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4061332U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20444358.9
申请日:2014-08-07
Applicant: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离心压缩机的回流器及具有其的离心压缩机。回流器包括:壁面组件、叶片连接件、第一列叶片和第二列叶片,壁面组件设有补气口。叶片连接件固定在壁面组件上。第一列叶片包括多个第一叶片,第一列叶片设在叶片连接件上。第二列叶片包括第二叶片,第二列叶片设在叶片连接件上,其中在叶片连接件的径向方向上,第二列叶片位于第一列叶片的内侧且每个第一叶片与每个第二叶片间隔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回流器,可以减少气体分离现象,提高叶片消旋效果,同时可以减低流动损失,提高回流器的效率,第一列叶片和第二列叶片的包角减小,减小铸造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205425526U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521053758.8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的压缩机冷却结构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压缩机冷却结构包括:制冷剂供液管、油泵、供油管、油液分离器、制冷剂回液管和回油管,制冷剂供液管连接在与制冷系统的冷凝器与压缩机之间,供油管连接在油泵的出口和压缩机之间,油液分离器上设有油液进口、制冷剂出口和润滑油出口,油液进口通过管路与压缩机相连,制冷剂回液管连接在制冷剂出口和制冷系统的蒸发器之间,回油管连接在润滑油出口和油泵的出口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冷系统的压缩机冷却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润滑油油温稳定、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4063700U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20425165.9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系统,包括:压缩机、油箱、冷凝器、蒸发器、冷油器、冷却剂通道和控制组件。压缩机具有冷却剂回口。油箱具有出口。冷油器包括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第一通路分别与冷却剂回口和出口相连,第二通路分别与冷凝器和蒸发器相连,以使得第一通路内的冷却剂与第二通路内的冷媒进行换热。冷却剂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冷却剂回口和出口相连。控制组件连接至第一通路和冷却剂通道以控制第一通路和冷却剂通道中冷却剂流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使得流入压缩机的冷却剂温度适宜,且可实现冷却剂温度的直接、自动、稳定控制。由此,在极端工况下,可减小机组的停机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02100532U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20134624.4
申请日:2011-04-29
Applicant: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IPC: F04D29/58
Abstract: 一种离心式压缩机的外置油冷却装置,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设置有整体式油冷却器;该整体式油冷却器上设置有冷却介质供给及自动调节组件,整体式油冷却器与压缩机油箱组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整体式油冷却器,该整体式油冷却器与制冷剂管路为并联连接,且与润滑油路为串联连接,可有效增加整体式油冷却器的换热面积,降低能耗;感温部件固设于压缩机轴承供油管路上,膨胀阀可以根据出油温度自动调节整体式油冷却器的冷却介质供液量,从而改变整体式油冷却器负荷、和压缩机轴承供油管路与压缩机轴承回油管路的温差,保证压缩机在制冷工况或者制热工况运行时油温保持在设计范围以内。
-
公开(公告)号:CN110263056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84064.6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永
IPC: G06F16/2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湿管路的匹配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匹配指令时,基于所述匹配指令,获取待匹配管路标识以及待匹配内机标识;关联存储所述待匹配内机标识以及所述待匹配管路标识至预设存储区域。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加湿管路的匹配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能够根据匹配指令实现待匹配内机标识对应的室内机与待匹配管路标识对应的加湿管路的绑定,能够基于该绑定关系通过室内机控制加湿管路,提高了加湿管路与室内机匹配的效率,便于后续通过控制室内机对各个室内机所处室内环境的加湿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4965473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510434729.4
申请日:2015-07-22
Applicant: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联机系统和基于CAN总线的多联机系统自动寻址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室外机通过CAN总线发送通信握手信息至每个室内机,以建立与每个室内机之间的通信连接;S2,室外机发送生成虚地址命令给每个室内机,每个室内机根据生成虚地址命令产生虚地址;S3,室外机发送读取虚地址命令给每个室内机,每个室内机接收到读取虚地址命令时将包含虚地址的报文发送给室外机;S4,室外机对接收到的虚地址进行筛选排序以剔除重复虚地址,并对筛选排序后的虚地址所对应的室内机分配实际地址,以及将包含实际地址的报文发送给相应的室内机,从而实现基于CAN总线的自动寻址,并能加快多联机系统的自动寻址速度,降低时序性要求,提升传输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84749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710273663.4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永
IPC: G01D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采集端的电压以及当前所述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在获取到的所述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且所述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时,将所述第一控制端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低电平;获取当前所述采集端的电压,以根据当前所述采集端口的电压获得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传感器的检测控制阻值。本发明通过将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调整至低电平,使得控制电路中的有效分压电阻仅存在电阻值较小的第一电阻,进而能够降低控制电路的电阻值对采集端电压的影响,提高通过采集端口的电压得到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55349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710499207.1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永
IPC: F24F11/89 , F24F11/64 , F24F1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感器温度修正方法,包括:在空调器停止运行后或者所述空调器刚上电时,获取空调器各个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值;将各个所述温度传感器中检测到的温度值之间的第一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温度传感器作为正常温度传感器,根据正常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温度值计算基准温度值;在异常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的温度值与所述基准温度值之间的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根据所述第二差值对所述异常温度传感器进行修正。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传感器温度修正装置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所实现了空调器中温度传感器温度修正,使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测量值保持正常,并以此避免因为错误的温度测量值造成的空调运行错误。
-
公开(公告)号:CN106959123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710273662.X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永
IPC: G01D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感器的检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采集端的电压以及当前所述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在获取到的所述电压小于第一预设电压、且所述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时,将所述第一控制端口的输出状态调整至低电平;获取当前所述采集端的电压,以根据当前所述采集端口的电压获得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传感器的检测控制装置。本发明通过将第一控制端的输出状态调整至低电平,使得控制电路中的有效分压电阻电阻值较小,进而能够降低控制电路的电阻值对采集端电压的影响,进而提高通过采集端口的电压得到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10994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585820.4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永
IPC: F24F11/89 , F24F1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反馈方法,通过获取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控对象在当前时刻的测量温度;获取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控对象的温度变化速率,以及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导热系数;根据所述测量温度、所述温度变化速率和所述导热系数,确定并反馈所述所控对象在稳定温度状态的最终温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温度控制系统、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提高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响应速度,提高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速度和准确度;使得温度控制系统采用一般性能的温度传感器,也可以实现快速的温度响应,降低了温度控制系统的成本,并使得高性能的传感器温度响应更加快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