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11085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482819.X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驻马店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李卫军 , 仝猛 , 田洪亮 , 李强有 , 魏家鹏 , 张豪 , 张翼 , 黄恒硕 , 薛黎敏 , 杨威 , 李新静 , 程奎杰 , 刘伟 , 张威 , 李彬 , 乔军 , 李威 , 刘亚丽
IPC: B66F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F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砼杆接地线扁铁提升工具,包括支架、撬杠和撬杠承力部件,所述支架包括长杆螺栓、圆钢和底板,所述圆钢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底板上,另一端与所述长杆螺栓的一端连接,所述长杆螺栓的另一端与所述撬杠承力部件连接,所述长杆螺栓与所述圆钢连接处设置有螺母,所述撬杠承力部件与所述撬杠连接,所述圆钢采用45#钢,所述圆钢内部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的尺寸与所述长杆螺栓上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长杆螺栓与所述圆钢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相连接,所述撬杠为长度可调节式撬杠,所述撬杠手持部位设置有防滑套,与所述撬杠承力部件接触部位设计为具有一定宽度和厚度的U型框架。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能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79053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95084.4
申请日:2016-12-21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事务和QoS的组合Web服务选择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首先对Web服务赋予事务性,然后分析具有事务性要求服务的组合问题;其次分析具有事务属性组合服务的性能问题;最后,根据事务性组合服务的性能比较,提出基于事务和QoS的组合Web服务选择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进行当前组件服务的选择时,根据前面已经选择合适组件服务的事务特点,并按照事务组合服务的规则要求,获得满足事务性要求的候选组件服务;第二步、对每个候选组件服务进行性能评估,评估考虑Web服务的QoS和事务性要求;第三步、重复以上过程,直到获得一个满足要求的组合服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选择准确度好,且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96776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09213.9
申请日:2016-06-1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户侧进行电力调控的方法,通过在配电网侧的聚合商处设定服务器,在用户群处设定虚拟控制器,实现对下级多个家庭用户的智能家居统一远程调控。通过对家居的状态控制已达到最终电网侧和用户侧两者之间的需求响应控制。本发明实施包括:用户侧实行电力调控模型搭建和调度算法。所属的模型搭建特征是基于智能家居类型简易分类,划分多种智能家居运行模式,给出在不同情况下家居运行方式所产生的能耗模型,虚拟控制器通过对家居所有的状态分析定量对每个用户划分权重,轮询统一调控,将最终所调控的信息反馈回至家居。
-
公开(公告)号:CN105869076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06532.7
申请日:2016-05-1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5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区域用户电力负荷管理方法。某一区域内用户受工/商业工作性质影响,具备特殊的用电特性。但是目前的能源管控方法并没有考虑不同区域间的用电差异特性,而是采取统一管控的方式。针对该现状,研究区域用户能源管理和控制方法。所述区域用户能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对某一区域内的用户负荷进行控制管理。由电力公司向用户发布可供选择的节能方案,用户择其一执行后,通过智能终端,如智能电表、交互式终端等,对区域/单点用户、关键设备或者分布式电源进行能耗数据采集,并对数据进行访问、转换、加载、连接、共享和一系列处理,从而分析用户行为,掌握区域用户用电特性,为电力公司筛选用户提供数据支撑,为制定区域用户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实现区域用户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节能的优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391016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860519.1
申请日:2015-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标识的安装件,该电子标识的安装件包括基体和设置在基体上的电缆安装部和电子标识安装部。电缆安装部的形状与电缆的形状相适配,电子标识安装部的形状与电子标识的形状相适配并与电缆安装部间隔设置。使用该电子标识的安装件,将电子标识安装在电缆时,可以保证电子标识与电缆间存有一定距离的间隔,进而可以消除电缆自身对于电子标识识别范围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5353334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761223.4
申请日:2015-11-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保定天威新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5/007 , G01R27/02 ,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伺服电机控制模拟热电阻的输出模型及其操作方法,所述模型中伺服电机驱动电路连接于单片机与伺服电机之间,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与精密电位器相连;反馈电路的一端与精密电位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连接于单片机与采样电阻之间;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将精密电位器与采样电阻串联连接;步骤2:计算输出模型的实际输出电阻Rout;步骤3:向伺服电机驱动电路输出脉冲信号,驱动伺服电机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过伺服电机控制模拟热电阻的输出模型及其操作方法,克服了现有电阻输出模型存在的输出电阻不连续、输出精度差,输出电阻非线性变化、抗干扰能力差的缺陷,满足依据电阻输出模型校验智能组件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293453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242400.9
申请日:2013-06-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氧树脂高压套管试验装置,试验装置包括有油罐、中部法兰、套管抽取引出小套管;油罐为下部封闭、上部敞开的圆柱筒体,所述的中部法兰为圆环形,设在油罐的中上部,在距中部法兰上方油罐筒体壁上嵌有套管抽取引出小套管,在中部法兰与套管抽取引出小套管之间设有绝缘导线连接。还提供一种环氧树脂高压套管试验装置使用方法。本发明的效果是以前只能对油纸电容式套管进行试验,现在可以满足环氧树脂油-油干式套管的高压试验要求,此种环氧树脂套管试验装置采用整体结构,运输方便,无需安装,配有专用高凳,人员上下接线安全、方便、快捷。此方法和专用试验装置,截止到目前已成功试验了多支此种类型的套管,试验数据与出厂数据相吻合,满足运行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4518472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10773552.6
申请日:2014-12-12
IPC: H02G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管,包括:主路管段,包括多个相互可拆卸连接的管段,管段具有上半管卡和下半管卡,上半管卡与下半管卡可拆卸地相连接;支路管段,连接于主路管段的管壁上并与主路管段相连通。由于主路管段的管段为上半管卡和下半管卡可拆卸地相连接,电缆线设置于主路管段中,因此便于操作人员安装拆卸和施工检修电缆线。
-
公开(公告)号:CN103293453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42400.9
申请日:2013-06-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氧树脂高压套管试验装置,试验装置包括有油罐、中部法兰、套管抽取引出小套管;油罐为下部封闭、上部敞开的圆柱筒体,所述的中部法兰为圆环形,设在油罐的中上部,在距中部法兰上方油罐筒体壁上嵌有套管抽取引出小套管,在中部法兰与套管抽取引出小套管之间设有绝缘导线连接。还提供一种环氧树脂高压套管试验装置使用方法。本发明的效果是以前只能对油纸电容式套管进行试验,现在可以满足环氧树脂油-油干式套管的高压试验要求,此种环氧树脂套管试验装置采用整体结构,运输方便,无需安装,配有专用高凳,人员上下接线安全、方便、快捷。此方法和专用试验装置,截止到目前已成功试验了多支此种类型的套管,试验数据与出厂数据相吻合,满足运行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3064362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522114.3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一种张力机远程协同控制系统,包括工业控制计算机、主控PLC、张力机控制柜、一套传感器和一套电子控制器、视频监视器、无线数据接收器,通过上述设备的相互连接作用实现了张力机自动控制,解决张力机同步展放的问题,改善操作人员工作环境,为送变电施工向信息化、数字化过渡提供了基础,提高送变电施工技术精确度,为今后送变电施工设备的研制开辟了新的方向,为施工设备的进一步提高打开了想象的空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