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29981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610714747.2
申请日:2016-08-24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链式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计算各相线电压的相位信息;计算对应相的有功电流参考值幅值,并结合得到的相位信息,计算各相有功电流瞬时值参考值;计算各相无功电流参考值,并与对应相的有功电流瞬时值参考值相加,得到各相电流参考值;计算各相电流参考值和对应相的实测值的差值,然后计算各链节的电压参考值;根据得到的各链节的电压参考值和各链节电容电压参考值计算对应链节需要导通的模块数;根据各链节需要导通的模块数来控制对应链节的模块导通,实现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通过该方法能够对链式有源电力滤波器进行有效控制,能够提升控制的可靠性,保证对线路中的谐波进行有效滤除。
-
公开(公告)号:CN109857456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05880.4
申请日:2019-01-03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苏进国 , 李泰 , 刘单单 , 彭忠 , 张艳浩 , 胡永昌 , 李艳梅 , 荆雪记 , 杜少林 , 肖龙 , 申帅华 , 李乾 , 张自朋 , 宋延涛 , 孙攀磊 , 郑坤承 , 鲁庆华 , 陈朋 , 霍城辉 , 艾红杰 , 师同彦
IPC: G06F8/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仿真平台的直流控制保护模块封装方法及装置,属于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对直流工程程序进行编译,生成对应的目标文件;2)将所述目标文件链接生成一个库文件;3)创建直流控制保护模块,所述直流控制保护模块调用所述库文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流控制保护模型仿真过程工作量大、仿真结果误差大、易出错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208128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716443.X
申请日:2016-08-24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三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反转方法,在混合三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包括两个LCC型换流站A和C以及一个FB-MMC换流站B,整流换流站A接收到反转命令后,直流电流下降,整流状态清零并将清零信号发送逆变换流站C,换流站C直流电压下降,逆变状态清零且整流信号置位;换流站B接收到功率反转命令后,降低有功功率参考值,切换为直流电流控制模式,当换流站A和C完成功率反转后,换流站B切换为有功功率模式,控制增大有功功率参考值。该功率反转方法能够实现平滑地改变电流电压极性,完成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的在线功率反转,保证系统稳定安全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172156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010803320.6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2J3/12
Abstract: 一种VSC交流断面失电的交流过电压抑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变压器网侧三相电压进行abc/αβ坐标变换,计算出网侧电压幅值;通过一阶惯性环节,滤除高频波动;网侧电压幅值与电压死区值作差后通过限幅处理;当网侧电压幅值大于电压死区值时,输出电压偏差大于0,且不大于电压偏差最大限值Umax0;当电压幅值小于或等于电压死区值时,电压偏差等于0;电压偏差放大k倍后与内环限幅控制的最大限制值Umax1作差,差值经过限幅处理,输出参考电压的限幅值Umax和Umin。当变压器网侧过电压越大时,参考电压的最大限幅值越小,调制电压交流分量的幅值越小,网侧交流电压越小,有利于限制交流断面失电造成的交流过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2054546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910488404.2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落点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正常情况下,当有VSC有功功率受限时,更新其直流电流限制值;然后根据直流电流限制值、系统总直流电流参考值、有功功率受限的VSC的个数以及在运行中的VSC总数计算直流电流转移量;根据计算得到的直流电流转移量更新非有功功率受限的VSC的直流电流参考值;根据更新得到的直流电流参考值控制对应的VSC。该功率协调方法能够在有VSC有功功率受限时对系统功率进行有效协调,保证多落点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稳定,进而实现多落点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在有VSC有功功率受限时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61379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482243.2
申请日:2023-04-29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攀磊 , 宋延涛 , 李泰 , 李玉龙 , 程晓磊 , 荆雪记 , 鲁庆华 , 申帅华 , 彭忠 , 肖龙 , 李艳梅 , 苏进国 , 张艳浩 , 胡永昌 , 付艳 , 曹清易 , 芦开平 , 毛丽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储能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当含储能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启动后,控制其进入稳定运行,当发电系统处于稳定运行后,根据储能电池SOC的状态,调整机侧变流器、网侧变流器和储能电池的控制方式,使该发电系统处于对应的稳定运行模式,其中稳定运行模式包括最大功率支撑模式、第一限功率支撑模式、第二限功率支撑模式和储能充放电模式中的至少两个,该发电系统根据储能电量运行,减少了风机的波动对电网稳定运行的影响,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1162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1317953.7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风电柔性直流送出系统电压等级优化方法及装置,基于遗传算法以经济性最优为目标进行直流电压等级优化设计,该方法以直流电压和子模块电容平均电压作为决策变量,在满足主设备选型要求的直流电压和子模块电容平均电压范围内计算主设备参数和系统成本,选择系统成本最低的直流电压等级和子模块电容平均电压,避免了电压等级过于依赖直流电缆参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遗传迭代过程中监视种群聚集程度,在进化末期,通过重新初始化聚集度较高的种群,避免种群基因过于同化,提高输出结果的稳定性和全局寻优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37421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011104166.X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暂态电压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上级控制输出的LCC直流电压参考值Udcref叠加经过暂态电压控制器处理的电压调节量ΔUdcLCC,输出最终的LCC直流电压参考值;直流电压实际值UdcLCC与所述最终的LCC直流电压参考值作差后输入PI控制器进行调节,输出触发角余弦值;经过反余弦计算,输出逆变站触发角。该方法在交流系统故障清除后,LCC暂态电压控制器根据VSC过电压情况和直流线路压降,适当降低电压参考值,使得系统恢复过程中,逆变站LCC低电压运行,从而限制了系统极母线过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486138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0151741.X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SS/E的直流输电控制系统自定义建模方法,在PSCAD仿真软件中搭建控制系统模型;修改、调试已经搭建的PSCAD模型;编译PSCAD模型并生成源文件;基于PSCAD源文件创建可供PSS/E调用的文件,重新编译生成可供PSS/E调用的库文件,从而提高了PSS/E模型搭建的灵活性,缩短模型搭建周期。该方法跳出自带直流模型核心的控制逻辑架构,搭建接近实际过程程序的直流模型,以提高直流模型搭建的准确性;同时,也充分利用开发者对PSCAD软件等熟练掌握的技能,在PSCAD软件上搭建或者利用现有的PSCAD模型创建供PSS/E软件调用的源文件,极大地提高了建模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9306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0105200.3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新能源并网用直流升压器的RTDS仿真方法及装置,通过利用DC/AC等效模块模拟功率模块的方法来减少直流升压器对仿真资源的需求,并且针对所模拟出的直流升压器,提出对应的模块控制器构建方法以及解锁和闭锁过程处理顺序,通过将功率模块简化,大大降低直流升压器模型对仿真硬件的需求,同等硬件条件下,可以模拟的直流升压器数量扩大至原有的6倍,控制系统的灵活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