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85713B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110056549.9
申请日:2011-03-09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向家庭基站切换的方法,包括:步骤一,家庭基站重新启动后,判断自身是否发生频率改变;如果发生频率改变,则将改变后的频率值通过S1接口发给与所述家庭基站同覆盖或相邻的宏基站,以及相邻的家庭基站;步骤二,在终端向所述家庭基站进行切换前,终端使用接近指示消息通知自身当前所属的服务基站进行相应的测量配置;步骤三,所述服务基站根据更新后的接近指示消息通知终端进行正确的测量配置;步骤四,终端根据正确的测量配置开始向目标家庭基站进行切换。本发明所述方法避免了宏基站对终端进行错误的测量配置造成终端无法及时切换到相应的家庭基站小区,解决了切换失败的问题,提高了切换成功率,保证了通讯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378182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010252108.1
申请日:2010-08-12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IPC: H04W16/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异构网络中高效的动态频谱分配方法,首先频谱管理器将自己能使用的频谱资源分为多个信道,而处于频谱管理器所管辖的区域内的所有基站各自根据当前负载情况预测下一分配周期内各自所需的信道数目,并将各自所预测的信道数目发送给频谱管理器,然后频谱管理器根据接收到的各基站所需的信道数目,计算出在条件下的的最优解,并根据最优解的整数部分和最小干扰频带调整算法获得各基站的信道数目的初始分配方案后,再采用迭代增强算法再对各基站所分配到的信道数目进行调整,以获得信道数目的调整分配方案,并将调整分配方案发送至各基站,以便各基站在下一个分配周期内使用,由此可提高频谱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595539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110001207.7
申请日:2011-01-05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传感网与蜂窝网融合的移动网关选择方法,包括:步骤一,即将离开的移动网关向基站发送网关释放请求;步骤二,基站收到网关释放请求后广播即将离开的移动网关的信息;步骤三,即将离开的移动网关向传感网区域中的潜在移动网关节点广播指示信息;步骤四,潜在移动网关节点侦听到指示信息后计算出自己的能力等级;步骤五,潜在移动网关节点的能力等级如果高于即将离开的移动网关则向基站发送请求取代成为新网关的信令;步骤六,基站选择最优的一个潜在移动网关节点成为新网关;步骤七,新网关与即将离开的移动网关进行无缝切换。本发明降低了路由重建中的能量损耗和不必要的信令交互,延长了WSN网络的生命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4219716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10213462.7
申请日:2013-05-31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5/0032 , H04L5/14 , H04W16/06 , H04W16/14 , H04W56/0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构TDD中继网络中基于ASA辅助的干扰协调方法,在TDD中继系统架构下,ASA控制器辅助次级系统通过调节时隙结构配置和同步信息进行干扰协调的机制,MME通过ASA获得主系统的时隙配置及同步信息,并根据管辖范围内中继节点的相关信息为中继节点选择最优的时隙配置及工作模式。本发明的异构TDD中继网络中基于ASA辅助的干扰协调方法可有效地避免次级系统对主用户产生干扰,提高频谱利用率,同时中继节点继续工作在ASA载频f1上,避免了中继节点及大量RUE切换所带来的信令消耗和网络性能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03516818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206339.8
申请日:2012-06-20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异构网状网络融合的地址分配方法,所述的基于异构网状网络融合的地址分配方法根据新加入传感节点自身相关信息及路由节点信息计算出一条最优的路径来为其提供接入服务;通过基站提供的地址映射表尽快从网关获得网络分配地址及接入相关信息;所述地址映射表用于描述在蜂窝网与传感网融合架构下,移动终端成为移动网关后蜂窝端通信地址与传感网络端通信地址和通信信道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不仅可以减少传感网之间的能量消耗及信令消耗,而且可以减少入网时延,以及保证偏远节点的快速入网。
-
公开(公告)号:CN103188698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110445630.6
申请日:2011-12-27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IPC: H04W24/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1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LTE频域保护频带的带内感知方法,所述基于LTE频域保护频带的带内感知方法的内容为:通过用户反馈的系统间保护频带上的能量,综合分析判断主用户信号和非LTE次级用户信号存在与否;若所述系统间保护频带上只有泄露能量和接收机噪声,则主用户信号或者非LTE次级用户信号不存在;否则主用户信号或者非LTE次级用户信号存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LTE频域保护频带的带内感知方法能够感知主用户在感知频段上的数据传输情况,也可以感知到其他非LTE次级用户的数据传输情况,而且对帧结构没有改变,对现有LTE系统协议影响最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997798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0910056374.4
申请日:2009-08-13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谱分多址接入系统发射及接收装置,同时揭示一种谱分多址上行及下行接入系统。本发明的发射装置包括基于循环延时信道化矢量的第一谱分多址接入调度实体、至少一基于循环延时信道化矢量的第一谱分多址接入物理层实体;所述基于循环延时信道化矢量的第一谱分多址接入调度实体包括循环延时信道化矢量第一分配单元、基于谱分多址接入信道的第一自适应调制单元;所述基于循环延时信道化矢量的第一谱分多址接入物理层实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缓存单元、编码和速率匹配单元、正交幅度调制单元、谱分多址接入处理单元。本发明解决了CDD-OFDM技术不能实现空分多址接入的问题。同时,本发明可应用于多小区场景的干扰协调消除。
-
公开(公告)号:CN102833827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110162666.3
申请日:2011-06-16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IP的异构网络寻呼方法,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先基于多个候选网络中第一网络的相关信息、待寻呼移动用户设备关联业务的第一业务相关信息及待寻呼移动用户设备的第一用户设备相关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来选择至少一个寻呼承载网,以便发出寻呼信息;待寻呼用户设备在接收到寻呼信息后,基于每一个可以连接网络的第二网络相关信息、需要处理的业务的第二业务相关信息、及第二用户设备相关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来选择一个应答承载网络,以发出对所述寻呼信息的应答信息,由此实现快速寻呼。本发明能有效减少异构网络的寻呼信令开销,提高寻呼效率,有效避免不必要的位置更新带来数据通信的传输,以降低网络接入设备的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02781056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110123071.7
申请日:2011-05-12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家庭小区的移动终端切换方法,包括:步骤一,移动终端将测量数据上报混合家庭小区基站;步骤二,判断移动终端判断是否可以采用CSG模式接入,若可以则使用与CSG接入模式相关的切换判决门限;否则使用与非CSG接入模式相关的切换判决门限;步骤三,判断移动终端是否满足切换判决门限,若是则发起切换流程。本发明所述的混合家庭小区的移动终端切换方法区分采用CSG和非CSG接入模式的移动终端,为这两种终端分别设置移动参数,从而实现了负载均衡,同时有效地避免了不必要的切换请求的发送。
-
公开(公告)号:CN102761828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110105951.1
申请日:2011-04-26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区重选中保障eMBMS服务连续性的方法,包括:在满足触发小区重选的情况下,如果处于RRC_IDLE状态的UE当前有正在接受的eMBMS服务,则在执行小区重选的时候UE需要根据目标重选小区多播控制信道上的配置信息做一个判决:判断目标重选小区是否支持自身当前eMBMS服务的连续性;若不支持,则UE向当前驻留小区/基站发起RRC连接建立请求;RRC连接建立后,所述UE通过新增的RRC消息上报目标重选小区的标识信息以及希望目标重选小区以MBSFN方式提供的eMBMS服务列表。本发明可以较好地从机制上保障处于RRC_IDLE状态的UE的eMBMS服务连续性,对于用户的服务质量体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