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85302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710708215.2
申请日:2017-08-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石墨进行预氧化处理,得到预氧化的石墨;B)将预氧化的石墨与质子酸混合后进行加热,得到质子酸插层石墨;C)将所述质子酸插层石墨、有机胺和醇混合,进行液氮冷却,得到二次插层的石墨;D)将所述二次插层的石墨进行剥离,得到石墨烯。本发明采用质子酸对石墨进行插层处理,通过后续加热步骤将残留的质子酸去除,从而省去了最终对石墨烯的清洗步骤,避免了大量溶剂的使用。并且使用的设备较为简单,资源消耗少。并且,本发明中的方法制得的石墨烯层数分布均匀,具有较高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633916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611218243.8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8L83/07 , C08L83/06 , C08K13/06 , C08K7/00 , C08K3/04 , C08K3/38 , C08K9/04 , C08K3/36 , C08K9/10 , C08K9/02 , C09K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基导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石墨烯类材料、乙烯基硅橡胶、六方氮化硼、鳞片石墨、端羟基硅油、乙烯基硅油以及第一硅烷偶联剂混合,进行搅拌,得到胶料,所述石墨烯类材料选自石墨烯、石墨烯/二氧化硅复合粉体和石墨烯/二氧化硅复合片层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B)将所述胶料进行拉压、卷制和裁剪,得到石墨烯基导热界面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89947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777899.6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1395 , H01M4/134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金属锂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石墨烯粉末、粘结剂溶液和金属锂粉末混合,得到石墨烯-金属锂粉混合浆料;将所述石墨烯-金属锂粉混合浆料涂布得到极片;将所述极片加热活化得到石墨烯/金属锂复合电极。本发明采用微米级的金属锂粉作为锂源,与微米级石墨烯材料复合并加热熔融活化金属锂粉,使金属锂充分蔓延到石墨烯的片层间,减小二者的复合尺寸,增大复合面积。本发明能精确控制复合电极中金属锂的负载量,减小其分散尺寸,利用石墨烯作为三维导电骨架,可以分散电流密度,为金属锂沉积提供活性位点,抑制表面枝晶的生长,得到高度可逆的锂金属电极。采用“正极涂布”的方式制备复合的金属锂负极,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8126678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497919.6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再生的纳米碳材料涂覆纤维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材料包括聚多巴胺类表面接枝的纤维基层和纳米碳材料层,其中纳米碳材料层为氧化石墨烯或酸化碳纳米管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纳米碳材料涂覆纤维在经过10次的吸附-解吸附处理后,吸附量仍达到原来的80%。本发明在纤维表面形成多巴胺类物质表面接枝层,该表面接枝层使得纤维表面含有氨基,利用氨基在酸性条件下带正电荷这一原理实现其与含有负电荷的纳米碳材料的电荷吸附,最终得到纳米碳材料涂覆纤维,该纤维具有良好的吸附染料废水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523552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610076705.0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4/36 , C01B32/194 , C01B32/1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粉体,其由石墨烯材料与导电炭材料通过氢键自组装得到;所述石墨烯材料表面吸附有多吡啶化合物,所述导电炭材料表面吸附有羧基化合物,所述导电炭材料不包括石墨烯。在石墨烯复合导电粉体中,石墨烯材料表面均匀覆盖有导电炭材料,使得相邻的石墨烯材料之间均有导电炭材料形成阻隔,而有效增强了石墨烯复合导电粉体在溶剂中的分散性。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粉体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706354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958144.1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133 , H01M4/139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M4/13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沉积基体,包括:碳材料薄膜;所述碳材料薄膜表面设置有纳米褶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碳材料薄膜表面设置纳米褶皱,通过调控基体表面的纳米结构状态,将金属锂在二维面的沉积行为转变为在三维纳米褶皱上沉积,通过大的比表面降低单位面积上的电流,同时纳米褶皱也可作为金属锂沉积的位点,引导均匀的金属锂沉积;并且使二维平整的碳材料薄膜具有三维的、更大的比表面结合位点,也可引导高度可逆的金属锂沉积和溶解。
-
公开(公告)号:CN107481863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719582.2
申请日:2017-08-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活性炭钛酸锂锂离子电容器化成方法,包括步骤:提供注液口未封闭的待处理电容器并将待处理电容器激活;对待处理电容器进行充放电并循环数次;对完成上述步骤的待处理电容器进行减压抽气并在注液口处进行封口处理。本发明利用上述步骤对活性炭钛酸锂锂离子电容器进行预处理,先激活,然后对活性炭钛酸锂锂离子电容器多次循环充放电使得锂离子电容器内部水分和活性炭的表面含氧官能团充分消耗,最后将生成的气体排出,以防止活性炭钛酸锂锂离子电容器胀气现象,保证锂离子电容器容量,提高循环稳定性,且上述步骤操作简单,成本低,能够在成规模的产业化中进行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265442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525007.9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1B32/184 , B82Y4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40/00 , C01B2204/32 , C01P2002/85 , C01P2004/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氮掺杂石墨烯纳米卷三维宏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氧化石墨烯溶液与酰胺类溶剂混合后密封进行加热反应,得到水凝胶;B)将所述水凝胶置于去离子水中,置换步骤A)中未参与反应的甲酰胺,得到水置换后的水凝胶;C)将水置换后的水凝胶速冻后冷冻干燥,得到氮掺杂石墨烯纳米卷三维宏观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85483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611260080.X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D06M11/74 , D06M13/328 , D06M13/368 , D06M1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6M11/74 , D06M13/328 , D06M13/368 , D06M2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轻质抗静电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纤维包括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基层、附于基层表面的多巴胺活化层和呈片层展开状态贴附于多巴胺活化层表面的部分还原石墨烯层。本发明通过优选氧化石墨烯的分散介质及分散液浓度、还原剂种类和浸渍次数,得到轻质抗静电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利用部分还原石墨烯的特性:1)碳氧原子比,适量的含氧基团能够保证部分还原石墨烯与多巴胺改性后的纤维发生足够强的相互作用,同时提供足够的导电性;2)片层层数,影响其在纤维上的稳定吸附;3)片层平面尺寸,影响片层在纤维表面的涂覆,以及导电通路。
-
公开(公告)号:CN106633916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18243.8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8L83/07 , C08L83/06 , C08K13/06 , C08K7/00 , C08K3/04 , C08K3/38 , C08K9/04 , C08K3/36 , C08K9/10 , C08K9/02 , C09K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基导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石墨烯类材料、乙烯基硅橡胶、六方氮化硼、鳞片石墨、端羟基硅油、乙烯基硅油以及第一硅烷偶联剂混合,进行搅拌,得到胶料,所述石墨烯类材料选自石墨烯、石墨烯/二氧化硅复合粉体和石墨烯/二氧化硅复合片层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B)将所述胶料进行拉压、卷制和裁剪,得到石墨烯基导热界面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