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84939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811258017.1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8 , G06F119/02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热电联合随机生产模拟方法、装置及设备,考虑到除了电力机组外其他的能源如可再生能源等也会对综合能源系统产生影响,先在电时序负荷数据中分离出净电时序负荷数据,再根据净电时序负荷数据和热负荷数据构造初始热电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保证初始热电联合概率密度函数的准确性,并通过对综合能源系统中的机组进行模拟投运,根据机组的性能指标对初始热电联合概率密度函数进行修正计算得到等效热电联合概率密度函数,最后依据等效热电联合概率密度函数计算得到的综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和经济性指标,更加符合综合能源系统多种能源协调并存的特点,实现了对综合能源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价值的准确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0932286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1911267755.7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电网改造方案评估方法及装置,本申请基于待改造配电网在未来一定时间内的负荷变化量,根据负荷与电压灵敏度的关系特性,预测待改造配电网改造后的综合电压偏差,并以此与改造前的综合电压偏差求差值,在计算出成本效果比,作为评估改造方案的标准,解决了现有技术对于不同改造方案的取舍都是采用专家评估制度,评估结果容易受人员的主观思维影响,难以做到对客观度量每一个改造方案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69096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1003396.7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K系数的配电网行波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和系统,属于配电网故障检测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当出现故障后记录配电网中各个测点上电压行波信号对应的初始到达时间;利用配电网中任意分支VkVm将测点划分为测点组MU和MH;将MU和MH中测点对应的初始到达时间记为时间矩阵TU和TH;基于距离矩阵L获取MU和MH中测点各自对应的向量矩阵LU和LH;利用TU、TH、LU和LH构建对应的KB系数;获取各个分支对应的KB系数,并将最小KB系数对应的分支作为故障分支;在故障分支上设置参考点;获取各个参考点对应的KP系数,将最小KP系数对应的参考点作为故障点,并获取定位信息。本申请具有良好的行波到达时间误差容错能力,能够提高行波故障的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180211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1020609.7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节点综合注入电流的配电网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所述配电网中各分支点及网络末端为节点,将任意两个相邻的节点之间的线路划为一个区段;利用网络末端处各测点检测到的零模电压及零模电流,推算测点与区段的推算路径上各分支点的电压,进而得到所有分支线路零模电流;利用推算得到的零模电流及测量电流,计算节点注入电流;进而基于多时刻测量数据,得到节点综合注入电流;最终输出节点综合注入电流之和最小值对应的区段为故障区段。如此,本发明在测点局部受限场景下,能够实现接地故障区段的无盲区定位,并且故障区段定位准确性不受中性点接地方式、过渡电阻及故障初相角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763399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810496147.2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湖南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含D‑PMU的配电网多源数据建模方法,属于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将D‑PMU拆分成CIM中已经存在的量测值模块、连接设备至量测端的终端模块和设备模块,整理归类后增加CIM中缺失的同步时钟模块、守时模块、同步相量测量模块。对模块与模块之间进行关联,增加设备模块与终端模块之间的关联、终端模块与量测模块之间的关联;建立配电网量测数据采集系统D‑PMU、SCADA、故障滤波、计量数据、营销数据、GIS数据、光伏的模型,涵盖“变电站—10kV馈线—配变—低压线路—用电客户”的配用电网一体化模型。为智能电网的高级决策应用提供更完善的数据基础,实现配电网全信息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829934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810496146.8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湖南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6/28 , G06F16/24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频电力流数据可视化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采用内存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和文本文件相结合的方式来对实时运行数据进行管理,解决了高频流数据的存储问题;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对可视化编辑模块进行开发,实现了电力一次接线图和地理接线图的绘制功能;结合SVG技术与Web技术,实现了电力数据的网络可视化功能;采用Open GL技术实现了电力数据三维可视化,并利用改进的插值算法和绘图技术,提高了高频流数据的可视化效率,满足了电力监控的实时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847659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810573642.9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一种考虑拓扑变化的配电网同步相量量测配置方法:获取配电网的拓扑连接关系,获取配电网中包括联络开关和分段开关的所有开关的位置;根据配电网的拓扑连接关系,在所有开关闭合情况下找出网络中所有的环,确定环上的节点和支路;以在环上的节点和支路构成新的子网络,计算子网络中各节点的度,构造考虑开关的节点度加权的关联矩阵;根据考虑开关的节点度加权的关联矩阵,构造考虑拓扑变化的配电网同步相量量测配置的0‑1整数规划模型;求解考虑拓扑变化的配电网同步相量量测配置的0‑1整数规划模型,得到同步相量量测装置的配置方案。本发明能够有效应对配电网在运行中开关状态的变化,得到经济合理的配置方案,保证配电系统在所有联络状态下的可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94692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1178809.2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天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孤岛同步并网方法,首先利用安装在孤岛并网点处的同步相量测量装置分别获取到的孤岛侧和主电网侧的电压幅值、电压频率和相角信息计算出对分布式电源进行控制所需要的电压幅值和相角的参考值;然后利用基于分布式一致性的相角‑有功下垂控制方法实现在稳态时孤岛内的所有分布式电源的输出电压的幅值、相角一致,同时也满足孤岛并网点两端的电压相量一致,完成孤岛同步并网的电压调节过程。本发明能够使得并联运行的分布式电源输出的电压相量一致,避免了在分布式电源间由于电压不一致而产生的环流现象,有利于减少电流环流所导致的无功损耗以及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01882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44431.1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06 , G06F30/27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12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配电网多目标鲁棒优化方法,包括:建立用于解决光伏预测最大出力不确定性的不确定集合;在不确定集合基础上,建立配电网多目标鲁棒优化模型,所述配电网多目标鲁棒优化模型是以有功网损和弃光率极小极大值为目标函数,以潮流等式约束、无功补偿装置约束、节点电压约束、松弛节点功率约束和不确定集合场景下的分布式光伏运行约束为约束条件;求解配电网多目标鲁棒优化模型,得到该模型的帕累托解集。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大型配电网系统,求得帕累托解集,调度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达到的目的从帕累托解集中选择合适的解进行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92953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699934.4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接地故障转移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及系统,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发生弧光接地故障时,将故障相母线主动接地可有效抑制弧光过电压并消除弧光故障。同时,故障转移前后故障点上游测点零模电流极性相反,故障点下游测点零模电流极性相同,可由此来识别故障区段。对各馈线两次接地后各测点零模电流分别进行S变换,在奈奎斯特频率下按模极大值原则确定故障行波首波头达到时刻,并计算该时刻所对应的相位,进而得到各测点的极性系数;利用区段两端测点极性系数的乘积构造区段系数,实现故障区段定位。该方法可避免因数据采集不同步而造成的故障误判,且不受零序CT极性反接的影响,提高了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