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掺杂的碳包覆焦磷酸磷酸铁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7907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50642.9

    申请日:2023-12-19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银掺杂的碳包覆焦磷酸磷酸铁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池材料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Na3Fe2(PO4)(P2O7)材料振实密度低、电子电导率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银掺杂的碳包覆焦磷酸磷酸铁钠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钠源、磷源和碳源加入到水中,混合均匀后形成溶液,于溶液中依次加入铁源和银源,混合均匀后形成浆料,干燥后得到前驱体粉末;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前驱体粉末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煅烧,得到银掺杂的碳包覆焦磷酸磷酸铁钠材料。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复合材料,通过控制Ag的掺杂量,并结合碳包覆共同改性,明显提高了焦磷酸磷酸铁钠复合材料在高倍率下的充放电比容量。

    过渡金属掺杂的钴酸铜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和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750974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51401.9

    申请日:2023-12-0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过渡金属掺杂的钴酸铜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片和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钴酸铜作为负极材料存在的本征电子电导率低以及锂离子迁移动力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过渡金属掺杂的钴酸铜纳米材料,过渡金属掺杂的钴酸铜纳米材料的化学分子式为:Cu1‑xMxCo2O4,其中M代表过渡金属,x的取值范围为0<x≤0.075。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材料,通过过渡金属元素的掺杂,该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极佳的循环稳定性。

    过渡金属掺杂的硅酸钛钠/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9846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60569.X

    申请日:2023-06-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过渡金属掺杂的硅酸钛钠/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材料为钒掺杂硅酸钛钠/碳复合材料或者铌掺杂硅酸钛钠/碳复合材料;所述钒掺杂硅酸钛钠/碳复合材料为Na2VxTi1‑xSiO5/C复合材料,其中x的取值范围为0.01~0.1;所述铌掺杂硅酸钛钠/碳复合材料为Na2Nb0.05Ti0.95SiO5/C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湿法球磨法和喷雾干燥法与有机碳源复合获得本发明的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得的过渡金属掺杂硅酸钛钠/碳复合材料可增强电极颗粒之间的导电连接,明显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比容量,作为电极材料展现出优秀的倍率性能、循环稳定性能。

    一种非晶态钨酸铋-盐酸盐光催化体系的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3819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459038.6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晶态钨酸铋‑盐酸盐光催化体系的应用方法,以非晶态钨酸铋为催化剂,在碱性荧光染料的水溶液中加入所述非晶态钨酸铋,加入盐酸盐,在黑暗条件下达到吸附‑解吸平衡后,在可见光波长范围下进行光催化反应以实现对所述碱性荧光染料的去除;所述非晶态钨酸铋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硝酸铋的乙酸溶液中加入聚丙烯酸钠,搅拌均匀后形成反应液,将钨酸钠的水溶液滴加至所述反应液中进行共沉淀反应,待反应结束后洗涤产物并烘干,可选择性地对所述产物进行低于400℃的焙烧,从而获得非晶态钨酸铋。本发明通过共沉淀法获得了以聚丙烯酸钠修饰的非晶态钨酸铋,其在氯离子共存条件下,对有机染料具有高效催化降解性能。

    一种改性铁酸盐电化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2421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70394.1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铁酸盐电化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将铁盐与锌盐按照摩尔比2:(1.03‑1.2)称量后,与氯化盐混合均匀,然后置于马弗炉中于800‑850℃、空气氛围下进行煅烧,煅烧结束后,清洗、分离、干燥后,一锅法获得ZnFe2O4/ZnO纳米复合改性铁酸盐电化学材料。本发明采用锌盐过量,一部分锌盐与铁盐在熔融盐下结合成铁酸锌,过量的部分锌盐与马弗炉的空气氛中在高温下结合生成氧化锌,从而一锅法形成改性铁酸盐ZnFe2O4/ZnO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合成较小粒径的材料以及一锅原位复合金属氧化物不仅提高了电池的理论比容量,且倍率性能也有较大提高。

    一种水系锌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867579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1911146515.1

    申请日:2019-1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系锌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共沉淀法合成水钠锰矿/碳复合正极活性材料,金属锌粉作为负极活性材料,硫酸锌‑水‑尿素混合溶液为电解液,采用拉浆法制备极片,卷绕法制备电芯,导电胶粘接法制备电池。本发明将碳材料与水钠锰矿进行原位复合,以此制得的电池能够抑制正极材料Mn的溶解,尿素改性电解液能够抑制死锌和锌枝晶的产生,增加电池循环寿命;尼龙网或锦纶网正极集流体能够降低成本,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导电胶粘接汇流排能够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本发明方法适于中试放大生产;本发明电池可作为电动自行车动力电池。

    一种钠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867578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1911146366.9

    申请日:2019-1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以及设置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隔膜;所述正极的活性物质为水钠锰矿/碳复合材料,所述负极的活性物质为硫化钼/碳复合材料,所述电解液包括溶质和溶剂,所述溶剂为碳酸乙烯酯和碳酸二乙酯,所述溶质为高氯酸盐;正极活性物质与负极活性物质的质量比为(1~10):1。本发明的钠离子电池循环寿命长可达1000次以上,Mn溶解可以得到极大抑制,正极结构稳定不坍塌,负极材料基本不再形成钠枝晶;成本低于0.3元/瓦时,能量密度高达100‑150瓦时/千克,非常适用于电动自行车动力电池。

    稀土金属或过渡金属掺杂的磷酸钛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10348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28078.8

    申请日:2020-08-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稀土金属或过渡金属掺杂的磷酸钛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材料为镱掺杂磷酸钛锂/碳复合材料或者锰掺杂磷酸钛锂/碳复合材料;所述镱掺杂磷酸钛锂/碳复合材料为LiYbxTi2‑0.75x(PO4)3/C复合材料,其中x的取值范围为0.01~0.08;所述锰掺杂磷酸钛锂/碳复合材料为Li5Mn0.1Ti0.95(PO4)3/C复合材料。采用喷雾干燥并与有机碳源复合获得本发明的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复合材料与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之间接触界面更加稳定,可使锂离子电池表现出高的比容量、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以及优异的倍率性能、库伦效率。

    一种纳米氧化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09381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82848.7

    申请日:2020-08-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氧化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的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搅拌下,将沉淀剂溶液滴加入含铜离子溶液中,滴加完成后再继续搅拌反应,然后转移入微波水热反应釜中进行微波水热反应,反应完成后,分离得到产物,将所述产物洗涤烘干后,研磨,然后在氮气氛围下的管式炉中焙烧,即得纳米氧化铜。在含有甲基橙等有机物的废水,加入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铜,再加入过氧化氢、调节pH后,采用LED灯进行可见光照射后,本发明方法制得的纳米氧化铜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率最高可达99%以上,经过洗涤、烘干后循环使用5次,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率仍在90%以上。

    一种水系锌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867579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46515.1

    申请日:2019-1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系锌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共沉淀法合成水钠锰矿/碳复合正极活性材料,金属锌粉作为负极活性材料,硫酸锌-水-尿素混合溶液为电解液,采用拉浆法制备极片,卷绕法制备电芯,导电胶粘接法制备电池。本发明将碳材料与水钠锰矿进行原位复合,以此制得的电池能够抑制正极材料Mn的溶解,尿素改性电解液能够抑制死锌和锌枝晶的产生,增加电池循环寿命;尼龙网或锦纶网正极集流体能够降低成本,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导电胶粘接汇流排能够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本发明方法适于中试放大生产;本发明电池可作为电动自行车动力电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