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区识别系统
    6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4706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279701.8

    申请日:2018-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台区识别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至少两组可调衰减器;至少两个台区,不同的台区包括串联在载波通信介质上的一组可调衰减器;多个表箱,分组分布在不同的台区上,每个台区中包含的表箱接入对应的一个可调衰减器;前置机,每个可调衰减器分别接入前置机,用于控制可调衰减器;测试设备,与前置机连接,并接入不同的载波通信介质,用于发送测试对象的测试数据,并在全网重新上电之后,获取基于测试数据的测试结果,其中,测试数据用于模拟不同台区上的不同网络拓扑,以及不同台区之间的通信差异。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人工现场测试的方式来测试台区识别功能,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基于动态网格离群点的用电行为反窃电诊断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645934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611141060.0

    申请日:2016-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网格离群点的用电行为反窃电诊断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计量装置获取当前时刻的a、b、c三相电压值的采样信息,基于上述采样信息构建数据观测矩阵,并计算采样新息、新息方差实测值和新息方差理论值;根据采样新息、新息方差实测值和新息方差理论值构建基于残差检验的第一检验函数和基于新息方差检验的第二检验函数,分别计算第一检测值和第二检测值;在第一检测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第二检测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用户用电异常。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力监察部门依靠用户每月电量的变化或台区线损统计确定窃电嫌疑用户等方法带来的实时性差、现场排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基于动态网格离群点的用电行为反窃电诊断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64593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41060.0

    申请日:2016-1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2/0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网格离群点的用电行为反窃电诊断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计量装置获取当前时刻的a、b、c三相电压值的采样信息,基于上述采样信息构建数据观测矩阵,并计算采样新息、新息方差实测值和新息方差理论值;根据采样新息、新息方差实测值和新息方差理论值构建基于残差检验的第一检验函数和基于新息方差检验的第二检验函数,分别计算第一检测值和第二检测值;在第一检测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第二检测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用户用电异常。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力监察部门依靠用户每月电量的变化或台区线损统计确定窃电嫌疑用户等方法带来的实时性差、现场排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台区识别系统
    7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547064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1811279701.8

    申请日:2018-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台区识别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至少两组可调衰减器;至少两个台区,不同的台区包括串联在载波通信介质上的一组可调衰减器;多个表箱,分组分布在不同的台区上,每个台区中包含的表箱接入对应的一个可调衰减器;前置机,每个可调衰减器分别接入前置机,用于控制可调衰减器;测试设备,与前置机连接,并接入不同的载波通信介质,用于发送测试对象的测试数据,并在全网重新上电之后,获取基于测试数据的测试结果,其中,测试数据用于模拟不同台区上的不同网络拓扑,以及不同台区之间的通信差异。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人工现场测试的方式来测试台区识别功能,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