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84153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10712.0
申请日:2014-08-20
IPC: H02J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3225 , Y04S20/222
Abstract: 一种10kV配电网电缆网接线方式自动识别方法。其包括分组分析:对10kV配电网电缆网进行分组处理,通过分组确定组内电源、出线、负荷;特征提取:对接线方式组进行分析,选择接线方式组中足够代表此接线方式的特征,从而形成能够描述接线方式组的特征表达式;同时通过对现有10kV配电网电缆网典型接线方式进行分析,利用现有的标准接线方式典型特征形成接线方式匹配规则库;模式识别:利用计算机将特征表达式与接线方式匹配规则库中的典型接线方式进行匹配,最终得到接线方式的名称。本发明方法易于掌握与操作,简单易懂,方便实际操作人员熟练掌握。
-
公开(公告)号:CN103839117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106534.2
申请日:2014-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4S10/54 , Y04S10/5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及其投资敏感度分析确定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基于可靠性的配电网的优化规划;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析单一措施的可靠性与投资敏感度;(2)分析各类措施综合的可靠性与投资敏感度分析;(3)分析不同发展阶段可靠性与投资敏感度。该方法指导配电网规划建设重点,优化投资决策,明确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提高配电网建设的效率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617308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528333.7
申请日:2013-10-3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场频域等效模型的构建方法,以风电场空间中某一点上的风速为输入量、以风电场总有功功率输出为输出量,建立风电场的整体频域等效模型,该模型分为“正风速通道”和“负风速通道”两部分,“正风速通道”表征计及时滞、尾流、塔影、风切变空间影响因素后风电场的能量转换关系,“负风速通道”代表了风电场内各台风电机组桨距角控制器对过剩风功率的总体削减作用。本方法规避了在时域中准确建立风电场时滞、尾流、塔影、风切变等空间影响因素模型的困难,而在由实测数据获得的等效模型中以频谱的形式准确计及各种空间影响因素和各台风电机组桨距角控制器对风电场能量转换作用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06960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068042.8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 , 东北大学
IPC: G06F11/34 , G06F18/23 , G06N3/04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移动办公用户异常行为检测方法,涉及用户实体行为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采用知识图谱技术表示用户操作序列,为用户基线聚类保留了用户操作偏好信息;使用关系图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对用户操作图谱聚类出强关联实体集,解决了用户操作基线长度难以确定的问题,降低后期用户操作流数据与基线匹配的难度,提升了操作序列与基线匹配的准确率。本发明提出的通过寻找操作权值最大通路确定操作基线的方法,可完善操作基线语义、持续适应用户操作行为变化。同时,本发明通过构建服务器与客户端协同检测模型,可解决安卓设备受限于算力与带宽不足难以实时检测用户异常行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5636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50303.X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 , 东北大学
IPC: G06F16/172 , G06F16/18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超融合电力数据中心的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数据存储技术领域,包括:以超融合服务器作为数据存储节点;将每个数据存储节点的历史数据集放入基于长短时记忆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可靠度评估模型中,输出节点可靠度;将节点可靠度作为并行数据存储算法的输入,利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进行强化学习建模,确定网络状态集合、动作集合、状态转移概率以及奖励函数所对应的参量;并基于这些参量训练并行数据存储算法;并行数据存储算法包括Actor网络和Critic网络;利用训练好的并行数据存储算法按照文件队列模型选择在当前网络状态下存放文件的位置集合,对文件进行存放。本发明实现了超融合数据中心的高可靠数据存储。
-
公开(公告)号:CN107331571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710597881.3
申请日:2017-07-20
IPC: H01H33/664 , H01H33/6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投切电容器组的真空灭弧室触头及其控制方法,所述触头包括屏蔽罩、动导电杆、静导电杆、第一触头、第二触头和限制电阻;所述限制电阻一端与第一触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静导电杆滑动连接;所述动导电杆一端与第二触头固定连接;所述动导电杆、静导电杆、第一触头、第二触头和限制电阻设置在屏蔽罩内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加装限制电阻有效限制关合电容器组时产生的高频涌流的幅值,减少其对触头表面的熔焊破坏,同时限制开断电容器组时的恢复电压,减少对真空灭弧室的绝缘耐压考核,降低重击穿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657583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410750946.X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鲁宗相 , 乔颖 , 杜延菱 , 蓝海波 , 李群炬 , 王非 , 李海波 , 桑天松 , 刘海涛 , 王哲 , 赵峰 , 王丰 , 刘苗 , 吴涛 , 姬志刚 , 张征 , 郗渊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黑启动的区域电网多断面动态可靠性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输入待评估的区域电网相关基础数据库,包括具体的黑启动方案、电网结构数据和元件可靠性参数等;计算当前时间断面的潮流结果,并以计算的结果修正元件可靠性数据;计算关键可靠性指标切负荷概率LOLP、切负荷持续时间LOLE及切负荷频率LOLF;对上述各步骤重复执行N次,得到区域电网各断面的可靠性评估结果,其中N为时间断面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918934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234952.8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文成县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防尘性的防窃电电表箱,包括箱体,箱体的正面设有箱盖,箱体的左侧壁上开有进风口,箱体的左侧壁上固定有覆盖进风口的防尘罩,防尘罩的周向与箱体的左侧壁之间密封连接,防尘罩远离箱体的端面上开有若干透气孔,防尘罩内按空气进入箱体的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网和活性炭,箱盖铰接在箱体的右侧壁上。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防尘罩及第一过滤网过灰尘进行过滤,而活性炭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气,降低进入箱体内空气的湿度,保护箱体内电气元件不受潮,采用防尘罩后,箱体内的灰尘大大降低,工作人员进行电路检修也不必在进行清洗,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提高了箱体内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889545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509920.4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文成县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无人机的喷火系统喷头,进一步改良了燃料喷出后的分布,提高了在一些特殊气候下的适用能力,尤其在恶劣环境下确保燃烧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无人机的喷火系统喷头,喷头内设有矩形支架,矩形支架前方设有连接扣,所述连接扣用于安装一次性火苗保护装置,一次性火苗保护装置正面设有金属滤网。本发明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了防回火、降低燃料消耗,避免环境污染等多种效果。这样的结构确保了作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18772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10036287.7
申请日:2017-01-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配电线路短路与接地故障模拟仿真试验系统及测试方法,其中试验系统包括:综合控制模块分别与低压馈线故障模拟模块和高压馈线故障模拟模块连接,低压馈线故障模拟模块和高压馈线故障模拟模块连接;应用于仿真试验系统的测试方法包括:根据预先组建的故障模拟仿真案例,构建配电线路故障模拟仿真试验运行场景,并生成测试信号;分析处理被测设备根据接收的所述测试信号生成的应答结果,以及系统自身的运行工况。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较低容量,实现以低压、高压运行方式模拟多维度配电线路正常、短路与接地故障运行工况,以及具备多设备并行试验检测能力,为配电网故障处理相关技术的试验验证提供坚强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