(‑OR1)(‑OH)2…(1),P(=O)(‑OR1)2(‑OH)…(2)。其中,R1为碳原子数4~30的烃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