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9903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53761.4
申请日:2017-03-15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逆变系统参与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效能的评估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采集相关参数;根据采集的相关参数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逆变系统参与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效能评估指标的综合权重向量,采用模糊评价法确定逆变系统参与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效能评估指标的评价值;根据逆变系统参与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效能评估指标的评价值确定逆变系统参与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效能的评估等级。本发明基于分布式逆变系统发电及运行特点,从结构性指标、电能质量指标以及经济性指标提出了评价接入高密度分布式逆变系统后对配电网效能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实现高密度分布式逆变系统参与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效能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6534197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199382.0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L2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3/0227 , H04L63/1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治域内恶意流量过滤方法及系统,包括实时采集当前网络中节点设备的网络信息和节点状态信息,并根据该信息生成全局统一的实时信息视图;基于异常处理Exception-Handler策略模型,构建过滤策略模型;根据恶意流量类型和网络中过滤节点的类型,实例化过滤策略模型;基于实例化的过滤策略模型,利用过滤节点搜索算法,将该实例化的过滤策略模型部署到网络的过滤节点中,实现对恶意流量的过滤。本发明在网络中实现对恶意流量的有效过滤的前提下,在保护范围、灵活性、可扩展性方面均有较大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723092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123080.4
申请日:2015-03-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王伟 , 张彦 , 高华伟 , 单波 , 唐爽 , 韩义成 , 陈新刚 , 李洋 , 刘宁 , 朱毅 , 屠庆波 , 王艳梅 , 靳书栋 , 郝铁军 , 韩延峰 , 李彦 , 刘宏志 , 孔超 , 闫勇 , 钟治艳
IPC: B23P19/10
Abstract: 一种用于保证穿芯螺栓两端伸出长度相等的卡紧装置及方法,主要解决穿芯螺栓采用手工安装,导致穿芯螺栓两端伸出长度长短不一的问题。它包括可吸附于法兰上的磁性底座,垂直设置于底座上的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与底座上的通孔相连通的第一空腔,且其两个相对侧面对称设置有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壳体于第一槽孔一侧设置有标尺,标尺的零刻线与底座的底面平齐,第一空腔内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一V型块和第二V型块,第二槽孔一侧设置有可沿其转动的螺杆,螺杆于第二槽孔外侧设置有活动螺母,转动螺杆第一V型块相第二V型块移动并将穿芯螺栓夹紧,并利用活动螺母实现位置固定。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保证穿芯螺栓两端伸出长度相等。
-
公开(公告)号:CN106451536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74794.3
申请日:2016-09-30
IPC: H02J3/38 , H02M3/158 , H02M7/53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62 , H02J3/381 , H02M3/1582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虚拟同步机的一体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储能装置、DC/DC环节和DC/AC环节;所述储能装置和所述DC/DC环节之间设置滤波电感和滤波电容,所述DC/DC环节和DC/AC环节之间设置两个电容,该系统所述的控制方法包括:启动系统,控制DC/DC环节;启动DC/AC环节,进行虚拟同步算法;启动并网并网指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提高了虚拟同步机的空间利用率,降低了成本,而且利于实施,利用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6383921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510450333.9
申请日:2015-07-28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概率统计的新能源出力离散概率序列生成方法,包括:将新能源出力时序数据在其变化范围内分区,再将时序数据一一对应到各分区,并确定离散概率序列和偏差离散概率序列;两个序列作卷和运算,得到最终的新能源出力离散概率序列。本发明定义的新能源出力离散概率序列避免了时序数据呈一定间隔分布时,等区间长度可能会造成的时序数据集中归入某些区间的现象,减少序列化过程的误差,最终的离散概率序列更具有普遍性,能更好地反映新能源出力的规律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28300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576097.X
申请日:2016-0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布式电源运营管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业务管理层、综合分析层和服务层;该系统基于SG186营销业务应用建设经验的之上,充分考虑分布式电源运营管理系统的业务需求、与营销业务应用融合性要求以及与它相关业务系统的集成性要求,在分布式电源运营管理系统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部署、软硬件规划、和安全设计等方面形成统一设计,规范了分布式电源的运营管理,保障了分布式电源健康有序发展,为分布式电源运营管理系统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924695B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410178321.0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E04B1/68
Abstract: 建筑物伸缩缝防雨装置,涉及一种针对建筑物上伸缩缝的防雨装置,解决建筑物伸缩缝没有防水措施及装置,时间长了容易出现渗漏影响墙体质量还会对墙内电路造成损坏的问题的问题。包括滑道和防雨板,所述的滑道为长条状,防雨板的下方设有滑槽,滑槽与滑道的顶部相配合可使防雨板沿滑道滑动,沿滑道的轴向方向上的防雨板两端分别设有卡槽和与卡槽相配合的卡齿,所述的卡槽轴向垂直于滑道。本发明通过设置防雨板对墙体上的伸缩缝进行防水保护,延长墙体使用寿命,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52894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1019138.7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6 , Y02E10/766 , Y02E70/30 , H02J3/00 , H02J2003/007
Abstract: 一种微电网低碳化运行的优化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微电网分布式电源分布情况;计及分布式电源使用效率的碳排放量,根据所述碳排放量进行建模;对不同电源的碳排放量设置相应权重;制定控制策略;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采用数学规划法以碳排放量最小化为目标,对微电网碳排放量进行优化。通过本方法为微电网低碳运行提出的具体优化措施,有效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为提高微电网规划的低碳化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5526922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610029515.3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武城县供电公司
IPC: G01C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工程测量尺,包括测量仪主体,水平仪,连接件,安装座,风速测量仪,垫片,转轴,支腿和固定脚,所述的测量仪主体通过连接件安装在安装座上部;所述的水平仪设置在测量仪主体的顶部;所述的垫片设置在安装座的下部;所述的支腿通过转轴铰接在垫片上;所述的支腿底端还设置有固定脚;所述的测量仪主体包括测量器,观察口和显示器,所述的观察口设置在测量器的前端;所述的显示器电性安装在测量器的后端。本发明风速测量仪和水平仪的设置,有利于针对特殊电力工程的测量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同时固定脚的设置,有利于适应各种检测环境,万向球头和转轴的设置,使该电力工程测量尺携带更加便利,调节更加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3683334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752835.8
申请日:2013-12-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10/566 , Y02E7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微网的能量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实时获取智能微网的上网功率Pdgrid、上网功率阈值Pdth和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Pp;若Pp=0,则切除智能微网中的所有光伏电池,修正储能装置的输出功率PE;若Pp>0,则依据储能装置的工作状态对光伏电池进行切除和投入操作。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微网的能量管理方法,通过储能装置对联络线功率进行功率补偿,防止发生逆功率问题,并能够在环境突变、硬件环境不允许即时反应的情况下做到对智能微网的有效监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