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3101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43674.5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变电站价值的高压配电网规划方法,包括步骤有识别定义变电站价值的关键要素、采用AHP法建立层次结构分析模型要素、构造比较判别矩阵,并通过一致性校验、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效验,得出权重值。本发明从全社会用能需求和配电网特征出发,评估变电站价值的要素主要考虑变电站所处位置、主供片区、经济体量、接带用户属性、用电重要程度及可靠性需求,此外,从输配电系统角色考虑,判断变电站是否为枢纽变;基于以上因素本发明梳理出决定变电站价值的关键可量化要素,采用层次分析法测算权重,通过德尔菲法评估变电站价值;最后根据变电站单体的价值,量身打造接线模式、设备选型、保护配置等,全面提升配电网规划设计的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85076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03254.9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天津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张桂红 , 王世斌 , 曾沅 , 田旭 , 刘飞 , 秦超 , 张海宁 , 张祥成 , 任郡枝 , 李积泰 , 刘联涛 , 彭飞 , 秦绪武 , 梁国勇 , 陈雪 , 王文昌 , 权慧娟 , 刘安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动态频率响应过程的虚拟惯量配置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指定电力系统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同步发电机装机容量,同步机的惯性时间常数以及系统一次调频能力;步骤2:利用已知拓扑下的电网数据结合频率变化率约束和频率最低点约束系统按照如下公式获得频率稳定的最小惯量需求参数;步骤3:根据最小惯量需求参数按照如下公式构建惯量可行区间;步骤4根据惯量可行区间按照如下公式获得功率缺额时频率稳定性与虚拟惯量需求之间的关联关系;本发明基于频率变化率约束和频率最低点约束获得系统的最小惯量,构造考虑新能源渗透率的惯量可行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21913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431720.X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地块为单位的配电网的自下而上的负荷预测方法,通过现状设备负荷分配、地块现状负荷统计、规划年地块负荷预测、规划年设备负荷分配这四个步骤,可实现一种地块为基本单位的负荷预测和负荷分配,达到(1)将近中期负荷预测与空间负荷预测相统一,直观预测负荷的时间和空间分布;(2)解决规划年馈线负荷预测的难题,以适应新型配电系统建设新形势下电气计算的精细化要求的技术;解决当前电网规划缺少近中期负荷预测法缺少负荷的空间分布,不能满足新型配电系统电气计算日趋精细化的要求,以及对线路进行改切或者新出线路,规划年无法以常规的自然增长+大用户法进行预测负荷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61057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355795.0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光热联合发电协调规划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直流外送通道的通道容量,确定光伏电站和光热电站通过直流外送通道向受端输出的外送功率;根据外送功率和预先建立的协调规划模型,获得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光热电站的装机容量和光热电站中储热系统的容量;以所述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光热电站的装机容量和光热电站中储热系统的容量作为协调规划方案对光伏-光热联合发电进行规划。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优势互补,使广义负荷波动最小化,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34991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350547.9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系统高频振荡的自适应电流控制系统;包括常规的旋转坐标下的双PI控制、谐波在线检测环节、电流环特定频段增益调节控制等三个主要部分。该方法通过实时检测运行中并网变流器滤波电容电流波形,对波形中的谐波成份进行分析,得到谐波分量的幅值;当检测到的谐波分量幅值大于设定阈值,则通过调整电流控制器输出端相应的陷波器以抑制电流控制器在该谐波频率处的增益,从而防止并网变流器在该频率点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放大该谐波。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可实现不同电网谐振环境下,电流控制器在谐振频率点增益的自动调节,提高了并网变流器的稳定运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230374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849773.6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IPC: H02S40/22 , H01L31/0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2 , H02S40/22 , H01L31/0547
Abstract: 基于概率密度拟合增强不同时间尺度光伏出力的装置,属于光电学技术领域,由集光板(1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光板(2)玻璃质,包括散光道(1)和散光板体(3)两部分,其中散光道(1)是在散光板(2)上发散光线而刻出的凹槽和设置的反光银层(6),凹槽周围和反光银层(6)下方即为散光板体(3);所述的集光板(13)玻璃质,上表面有5-15个集光半球(11),半球下腔(12)上半部分的内壁镀有一层银,形成镜面,下半部分透明组成。基于概率密度拟合增强不同时间尺度光伏出力的装置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13)、散光板(2)、太阳能电池板(30)和固定框
-
公开(公告)号:CN106169900A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10849774.0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基于随机生产模拟的跨平台太阳能发电辅助装置,属于光电学技术领域,由固定架(27)、光电转换头(28)和连接支架(2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电转换头(28)的弧面菱形太阳能板(1)四边形状为菱形,厚度为0.5‑2厘米,有内外两个表面,内表面平,在一个平面内,外表面中央厚,向外凸起,形成弧面形;所述的弧面菱形固定板(2)四边形状为菱形,上表面平,四边在一个平面内;下表面向外凸出,中央厚,厚度为2‑10厘米,四边薄,厚度为1‑5厘米,下表面的横截面为弧形,使得下表面为弧面形。基于随机生产模拟的跨平台太阳能发电辅助装置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5512472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864659.6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4S10/545 , G06F19/00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风电基地功率汇集系统拓扑结构分层优化设计及其优化设计方法,其特点是该优化设计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大型风电基地的风电场与汇集站以及不同电压等级汇集站之间拓扑结构优化设计;其二是大型风电基地的风电场内部风电机组之间以及风电机组与变电站之间拓扑结构优化设计;所述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三个步骤:其一是采用改进单亲遗传算法得到经济性指标Ctotal;其二是采用蒙特卡洛法得到可靠性指标R;其三是根据经济性指标和可靠性指标,以min(OBJ)=λ1Ctotal+λ2R为评估原则,确定功率汇集系统拓扑结构,其中OBJ为拓扑结构评估指标,Ctotal为经济性指标,R为可靠性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5024390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32371.1
申请日:2015-07-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微网电池储能系统调频控制方法,包括:测量微网电池储能系统的实时频率值;获取实时频率值与微网电池储能系统的额定频率值之间的频率差值,并将频率差值输入BP神经网络中进行智能推理,以得到当前最优的PI控制器的参数;根据当前最优的PI控制器的参数对PI控制器进行参数整定,并利用参数整定后的PI控制器根据频率差值,得到微网电池储能系统的逆变器控制有功功率差额参考值;根据有功功率差额参考值得到有功功率参考值,采取PQ逆变控制以使微网电池储能系统进行系统调频。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微网电池储能系统有功功率控制中的精度以及微网频率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958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54291.0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源网荷储的能源协同输电方法及系统,属于源网荷储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智能预测与调度模块,结合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对电源侧发电量进行预测;S2:部署高效储能单元;S3:设计多源混合供电模式;S4:构建智能化监控管理平台;S5:整合分布式能源资源,通过微电网技术将家庭光伏、社区风电站接入主网,促进大电网与分布式能源之间的互动;S6:应用虚拟电厂技术。本发明通过部署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结合气象预报、季节性变化因素,对电源侧发电量进行精准预测,并根据负荷侧需求预测结果实现动态调度,准确预测使得电力生产能够更紧密地匹配实际需求,避免了过度生产和能源浪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