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45625A
公开(公告)日:2006-03-15
申请号:CN200510107425.3
申请日:2005-09-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对虾人工诱变方法,涉及一种人工诱变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60Co-γ射线对各种经济对虾进行人工诱变的方法。提供一种新的适宜于各种经济对虾的最佳诱变剂量,在保持对虾的生命活力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提高对虾的抗逆性、存活率和生长率,最终达到创造新种质、培育新品种的人工诱变方法。步骤为:筛选即将进行产卵的亲虾,置于网箱及水盆中,并通过网箱上的气头进行充气,将网箱及水盆放置于辐射装置的辐射范围内,进行人工诱变,辐射面积保持在1000~1600cm2之间,人工诱变的剂量为10~3000cGy,达诱变剂量后停止诱变,再放入育苗池中等待产卵,进行虾苗的培育,对孵化出来的虾苗进行检测,确定变异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1144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43314.4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东风螺食物投饵装置及其在东风螺食物转化率测评中的应用,该装置主要是将适宜的容器,例如航空杯等,对该容器底部进行钻孔,钻孔位置高于沙面约1cm,防止沙进入该容器;各孔位置间隔约1cm,以便于东风螺快速找到食物;孔直径为0.5~1cm,略大于东风螺吻管直径。该装置可应用于食物转化率测评相关实验,有效消除残饵与底沙混杂造成的实验误差;此外还可用于日常养殖,可有效解决残饵造成的底沙黑腐现象以及大小螺争抢食物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531656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79673.0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23K50/80 , A23K10/22 , A23K20/147 , A23K10/37 , A23K10/30 , A23K20/158 , A23K20/168 , A23K20/26 , A23K20/105 , A23K20/174 , A23K20/132 , A23K20/20 , A23K40/00
Abstract: 一种提高皱纹盘鲍亲鲍繁殖性能的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配合饲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鱼粉2%~5%、谷朊粉6%~15%、豆粕18%~30%、高筋面粉18%~30%、海带粉20%~35%、鱼油0.1%~1%、胆固醇0.1%~1.5%、磷酸二氢钙1%~2%、氯化胆碱0.5%~1%、复合维生素1%~2%、复合矿物质1%~2%、乙氧基喹啉0.1%~0.15%、丙酸钙0.1%~0.15%、大豆油0.1%~3%、大豆磷脂0.1%~3%。配合饲料不仅能够满足皱纹盘鲍亲鲍的基本营养需求,保障亲鲍的正常生长,还有助于促进皱纹盘鲍亲鲍的性腺发育,进而提高了皱纹盘鲍亲鲍的繁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60080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350811.9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54
Abstract: 一种皱纹盘鲍四倍体的诱导方法,涉及贝类四倍体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鲍促熟:取种鲍置于亲鲍培育池中同步促熟;2)种鲍的选择和人工催产:选择倍性确定的性腺发育良好的雌性三倍体个体及性腺发育成熟的雄性二倍体个体进行催产,至雌雄种鲍产卵和排精为止;3)精卵的选择和混合受精:分别滤除步骤2)精卵中的杂质,将二倍体精子加入三倍体卵液中混合受精,得受精卵;4)药物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极体;5)药物去除及孵化。通过保障种鲍(雌性三倍体和雄性二倍体)性腺成熟度、优化诱导条件(药物处理时机和药物浓度),从而实现皱纹盘鲍四倍体的高效稳定获得。
-
公开(公告)号:CN11366195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804271.2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通量鲍耐高温能力的快速测评方法,涉及水产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用于开展鲍耐高温能力的测评装置包括养殖箱、海水温度调节器、制氧机、蛋白分离器、温度监测仪、水泵和附着板。利用鲍拥有宽大而发达的腹足,腹足吸力极强,可牢固吸附在光滑表面的物理特性,以鲍个体在持续高温胁迫下,足肌逐渐失去吸附能力,会从附着物上脱离的时间作为指征,测评不同鲍鱼个体对高水温的耐受能力。操作简便、单次测试样本数量大、测评周期短、受试鲍鱼不会因测评工作造成损伤,完成测评后的鲍样本可用于开展后续育种工作,有助于提高鲍耐高温品种的育种效率。可避免环境对受试鲍样品造成影响,测试结果精准度高,可大量开展鲍耐高温性状的测评工作。
-
-
公开(公告)号:CN11322919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22088.3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框架式多层养殖箱及框架式多层鲍鱼养殖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箱体本体与箱门;所述箱门与箱体本体通过自锁机构连接;所述自锁机构包括锁钩支架、转轴、扭转弹簧、锁钩、固定件;转轴穿过锁钩支架、锁钩、扭转弹簧将锁钩支架、锁钩和扭转弹簧连接起来;转轴18通过固定件固定在锁钩支架上;锁钩和扭转弹簧绕转轴转动;扭转弹簧两端折弯穿过锁钩支架上的孔进行固定,折弯部分同时限定锁钩转动的范围;扭转弹簧的中部压紧锁钩;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箱门的快速开关及自锁。
-
-
公开(公告)号:CN106749306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611080522.2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南强菌素及其衍生物作为海洋防污剂的应用,涉及海洋防污剂。南强菌素及其衍生物能显著抑制海洋污损生物藤壶的附着和沙筛贝的足丝分泌,具高效的防污活性,同时对非靶标生物丰年虫毒性较低。南强菌素及其衍生物为天然有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对环境友好,并能通过微生物发酵稳定供应,在规模化应用于海洋防污涂料方面具较大潜力。所述南强菌素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海洋防污剂中的应用。所述南强菌素及其衍生物不仅可单独作为海洋防污剂,而且可用于制备海洋防污涂料,还可以与其它防污剂复配使用。毒性较低,不含有毒重金属,在海洋环境中易降解,对环境友好,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83496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647020.6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54
Abstract: 一种低铜福建牡蛎选育系的制种方法,涉及水产生物遗传育种技术。从同一性成熟福建牡蛎群体中挑选壳型整齐的个体作为基础选育群体暂养;取部分外套膜进行铜含量测定,剩余软体部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原位保存;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完成外套膜铜含量测定;将亲贝复苏,进行人工受精,受精成功出现极体后洗去多余精子;将群体选育系受精卵置于养殖池中孵化及浮游幼体培育,幼体附着变态后继续培育稚贝;将培育得到的稚贝转移至同一养殖海域进行养殖,获得子一代低铜选育系,9~12个月后子一代发育至性成熟并达到商品规格;从性成熟子一代中选择壳型整齐、大小近似的个体,重复1~2次进行性状固定,获得低铜富集的福建牡蛎新品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