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81692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739619.4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互感器校验仪整检装置的误差自校准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设定额定校验控制值,并初始化微差值;根据额定校验控制值生成标准模拟信号;根据额定校验控制值生成无微差被测信号;对标准模拟信号及无微差被测信号进行同步测量,并输出数字序;根据数字序列得到误差修正值及消除系统误差后数据的离散程度,并根据误差修正值及消除系统误差后数据的离散程度对误差处理算法进行修改,直至误差修正值为0且消除系统误差后数据的离散程度最小,完成模拟通道所有测试点的零差自校准系数测定。本发明用于微差法直流互感器校验仪整检系统的误差分析,有助于针对不同性质误差,采用相应措施减小甚至消除误差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89994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61749.0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负荷投切点的检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检测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电量数据,并对所述第一电量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第二电量数据;对第二电量数据进行N层离散小波变换计算,获取疑似投切点;其中,N为正整数;在当第一电量数据的负荷类型未知时,将疑似投切点输入至负荷投切点识别模型中,以使负荷投切点识别模型对疑似投切点进行识别,得到识别结果;根据识别结果判断疑似投切点是否为电力负荷投切点。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提高对家电投切点的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87986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01398.1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的能效诊断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建筑的历史能耗数据,其中,所述能耗数据包括:目标建筑总电耗数据和空调电耗数据;根据诊断周期的长短和预设的规则在预设的能耗预测模型库中选择对应的能耗预测模型;将所述历史能耗数据输入到所述能耗预测模型进行训练与预测,预测获得目标建筑的基准能耗数据;获取目标建筑的实时能耗数据,并根据所述实时能耗数据和基准能耗数据,得出目标建筑的能效诊断结果。本发明能够解决因计量数据在深度上的不足造成诊断精度和范围受到限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8781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11534.5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趋势与波动分治的家庭负荷短期预测方法,涉及电力负荷分析技术领域。包括:对家庭负荷数据集进行分段求均值,并按照时间先后排列得到家庭原始负荷序列并分解为主要趋势序列、附生趋势序列、残留波动序列;将主要趋势序列和环境数据输入主要趋势预测模型,得到主要趋势预测数据;将附生趋势序列和环境数据输入附生趋势预测模型,得到附生趋势预测数据;将残留波动序列和环境数据输入残留波动预测模型,得到残留波动预测数据;将主要趋势预测数据、附生趋势预测数据和残留波动预测数据输入家庭负荷合成模型,得到家庭负荷预测数据。本发明将原始的家庭负荷数据进行分解,关联环境数据,能够提高家庭负荷预测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88692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18012.8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末端设备逐时能耗拆分方法、装置及设备及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建筑中目标分项的逐时能耗计量数据;获取所述目标分项所对应的傅里叶级数模型,所述傅里叶级数模型基于所述目标分项的历史能耗数据构建,用于表征所述目标分项逐时能耗的周期性变化情况;利用所述傅里叶级数模型计算所述目标分项的逐时能耗纯净数据;根据所述逐时能耗计量数据与所述逐时能耗纯净数据的差值,得到所述空调系统末端设备的逐时能耗。上述方法利用傅里叶级数模型可很好地将空调系统末端设备逐时能耗从与其他建筑分项能耗中拆分出来,且拆分结果准确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822483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123000.7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天气参数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天气参数集和电力负荷数据集,并计算电力负荷数据集分别与第一天气参数集、第二天气参数集之间的相关系数;其中,第二天气参数集是根据第一天气参数集中多个第一天气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而计算获得;根据相关系数,从第一天气参数集、第二天气参数集中获取最优天气参数;将最优天气参数和电力负荷数据集输入预设的电力负荷预测模型中,以得到基于天气参数的电力负荷预测结果。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提高基于天气参数的电力负荷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0693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096504.4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模型的校验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校验装置包括数据获取单元、实施模拟单元以及计算校验单元。该校验系统包括模型校验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以及用户交互模块。通过带入待实施环境的实施环境信息、所述非空调设备能耗数据组、所述空调末端设备实际能耗曲线以及所述非用电设备数据组,对待校验的第一空调模型进行待实施环境下的第一总负荷数据组的模拟计算,并根据所述逐时负荷数据组对所述第一总负荷数据组进行校验,从而获取校验结果,该校验方法、装置及系统提升了搭建的空调模型与实施环境匹配的可确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6066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46880.2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边缘服务器的用电安全监控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多台能源管理装置计算对应用户的用电时序数据并获取用电信息检测结果,分别判断多台能源管理装置的计算量是否超过预设的最大计算量,若小于则获取第一用电信息,若大于等于则获取用电时序数据中的部分数据传输至边缘服务器进行计算,获取第二用电信息并回传至能源管理装置,能源管理装置处理剩余数据获取第三用电信息;根据第一用电信息、第二用电信息和第三用电信息确定的用电信息检测结果并与历史安全隐患数据成功匹配后获取的结果确定预警信息。本发明通过构建一种安全监控架构,并判断能源管理装置的计算量而做相应的分配计算,提高用电安全监控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57943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94003.2
申请日:2021-09-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故障判断规则的空调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根据所述当前时间与预设工作时间段的关系、所述当前室内温度值与预设室内温度值的关系及所述每台设备的当前耗电量与每台设备对应的待机耗电量的关系,判断空调系统中的所有设备是否启停正常;若存在空调系统的任一设备启停异常,则确定空调系统的异常设备;若空调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均启停正常,则获取每台设备的实测能效数据,并根据所述各设备的实测能效数据与各设备的预设能效参数,判断空调系统中的设备是否为低能效设备。本发明先判断空调系统的启停是否正常,然后再进一步地对主要设备进行能效检查,提高空调系统故障诊断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57908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148688.4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中心
IPC: F24F11/30 , F24F11/64 , F24F11/83 , F24F11/86 , F24F11/88 , F24F13/02 , F24F110/10 , F24F14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的热特性测量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冷水机组、盘管和管道;所述热特性测量方法包括:实时获取空调系统的各项热特性初始参数,根据空调系统的热特性初始参数获得冷水机组的出口水温度;根据冷水机组的出水口温度获取管道的出口水温度;根据管道的出口水温度获得盘管的送风温度;根据冷水机组的出口水温度、管道的出口水温度和盘管的送风温度获得所述空调系统的热特性测量结果;所述热特性测量结果为冷机侧控制策略实施后空调系统向室内输送冷量的动态变化过程。本发明根据对冷水机组、盘管和管道的测量结果进行结合,相对于现有技术更具场景的适用性和通用性,测量的方法更有效更快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