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六通阀及包含它的热泵型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7702370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991250.X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李舒宏 邹凯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六通阀及包含它的热泵型空调器,空调六通阀包括主阀和导阀,主阀通过管道与导阀相接,主阀包括主阀壳体、主阀滑块、主阀左侧弹簧、主阀右侧弹簧和六个阀口,导阀包括导阀壳体、导阀滑块、左端控制器、右端控制器和四个导阀口。热泵型空调器包括空调六通阀、压缩机、第一室外换热器、第二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电子膨胀阀、节流控制器和管道选择器。本发明空调六通阀能实现左中右三种状态的切换,能替代一般空调四通阀,使空调在制冷、制热及三种化霜模式的运行模式之间切换,包含空调六通阀的热泵型空调器能实现冬季向室内供热同时室外除霜模式运行,提高室内舒适度。

    一种将氨水吸收和喷射复合的制冷循环系统及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38228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429858.3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氨水吸收和喷射复合的制冷循环系统,包括蒸发器、过冷器,冷凝器、吸收器、溶液热交换器、低压发生器、精馏器、分凝器、高压发生器、喷射器、储液器和溶液泵;本发明的系统在低热源温度下,让发生器在较低的发生压力下工作,使得发生终了的氨水浓度降低,提高发生器的放气范围,取得较低的溶液循环倍率;然后将经过溶液泵加压的冷凝氨液加热汽化成高压饱和蒸汽作为喷射器的工作蒸汽,利用喷射器引射精馏塔顶的氨蒸汽,使之压力提升至冷凝压力后在冷凝器中冷凝;大大降低发生器对热源温度的要求,解决了传统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在低热源温度下工作性能低的问题,对利用太阳能驱动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半圆管流道的光伏集热板

    公开(公告)号:CN10668534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234402.3

    申请日:2016-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S40/42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半圆管流道的光伏集热板。半圆管流道的光伏集热板由多层结构的太阳能光伏集热板和焊接粘附于集热板背板上的半圆管流道组成。太阳能光伏集热板由保护层、太阳能电池板、绝缘层、背板和胶膜层组成。半圆管流道由平行蛇形布置的半圆形分支管和圆形紫铜管上下集管焊接组成。制冷剂入口位于光伏集热板下方,出口位于光伏集热板上方。流道管道采用软紫铜圆管加工而成,软紫铜圆管经过间隙不断收缩为半圆形的轧压轨道形成紫铜半圆管。本发明增大了太阳能电池板与制冷剂流道的接触面积,保证太阳能表面温度分布均匀,降低太阳能电池板表面平均温度,提高光伏发电效率。

    一种基于电渗析的三元工质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697235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510149850.2

    申请日:2015-03-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渗析的三元工质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电渗析装置(1)、溶液热交换器(2)、发生器(3)、冷凝器(4)、蒸发器太阳能光伏光热装置。所述电渗析装置(1)包括一个以上的高浓度溴化锂室,每两个高浓度溴化锂室之间设置有一个低浓度溴化锂室,所述低浓度溴化锂室与两侧的高浓度溴化锂室之间通过一对阴阳离子交换膜隔开。本发明通过电渗析装置将进入吸收器的稀氨水溶液中的溴化锂传递到进入发生器的浓氨水溶液中,溴化锂的转移不仅使氨水发生过程中水分迁移量减少,提高了发生效率,而且也使得氨水吸收过程得到强化,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制冷效率,降低了能耗。(5)、吸收器(6)、溶液泵(7)、太阳能集热器(8)和

