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4127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19484.6
申请日:2020-06-0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冗余接收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含依次连接的直流输入模块、高频逆变电路、原边谐振电路,两个接收线圈串联连接各自的补偿电容构成两个副边谐振电路,两个谐振电路连接整流电路后并联连接后接滤波电容,滤波电容后接负载。本发明在正常工作时,两个接收线圈都可以捕获交变磁场产生交变电压,通过整流后同时向负载供电,增大了负载电流进而增加充电效率;相比传统单接收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冗余接收线圈的设计还可以减少系统漏磁,减少对环境的电磁辐射;当副边任意一接收线圈发生故障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依然能够保证接收端设备的正常工作,两接收线圈的设计保证系统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1490535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10074341.6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有功倒送控制方法和能量管理装置,方法如下:实时监测高压(110kV)主变电站的有功功率;若所述有功功率的瞬时值低于设定的低功率阈值,则控制中压(35kV)环网的回馈装置限功率运行。还实时监测高压主变电站的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当所述功率因数低于设定的功率因数阈值时,根据所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计算无功补偿总容量;将所述无功补偿总容量平均分配到中压环网的各个回馈装置,控制各回馈装置运行。本方案根据有功功率的情况对每台再生能量回馈装置进行限功率运行,防止地铁车辆制动中峰值功率过大出现变电站高压母线侧出现有功功率倒送的情况。还实现了从整体上对再生能量回馈装置的补偿容量进行动态协调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347942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1572483.7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牵引供电网及牵引供电系统,其中,该供电网包括变电所直流母线、变电所交流母线和供电系统,供电系统包括整流变电压器和二极管整流器,整流变压器的高压侧连接变电所交流母线,供电系统还包括PWM双向变流器,整流变压器的低压侧设置有切换装置,整流变压器的低压侧通过切换装置连接二极管整流器的交流侧和PWM双向变流器的交流侧,二极管整流器的直流侧和PWM双向变流器的直流侧连接变电所直流母线。本发明供电网中的供电系统通过采用切换装置,可同时兼容二极管整流器和PWM双向变流器的接入,各变流器之间还可以通过切换装置进行灵活的切换,结构形式简单,改造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342565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96650.3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无线传输耦合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发射调谐模块、耦合线圈、接收调谐模块和控制模块;发射调谐模块和/或接收调谐模块包括若干个补偿电容、若干个补偿电感和若干个开关,开关与补偿电容和补偿电感一一对应;控制模块分别与发射调谐模块的若干个开关和/或接收调谐模块的若干个开关电连接,通过开关控制补偿电容和/或补偿电感的短路或开路,以实现发射调谐模块和/或接收调谐模块拓扑结构的转换。还保护一种电力无线传输系统。通过开关的闭合或断开控制补偿电容和补偿电感的短路与开路,以实现耦合设备拓扑结构的转换,提高了电力无线充电设备对于不同用途的适用性,提升了应用范围,促进了电力无线充电设备的标准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528336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710713637.9
申请日:2017-08-18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虚拟同步机的储能变流器及其控制方法,在储能变流器控制系统中加入一个恒压浮充控制器,将恒压浮充控制器的输出量作为虚拟同步机的有功功率控制的参考值;所述恒压浮充控制器根据储能变流器的状态来设置:当储能变流器处于充电状态时,将电池电压的实时值与恒压浮充电压设定值作差进行闭环控制,将作差得到的差值经过调节器调节得到的输出量作为恒压浮充控制器的输出量。本发明不需要复杂的硬件设备即可实现压浮充电,使得当充电接近电池的上限电压时,控制使其以很小的电流对电池进行浮充,对电池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控制方法有效,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849140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610981452.1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容量储能的虚拟同步机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一种大容量储能的虚拟同步机控制系统包括n组储能电池组,n路DC/DC电路和一路DC/AC电路,各组储能电池组均通过对应的DC/DC电路连接直流母线,直流母线连接DC/AC电路的直流侧,所述DC/AC电路的交流侧并联接入变压器,通过上述过程本发明解决了虚拟同步机应用于逆变器导致控制复杂度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861280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86221.8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微网变流器频率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微网变流器频率控制技术领域。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微网变流器采用虚拟同步机模型进行控制,通过对虚拟同步机模型的机械转矩进行控制,实现微网变流器频率的一次调节;2)在频率一次调节下,当微网变流器输出功率与负荷达到平衡时,以虚拟同步机模型的电磁功率作为动态负荷补偿量对虚拟同步机模型的机械功率进行补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微网变流器输出功率与负荷达到平衡时,通过利用虚拟同步机模型的电磁功率作为动态负荷补偿量对虚拟同步机模型的机械功率进行补偿,实现了微网变流器频率的二次调节,使得微网变流器频率稳定在额定频率,实现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4300519B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410552478.5
申请日:2014-10-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低电压穿越时抑制电流过大的方法:当电流大于第一设定电流值时,封锁逆变器脉冲;当电流小于第二设定电流值时,解封逆变器脉冲。若解封逆变器脉冲后的设定时间段内,电流再次大于第一设定电流值时,判定逆变器故障。经过上述方法,有效地抑制了在低电压穿越时电感电流值过大的问题,避免了损坏逆变器的风险。并且,上述第一设定值小于逆变器的过流保护值,这样在低电压穿越时,逆变器不会触发过流保护,也就不会导致低电压穿越失败。
-
公开(公告)号:CN105449690B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510971245.3
申请日:2015-12-22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模型的换流器无功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电网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结合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功率控制技术和基于正负序d‑q双旋转坐标系的电流环控制技术,提出电网或负载不对称条件下换流器的负序无功控制方法,本发明提升了换流器的电网适应性和运行稳定性,并有效协助支撑并网点电压,改善并网点电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827133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311748.2
申请日:2016-05-11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容电压预测的分布式逆变器谐振抑制方法及系统,属于逆变器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通过采集的网侧电压和计算所得网侧滤波电感中寄生电阻的压降估算含有谐振信号成分的电容相电压瞬时值,然后采用预估电容电压为反馈变量的有源阻尼控制方法进行谐振抑制。为了进一步加强谐振抑制效果,本发明还融合了并网点电压比例控制谐振抑制方法,通过仿真及试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由于网侧电压的采集在逆变器原电路中已经具备,不需要增加额外成本,只需要在原来控制算法中加入该谐振抑制算法即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