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6602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031814.0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体骨骼关键点的电力作业异常行为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获取电力作业人员存在异常行为的数据集;步骤S2:使用目标检测算法对视频图像进行目标人员检测,再使用目标跟踪算法对检测到的目标人员进行跟踪;步骤S3:对步骤S2中的目标人员检测框使用AlphaPose框架进行人体骨架信息的提取;步骤S4:将视频的每帧图像中目标人员的人体骨架按时间顺序组合得到骨架序列,根据骨架序列构建时空图,对时空图采用时空图卷积操作提取行为特征,并对行为特征进行分类,识别目标人员是否存在异常行为。本发明实现了对异常行为的准确检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实时准确地对异常行为进行识别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0811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524683.1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封供电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兰考县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检测装置,包括底座、相对设置的两个套管以及两个套管之间的多个检测单元;两个套管同轴设置,两个套管的两相背端均设有用于使电缆同轴穿过两个套管的多个定心结构;底座的上部通过驱动装置与两个套管连接,且驱动装置能够带动两个套管相对靠近或远离并使多个检测单元同步动作。本发明通过定心结构的设置,确保电缆同轴穿过两个套管,能够根据不同规格的电缆直径对检测单元进行调整,通过设置多个检测单元能够对电缆同一截面的外壁同时进行检测,能够快速识别电缆异常部位,实现了对不同规格的电缆进行检测,提高检测装置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5587399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0604279.9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江西科晨洪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BIM的项目进度管理系统及应用,数据模型结合三维数据模型表达方法与多个视点进行遮挡查询以识别装配体中的隐藏件的方法生成,进度管理模型依据数据模型结构的分析,建立实时模型和产生对应的计算模型,对比模型将实时模型与计划模型叠加对比,为施工进度的纠偏与调整提供方案。本发明通过在项目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调整目标,并采取合适的措施解决出现的问题,项目时常发生完成时间、总成本或资源分配偏离原有计划轨道现象,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使项目发展与计划趋于一致,若项目发生较大变化或严重偏离项目进程,则需重新安排项目进度并确定目标计划,调整资源分配及预算费用,从而实现进度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5473162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91265.8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志华 , 王涛 , 李和平 , 李青树 , 李文韬 , 王华 , 葛亮 , 裴景峰 , 张明英 , 刘庆 , 于欢 , 吴昌亭 , 鲁运增 , 王治嘉 , 王展 , 王刚 , 刘朝阳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滑动型复导线间距保持装置,包括固定板、由上方夹压上子导线的上动滑轮、由下方夹压下子导线的下定滑轮、上动滑轮架及纵向调节上动滑轮和下定滑轮间距的间距调节机构,固定板连接间距调节机构,上动滑轮架固定于间距调节机构上端,下动滑轮固定在间距调节机构下端,下动滑轮通过两端分别连接固定板和间距调节机构的固定销轴可转动固定,上动滑轮和下动滑轮上下平行设置,其外圆周面中部具有一圈弧形槽;该保持装置通过设置的上动滑轮和下定滑轮分别对上子导线和下子导线牵引导向和控制距离,可在复导线修补作业过程中,始终保持复导线间距,且可便捷的移动保持装置,减轻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并可避免损伤导线表面绝缘体。
-
公开(公告)号:CN115396906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01688.5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的输电线路MEC服务部署方法,属于电力物联网数据传输领域。首先对输电线路监测系统网络及网络中各节点进行建模,在K‑means算法的基础上,根据节点的邻居节点数量以及能量因素选择簇头,并根据计算任务大小、传输跳数和能量消耗约束对输电线路监测网络拓扑进行聚类,最后在选择出的簇头节点部署MEC服务。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将MEC服务部署在邻居节点数量较多且能量充足的节点,能够使计算任务转发跳数较少,传输时延较少;同时延长网络存活时间,增强网络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6508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10214637.6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 大连易联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B17/3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自适应频谱感知与分配方法,包括基于自适应双门限的能量检测方法和基于最大网络效益的空穴频谱分配方法;待接入无线电环境首先经过基于自适应双门限的能量检测方法进行频谱检测,然后再通过基于最大网络效益的空穴频谱分配方法进行频谱分配,最后使认知用户实现接入。利用认知无线电技术,结合自适应双门限能量检测感知无线电频谱空穴,建立图论着色模型,依据最大化网络效益原则为认知用户分配频谱资源。本方法可有效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改善网络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28549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586644.X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能信共传优化系统,包括变电站侧、杆塔侧,所述变电站侧包括激光光源,所述杆塔侧包括与所述变电站侧的激光光源光纤连接的接线盒、与所述接线盒光纤连接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节点,在接线盒和/或传感器节点上设有分光器、波分复用器、光电池、超级电容以及节点中央处理芯片;在每个传感器节点安装有多个第一类传感器和/或第二类传感器时,所述超级电容的容量值根据传感器的特性系数来选定,将光电池、超级电容以及传感器节点三者有效结合,满足光纤能信共传过程中用电侧的用电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031966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407703.2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 东北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发热变色涂料,原料按质量份数配比为:硅酸钾100‑105份、硅溶胶1‑10份、硅丙乳液1‑8份、变色粉10‑80份、聚乙二醇1‑2份、三乙醇胺0.5‑2份、去离子水10‑100份。本发明用于电力导线和金具等部位的故障巡查。具有温度敏感性高、显色明显等特点。涂料为有机无机复合结构,有机材料赋予涂料韧性,避免开裂形变等问题。无机物强化涂料在耐高温和机械强度方面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96583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584692.5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供能网络的通信信号控制方法及其系统,包括将在变电站侧、杆塔侧、以及在变电站侧与杆塔侧之间的光纤设置成激光能量信号与信息通信信号共纤;将光电池并联连接超级电容和节点传感器;由分光器输出的信息通信信号、及分成的激光能量信号经过光纤传输至传感器节点的波分复用器;由波分复用器区分激光能量信号和信息通信信号分别传输至光电池和杆塔侧光通信模块;由传感器节点根据信号分时策略控制对应杆塔侧光通信模块依次以预定时间间隔上传传感数据至变电站侧的服务器。通过本申请,设定足够大的时间跨度实现同一信道相互不干扰,及通过将每个传感器节点上传传感数据的时间错开实现多节点连接稳定上传。
-
公开(公告)号:CN11396527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584653.5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信共传光纤的激光供能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包括将在变电站侧、杆塔侧、以及在变电站侧与杆塔侧之间的光纤设置成激光能量信号与信息通信信号共纤;将与光电池并联连接超级电容和节点传感器,节点传感器与杆塔侧光通信模块电性连接在节点中央处理芯片上;将分光器分成的激光能量信号和信息通信信号经过光纤传输至波分复用器;由波分复用器区分激光能量信号和信息通信信号分别传输至光电池和杆塔侧光通信模块;由光电池将激光能量信号的光能量转换成电能量输入至超级电容。通过本申请,解决现有光纤能信共传中传输给用电侧的能量不满足用电侧用电需求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