    一种利用太阳能热驱动的吸收式地源热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482690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714796.7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Y02E10/10 Y02E1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太阳能热驱动的吸收式地源热泵装置,包括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聚光太阳能集热器、高温溶液热交换器、低温溶液热交换器和地埋管;高温溶液热交换器和低温溶液热交换器的第一溶液出口分别经过第二电磁阀和第一阀门切换装置与吸收器的浓溶液入口连接;吸收器的稀溶液出口依次通过第一阀门切换装置和截止阀与高温溶液热交换器连接,吸收器的稀溶液出口依次通过第一阀门切换装置和第一电磁阀与低温溶液热交换器连接;冷凝器的冷剂出口通过第二阀门切换装置与蒸发器的冷剂入口连接。该装置可以根据太阳能集热量的大小来决定机组的运行模式,以充分利用热源,发挥良好的节能效益。

    一种利用废热的节能水泵
    7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58668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458632.2

    申请日:2014-09-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54 Y02P80/1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废热的节能水泵,该装置中废热热源为加热水箱提供热量,产生水蒸汽进入驱动水箱,驱动水箱中的水一部分流回加热水箱,另一部分被压送到贮水箱中,排水过程结束后驱动水箱中的蒸汽通过管道排空,供水箱的出口连接冷却水箱的进口,冷却水箱的出口通过浮球阀连接驱动水箱的上部进口,高温蒸汽与冷却水直接接触冷却,使驱动水箱的压力低于大气压,水源中的水在压差作用下吸入驱动水箱;运行分为连续的加热、排水、排汽、冷却、抽水五个自动控制循环阶段,利用工厂废热,不消耗电能而提高水位,输送的水温较高可以作为生活热水。

    一种膜蒸馏浓缩溴化锂溶液的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674616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34400.3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5/06 B01D61/364 B01D61/3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膜蒸馏技术浓缩溴化锂溶液的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其包含的部件有膜蒸馏组件、制冷剂热交换器、制冷剂泵、节流阀、蒸发器、吸收器、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热源;所述膜蒸馏组件采用直接接触式中空纤维组件,管程由溶液热交换器和热源来维持一定的热侧温度,壳程由一部分制冷剂再循环制冷和制冷剂热交换器来维持一定的冷侧温度。膜蒸馏组件的操作温度较低,能够充分利用工业生产中的大量余热、废热及太阳能等低品位热源,实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并且膜蒸馏组件集发生器和冷凝器功能为一体,使系统大为简化。

    一种利用废热的节能水泵
    7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58668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458632.2

    申请日:2014-09-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54 Y02P80/1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废热的节能水泵,该装置中废热热源为加热水箱提供热量,产生水蒸汽进入驱动水箱,驱动水箱中的水一部分流回加热水箱,另一部分被压送到贮水箱中,排水过程结束后驱动水箱中的蒸汽通过管道排空,供水箱的出口连接冷却水箱的进口,冷却水箱的出口通过浮球阀连接驱动水箱的上部进口,高温蒸汽与冷却水直接接触冷却,使驱动水箱的压力低于大气压,水源中的水在压差作用下吸入驱动水箱;运行分为连续的加热、排水、排汽、冷却、抽水五个自动控制循环阶段,利用工厂废热,不消耗电能而提高水位,输送的水温较高可以作为生活热水。

    一种部分富氧燃烧结合氮氧分离的二氧化碳捕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77980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234149.1

    申请日:2013-06-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C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部分富氧燃烧结合氮氧分离的二氧化碳捕捉装置,本发明结合了二氧化碳及相关混合物的物理性质的研究,通过低温的方式首先进行气液分离,得到部分液态二氧化碳,气液分离之后,对剩余的混合气体继续降温凝华分离二氧化碳,凝华后的干冰收集到冷凝池里,其压力控制在二氧化碳的三相点压力之上,使凝华分离得到的干冰升温后直接融化为液态而非升华为气体。分离出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再经过双级精馏塔分离出氮气和氧气,整个系统通过合理的设计充分回收了氮气冷量;排出的氧气直接导入锅炉内进行富氧燃烧。本装置有效的提高了二氧化碳的捕集纯度、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捕集率,同时弥补了部分富氧燃烧系统中所需氧气的制取能耗高的缺点,提高了系统的冷量回收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