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覆线剥皮器
    7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6516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80043942.X

    申请日:2017-07-06

    Inventor: 岩间保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被覆线剥皮器,能够以简易的机构抑制经剥离的被覆层向剥皮器本体等缠绕。被覆线剥皮器具备:剥皮器本体;刀体,将被覆线分离为被覆层与线材;以及导引体。剥皮器本体具有形成有第一槽的第一构件及形成有第二槽的第二构件。第一构件能够相对于第二构件沿着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相对移动。第一槽及第二槽以协作形成容纳被覆线的一部分的被覆线容纳空间的方式构成。刀体及导引体安装于第一构件。而且,导引体包括能够对已从线材分离的被覆层进行引导的导孔。

    远程旋转操作工具
    7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5550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80029506.7

    申请日:2017-05-24

    Inventor: 织川宽大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高效地传导旋转,旋转传导路径中的旋转部件的安装结构简单,与各工具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的远程旋转操作工具。远程旋转操作工具(10)包括:外筒(12);内筒(14),与外筒(12)共轴并在径向上隔开间隔而配设在外筒(12)内;操作轴(16),固定连结于内筒(14)的一侧;旋转力赋予机构(20),向操作轴(16)赋予旋转力;操作轴支承部(22),固定连结于外筒(12)的一侧,转动自如地支承操作轴(16);传导部件(18),固定连结于内筒(14)的轴向的另一侧,与操作轴(16)的转动连动而传导旋转力;和传导部件支承部(24),固定连结于外筒(12)的轴向的另一侧,转动自如地支承传导部件(18),并具有装拆自如地向传导部件(18)引导工具的引导部(26)。

    间接带电作业用把持工具
    7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7554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80028429.3

    申请日:2017-05-24

    Inventor: 织川宽大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可靠地且无损伤地把持直径或厚度为2mm~5mm的线状体、板状体或布状体的间接带电作业用把持工具。间接带电作业用把持工具(10)的特征在于,具有绝缘操作杆(14)、具有可动把持部(20)及固定把持部(22)的把持部(12)、辅助绝缘操作杆(24)、把持操作部(26)及枢轴(30),固定把持部(22)及可动把持部(20)具有基部(22d、20d)、臂部(22b、20b)及抵接部(22a、20a),抵接部(22a)及抵接部(20a)均设置有多个突条(W),固定把持部(22)的抵接部(22a)和可动把持部(20)的抵接部(20a)被构成为在把持电线(84)时,以与被把持的电线(84)的直径相同或与被把持的电线(84)的直径相近的间隔来把持电线(84)。

    紧线装置的控制装置
    7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10536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580080967.8

    申请日:2015-06-24

    Inventor: 野川保次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架线等的架设作业的作业效率的紧线装置的控制装置。一种控制进行架线等的架设的紧线装置的紧线装置的控制装置(2000),被设置为将一个旋转驱动机构控制部(2020)、该旋转驱动机构控制部(2020)的正逆运转切换部(2040)和显示紧线装置的拉力的拉力显示部(2060)整合为一体的状态,紧线装置的控制装置(2000)与拉力计电连接,并控制紧线装置,从拉力计取得与架线产生的拉力相对应的值,并显示拉力。

    标记扭力扳手
    7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07819B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580001008.2

    申请日:2015-0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B23/15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标记扭力扳手,其能够根据推力器部件的运动进行动作,并对从螺母突出的螺栓的螺杆部稳定地进行标记。标记扭力扳手(1)中,沿操作杆(4)设置的支杆(20)的后端侧连接于推力器(6)。该支杆(20)的头部侧连接于L型支杆(22)的短边(22a)侧。L型支杆(22)中,弯曲部分(22c)被轴支承而能够转动,长边(22b)侧以能够与标记机构(15)具有的捣锤支架(18)的上方抵接的方式延伸。捣锤支架(18)配置成能够相对于套筒(12)滑动,并以使捣锤面(16a)朝下方突出的方式内藏有捣锤(16)。捣锤(16)对捣锤支架(18)朝向下方施力。

    紧线装置
    7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84247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380080453.3

    申请日:2013-10-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安全且快速地架设架线等的紧线装置。紧线装置(1)具备紧线器主体部(2)、第一安装部(5)、连接紧线器主体部(2)与第一安装部(5)间的牵引部(6)、内置于紧线器主体部(2)并向紧线器主体部(2)的内部卷绕牵引部(6)而将第一安装部(5)拉向紧线器主体部(2)一侧的旋转驱动机构(3)、具有向旋转驱动机构(3)赋予驱动力的电动机的驱动源(7)、内置于紧线器主体部(2)并与旋转驱动机构(3)卡止的制动机构(4)、设置于紧线器主体部(2)的第二安装部(8)、用于无线地控制驱动源(7)的电动机的发送机(9)、接收发送自发送机(9)的信号的接收机(10)和向驱动源(7)供给电力的电池(11)。旋转驱动机构(3)主要利用驱动源(7)的电动机的驱动力来旋转驱动。

    拉线器
    7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39610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0980145851.2

    申请日:2009-06-30

    Inventor: 岩间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04 B25B25/00

    Abstract: (课题)为满足拉线器的刚性而使拉线器变重这一点成为问题。(解决方法)本发明的拉线器与现有拉线器的具有引导部件的结构不同,线状部件的引导部是将框板的线状部件入口侧端部向缩小间隙的方向弯折而一体形成的。由此,本发明所涉及的拉线器可以减少部件个数,可以实现轻量化。

    抓线器
    7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41522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80048521.8

    申请日:2013-0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F19/00 H02G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轻质且牢固的抓线器。本发明的抓线器(10)具备:固定抓持体(12),其具有线状体按压部(24);摆动构件(14),其利用支轴(70)以可摆动的方式安装于固定抓持体;活动抓持体(16),其利用所述摆动构件的摆动而摆动;以及连结构件(18),其与所述摆动构件连结,并且使摆动构件摆动,所述固定抓持体(16)在供安装摆动构件(14)的支轴(70)插入的孔(30)的周围形成有圆形形状突条(32),用以保护支轴(70)。

    拉线器
    7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39610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0980145851.2

    申请日:2009-06-30

    Inventor: 岩间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04 B25B25/00

    Abstract: (课题)为满足拉线器的刚性而使拉线器变重这一点成为问题。(解决方法)本发明的拉线器与现有拉线器的具有引导部件的结构不同,线状部件的引导部是将框板的线状部件入口侧端部向缩小间隙的方向弯折而一体形成的。由此,本发明所涉及的拉线器可以减少部件个数,可以实现轻量化。

    伸缩器及张线装置
    8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3672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80063079.X

    申请日:2023-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简便且准确地执行张线作业的伸缩器及张线装置。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在拉伸线材时使用的伸缩器。所述伸缩器具备外侧筒部、内侧筒部、工作部、驱动部以及位置检测部。内侧筒部从轴向的一端部插入外侧筒部。工作部具有插通于外侧筒部及内侧筒部的螺纹轴,以及固定于内侧筒部的轴向的另一端部并且与螺纹轴螺合的螺母。驱动部构成为通过使螺纹轴为轴中心旋转,从而使螺母沿着螺纹轴移动。位置检测部设置于外侧筒部的外周侧,具有检测螺母的位置的至少一个传感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