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系统以及蓄电方法
    6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850003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480070748.7

    申请日:2014-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电系统以及蓄电方法。蓄电系统具备:第一蓄电池,构成为通过进行环境发电的发电元件的发电电力被供电,并向外部负载装置供给电力;第二蓄电池,构成为容量比上述第一蓄电池大,并向上述外部负载装置供给电力;第一开关部,进行上述第一蓄电池与上述第二蓄电池之间的电连接状态以及切断状态的切换;以及第一切换部,对上述第一蓄电池的电压和作为能够使上述外部负载装置进行动作的电压以上的第一阈值的电压进行比较,并根据该比较结果来控制上述第一开关部。另外,上述第一切换部在上述第一蓄电池的电压为上述第一阈值的电压以下的情况下,控制上述第一开关部,以使上述第一蓄电池与上述第二蓄电池之间成为切断状态,来仅向上述第一蓄电池供给上述发电元件的发电电力。而且,上述第一切换部在上述第一蓄电池的电压超过上述第一阈值的电压的情况下,控制上述第一开关部,以使上述第一蓄电池与上述第二蓄电池之间成为连接状态,来从上述第一蓄电池对上述第二蓄电池进行供电。

    色素敏化太阳能电池、其制造方法、色素敏化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29350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280003962.1

    申请日:2012-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色素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包含:准备具有透明基板以及在透明基板上设置的透明导电膜的第1电极、以及包含由形成钝态膜的金属构成的金属基板的第2电极的准备工序;在第1电极或者第2电极上形成氧化物半导体层的氧化物半导体层形成工序;在氧化物半导体层上担载光敏化色素的色素担载工序;在氧化物半导体层上配置电解质的电解质配置工序;使第1电极第2电极对置并利用密封部来密封电解质的密封工序;以及在第2电极的金属基板上的与第1电极相反侧的表面固定连接部件的连接部件固定工序,其中,所述连接部件由具有比金属基板低的电阻的金属构成,在连接部件固定工序中,通过电阻焊接使连接部件与金属基板接合,由此将连接部固定在金属基板上。

    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元件
    6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05185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380074976.7

    申请日:2013-1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元件,其具有至少1个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色素增感太阳能电池具备:具有透明基板的第1基材、与第1基材相对的第2基材、使第1基材和第2基材接合的环状的密封部以及设置于第1基材与第2基材之间的氧化物半导体层,第2基材具有柔性且具有与密封部接合的环状的接合缘部和接合缘部的内侧的主体部,主体部的一部分是以朝着与第1基材为相反侧凸出的方式翘曲的凸状翘曲部。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92518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180013040.4

    申请日:2011-04-07

    Inventor: 冈田显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模块,包括彼此相向的一对电极、连结一对电极、与一对电极一起形成多个单元电池空间的阻隔壁和充填在单元电池空间中的电解质,一对电极中的一方电极由面向各多个单元电池空间且担载有光敏化染料的氧化物半导体部构成,一对电极中的至少一方的电极由至少二层以上构成,最厚层为厚100μm以下的金属基板或厚500μm以下的树脂膜,具有金属基板或树脂膜的电极具有向相对的电极挠曲而凸出的挠曲部。

    色素增感太阳电池元件
    6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380408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80032283.1

    申请日:2013-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优良的耐久性的色素增感太阳电池元件。本发明的色素增感太阳电池元件(100)具有至少一个色素增感太阳电池(50),色素增感太阳电池具备:导电性基板(15),其具有透明基板(11)以及设置在透明基板的一面上的透明导电膜(12);对置基板(20),其与导电性基板对置;氧化物半导体层(13),其设置在导电性基板或者对置基板上;以及环状的密封部(30A),其使导电性基板以及对置基板接合,透明导电膜具有配置于密封部的内侧的主体部,在透明导电膜形成有槽(90),并且至少一部分的槽具有沿着密封部的外形形成的第1槽(90A),绝缘件进入第1槽的至少一部分,并且也连续地覆盖主体部的边缘部。

    光电转换元件
    6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18131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080008059.5

    申请日:2010-0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2077 H01G9/2031 H01G9/2059 Y02E10/542

    Abstract: 本发明以提供一种耐久性优异的光电转换元件为目的。本发明的光电转换元件(100)的特征在于,具备:相互对置的一对电极(10、20),设置于一对电极(10、20)的一个上的多孔氧化物半导体层(3),配置于一对电极(10、20)之间的电解质(5),和连结一对电极(10、20)且将多孔氧化物半导体层(3)和电解质(5)包围而进行密封的密封部(14);密封部(14)的至少一部分由形成于一对电极(10、20)的至少一个的表面的由无机材料形成的无机密封部(14b)和沿着连结一对电极(10、20)的方向与无机密封部(14b)连结的由含有树脂的材料形成的树脂密封部(14a)构成;无机密封部(14b)的表面中的比与树脂密封部(14a)连结的区域(S1)更靠近电解质(5)侧的区域(S2)由对电解质(5)具有耐性的保护树脂层(17)所覆盖。

    光电转换元件
    6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73829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780048925.1

    申请日:2007-1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电转换元件,具备:第一电极,其具有担载有敏化染料的多孔质氧化物半导体层,并作为窗电极发挥功能;第二电极,其与所述第一电极对置地配置;和电解液,其配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中,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中具有电解液的贮液部。通过本发明,由于能够从发电区域有效地排除气泡,所以可以提供了一种提高了发电特性的并具有长期耐久性的光电转换元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