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46498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45703.7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负载纳米二氧化钛艾草糊/环氧树脂抗菌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菌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原位负载纳米二氧化钛艾草糊10‑60份;环氧树脂40‑70份;促进剂0.5‑1%。其中的原位负载纳米二氧化钛艾草糊是铜将艾草粉、钛源、醇、硅烷偶联剂、水和固化剂在一定温度和时间下热反应后制得。本发明通过艾草和原位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的共同作用,以及制备原位负载纳米二氧化钛艾草糊中采用特定种类的酸酐固化剂和热反应温度,由此制得的环氧树脂不仅获得了非常好的抗菌效果,还获得了较高的抗拉强度与硬度,较低的体积电阻率和活化能,且该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简单、绿色环保、可实现长久抗菌,有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946496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38750.9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载银艾草/环氧树脂抗菌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菌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各组分:原位载银艾草4‑10%;环氧树脂45‑80%;固化剂10‑47%;促进剂0.5‑2%。本发明利用了绿色天然植物艾草的抗菌性以及所含的还原性基团,不额外添加还原剂,直接将银前驱体还原为纳米银颗粒并锚固在艾草上,不仅有利于纳米银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同时由于纳米银颗粒的存在也使艾草中的抗菌成分不易散失以实现长效抗菌,并且利用原位载银艾草与环氧树脂进行复合制得的材料与纯环氧树脂相比,具有更高的抗菌率、热导率、抗拉强度与更低的体积电阻率。本发明工艺简单、绿色环保、实现长久抗菌,有利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36302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96234.8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铂催化导电液体硅橡胶发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组分:液体硅橡胶20‑60份;导电填料5‑10份;片状粘土0.1‑10份;低粘度发泡剂10‑45份;碳酸氢钠0.1‑5份;水0.1‑2份。本发明获得的导电发泡硅橡胶复合材料轻质、泡孔均匀并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并具有在不同伸缩条件下电阻可以发生变化的特点,满足机器人皮肤传感器对兼具导电、柔性及力学性能的要求。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可大面积生产、易投入工业化量产的特点,可用于机器人、电子、汽车、医疗、传感器等领域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44501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15942.0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绍兴新能源与分子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改性科琴黑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基于无机化合物的直接转变化学能为电能的电极材料技术领域。以科琴黑为原料,科琴黑加入乙醇溶液超声分散形成KB悬浮液,先加入钴盐的水溶液,超声处理得到前驱体,烘干后高温还原得到纳米Co/KB,再加入到V2O5的水溶液中超声分散,离心干燥后得到改性科琴黑。将得到的改性科琴黑与升华硫混合,真空加热得改性科琴黑/硫复合物。将本案用于电池载体,可使相应电池呈现出缓和的穿梭效应、改善的硫利用率和转化效率、稳定的循环性能和优异的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978595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10888056.0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石家庄元鼎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8K9/12 , C08K3/08 , C08K9/06 , C08L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植物废弃物粉末的环保型载银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加入一定比例的植物废弃物粉末、银盐、硅烷偶联剂并均匀混合,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即可获得。本发明利用植物废弃物富含的还原性基团和多孔结构,设计使银离子在多孔结构的作用下均匀吸附,在还原性基团的作用下原位还原生长出纳米银,同时纳米银借助多孔结构均匀锚定在植物组织内部和表面,在植物废弃物粉末的干燥过程中一步实现载银抗菌剂的制备。本发明解决了纳米银成本高、易团聚、银离子易溶出、与高分子材料相互作用力弱等问题,以植物废弃物粉末为基底,环保易得,成本低廉,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且制备工艺简单,避免了特殊设备、试剂,尤其是还原剂的额外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97859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88056.0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石家庄元鼎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8K9/12 , C08K3/08 , C08K9/06 , C08L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植物废弃物粉末的环保型载银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加入一定比例的植物废弃物粉末、银盐、硅烷偶联剂并均匀混合,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即可获得。本发明利用植物废弃物富含的还原性基团和多孔结构,设计使银离子在多孔结构的作用下均匀吸附,在还原性基团的作用下原位还原生长出纳米银,同时纳米银借助多孔结构均匀锚定在植物组织内部和表面,在植物废弃物粉末的干燥过程中一步实现载银抗菌剂的制备。本发明解决了纳米银成本高、易团聚、银离子易溶出、与高分子材料相互作用力弱等问题,以植物废弃物粉末为基底,环保易得,成本低廉,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且制备工艺简单,避免了特殊设备、试剂,尤其是还原剂的额外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91667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761311.5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界面稳定的化学偶联硅-导电高分子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复合电极包括电极片,所述电极片上涂覆有交联导电聚合物粘结剂-硅电极,所述交联导电聚合物粘结剂-硅电极由以下原料组成:硅活性材料、PEDOT:PSS和硅烷偶联剂。本发明硅烷偶联剂的引入改善了不亲水的硅材料与导电高分子水溶液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使其更容易形成均一的浆料,利用简单原料制备出高性能电极,方法简单,设计巧妙,所制备的交联导电聚合物粘结剂电极得到很好的倍率性能和长循环稳定性,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33599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456749.X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河南中平瀚博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多孔硅碳纳米片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负极材料的形貌由外表面包覆有一层无定形碳层的多孔硅碳纳米片组装而成的不规则多级结构。首先将光伏废料处理后得到硅粉,将镁粉和硅粉混匀平铺于瓷舟中,置于管式炉中加热反应得到Mg2Si粉末;Mg2Si粉末置于马弗炉中加热高温氧化成混合物MgO/Si/SiOx;用盐酸洗涤混合物MgO/Si/SiOx,所得产物放入瓷方舟中,采用高温热解乙炔气的方法进行碳包覆,处理后得到本发明产品多孔硅碳纳米片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产品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高比容量,同时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非常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216606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610161096.9
申请日:2016-03-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硫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体系中按一定比例加入金属有机硫化物前驱体、固化剂、环氧树脂、溶剂等,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即可获得环氧树脂/硫化物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目的在于合成同时具有金属原子和硫原子的金属有机硫化物作为前驱体,固化剂既充当前驱体的溶剂、配体和催化剂又作为环氧树脂的固化剂,步骤少,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制备得到的环氧树脂/硫化物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折光率和较好的透明性,可广泛应用于光学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396566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03788.9
申请日:2013-07-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8J5/18 , C08L33/12 , C08K3/22 , C08F220/14 , C08F23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高压反应釜中,按比例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含硅烷共聚单体、协效共聚单体、溶剂、引发剂配制混合溶液A,加入浓盐酸,调节pH=1,依次加入锆前驱体、螯合剂和去离子水,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将所得产物溶液涂膜在硅片上并退火处理,即可获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锆的复合薄膜。本发明的溶剂热制备方法旨在采用一步合成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与二氧化锆的生成同时完成,步骤少,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制得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锆复合薄膜具有较高的折光率和较好的透明性,可广泛应用于光学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