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06744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40029.3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条杉天牛雌雄性成虫接触性交配识别信息素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双条杉天牛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十一甲基二十五烷烃100份、十一甲基二十六烷烃10~15份、十一甲基二十七烷烃60~65份。所述组合物能够作为双条杉天牛雌雄性成虫接触性交配识别信息素,引诱雄性成虫、促进雄性成虫交尾行为,从而达到生态调控林间双条杉天牛的种群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434375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610885138.3
申请日:2016-10-1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厚垣普可尼亚菌航天诱变株Pc‑m‑10及其生防制剂和应用。本发明将厚垣普可尼亚菌搭载神舟8号飞船进行航天诱变,以未搭载的原始菌株为对照,将初步筛选得到的厚垣普可尼亚菌航天诱变菌株进行了包括菌落生长速度、菌丝干重、产孢量和致病力等生物学检测并测定了耐盐性以及对苯菌灵的抗性,最终筛选得到一株生长速度快、在高盐环境下能稳定快速生长、对根结线虫卵的致病能力高以及对苯菌灵有较强抗性的突变株Pc‑m‑10。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用所述航天诱变菌株Pc‑m‑10制备得到的生防制剂及其在防治根结线虫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434363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610786017.3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产桉叶油素的环纹炭团菌菌株及其应用,属于产桉叶油素菌株的分离及应用领域。本发明首先公开了一株分离的产桉叶油素的环纹炭团菌菌株FPYF3050,其微生物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771,该菌株的挥发性产物中含有桉叶油素,培养6天时所产桉叶油素的浓度达到0.764ppmv。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利用所述环纹炭团菌菌株FPYF3050生产桉叶油素的方法,包括:培养环纹炭团菌菌株FPYF3050,采用固相微萃取方法从菌株所产的挥发性气体中萃取桉叶油素。本发明所分离的环纹炭团菌菌株FPYF3050桉叶油素产量高,而且能很好的降解利用纤维素基质,对于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874585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11910.7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岷江流域云杉人工中龄林生态功能提升的改造方法,涉及植物生态功能修复技术领域,包括云杉人工中龄林按类型划分、密度调控和林窗补植、补植诱导促进更新三个步骤,在改造3-4年后,原有林分的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多样性及土壤的保水和蓄水能力都显著提高。本发明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强、应用效果佳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814009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510134128.1
申请日:2015-03-2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驱避剂和诱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落叶松八齿小蠹虫防治技术领域。该驱避剂包含反式马鞭草烯醇、顺‑3‑己烯‑1‑醇、里哪醇和R‑alpha‑蒎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该驱避剂具有良好的释放性能、驱避活性和稳定性,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由于其制备方法简单,特别适合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达到针对落叶松八齿小蠹虫危害群防群治的效果。驱避剂与引诱剂结合使用,适用于发生面积大、地形和地势复杂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的综合防控,从而使落叶松八齿小蠹虫推拉技术防控其危害,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8594175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39772.6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IPC: G01S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森林航空消防中目标定位方法,首先确定目标所在位置,由飞机的导航系统得到飞机在n个位置的坐标,再由激光测距得到飞机n个位置到目标M的距离,列写出以目标坐标为未知量的n个方程,对这n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进行线性化并应用最小二乘法解,得到目标M的坐标。本发明提供的目标定位方法适用于任何地形条件;差来源少,可以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而且算法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845041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161738.4
申请日:2018-02-2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A01K67/033 ,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生物防治美国白蛾的方法,通过选择柞蚕蛹作为美国白蛾白角姬小蜂(Trichospilus albiflagellatus Yang&Wang)的替代寄主,同时调控繁育条件,实现人工规模化繁育美国白蛾白角姬小蜂,并运用美国白蛾白角姬小蜂防治美国白蛾。
-
公开(公告)号:CN10841958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086645.X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A01G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格木大径级目标树的种植方法,步骤包括:造林地选择、林分抚育间伐、目标树选择、干扰树选择、干扰树伐除和目标树修枝、档案管理;本发明根据多年对格木人工林经营现状的调查研究,从造林地的选择、中幼林抚育,引入单株目标树单株作业,制定格木大径材抚育间伐技术规程,实现各种经营管理技术的标准化,对保证造林质量、提高林分生产力、实现优质高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按上述方法,可培育出胸径大于60厘米,无节或少节长度大于7米的大径材格木。
-
公开(公告)号:CN107821339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317735.7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A01K67/0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松褐天牛深沟茧蜂的人工繁育方法及其应用,通过选择麻竖毛天牛(Thyestilla gebleri)的幼虫作为松褐天牛深沟茧蜂的替代寄主,同时调控繁育条件,选择合适的繁育条件,成功的实现人工规模化繁育松褐天牛深沟茧蜂,并应用于防治松褐天牛。
-
公开(公告)号:CN107328600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438208.5
申请日:2017-06-1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材取样器,包括手电钻、钻头、样品收集器、伸缩机构;钻头安装在手电钻的夹头上,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筒体,该筒体的后端与手电钻的前端可拆卸连接,样品收集器套装在筒体内,两者滑动配合;钻头位于筒体和样品收集器的轴线上;伸缩机构的螺旋弹簧位于收集器与手电钻之间。本发明木材取样器采取伸缩机构的筒体后端与手电钻的前端可拆卸连接,样品收集器套装在筒体内,两者滑动配合;钻头位于筒体和样品收集器的轴线上;伸缩机构的螺旋弹簧位于收集器与手电钻之间等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木材取样器存在的容易污染样品的缺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