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9949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0888235.9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斜带石斑鱼piscidin1及其合成多肽在制备抗病毒或抗细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斜带石斑鱼piscidin1的成熟多肽具有抗病毒及抗细菌活性,人工合成的斜带石斑鱼piscidin1的成熟多肽不仅可以抑制鱼类DNA和RNA病毒的复制,同时还能抑制鱼类病原细菌的生长,可将其应用于制备抗鱼类病毒或抗细菌的药物以及抗病功能基因制品。
-
公开(公告)号:CN114874974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10442554.1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带石斑鱼肠道细胞系ECGI‑21及其用途。斜带石斑鱼肠道细胞系EpinepheluscoioidesgrouperintestinalECGI‑21,保藏编号为:GDMCCNo:62408。本发明的斜带石斑鱼肠道细胞系Epinepheluscoioidesgroupe
rintestinalECGI‑21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增殖稳定、细胞形态以上皮样为主要形态,不仅可以连续传代,并可超低温冻存和复苏,该细胞系的建立为石斑鱼种质资源保存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公开(公告)号:CN116536275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92517.8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广东永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株斑石鲷腹水病毒毒株OPAV‑01株,分类名为斑石鲷腹水病毒(Oplegnathus punctatus ascites virus),保藏编号为:CCTCC NO:V202327;保藏日期:2023年4月25日,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大学。该毒株对斑石鲷有极高的致死率,具有多次传代后依然稳定的特点,这是一株腹水病毒强毒株。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毒株的制备方法、应用和疫苗。
-
公开(公告)号:CN11664078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433623.7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虹彩病毒DNA疫苗。本发明以溶酶体相关膜蛋白LAMP1基因为基础,利用虹彩病毒粒子的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对LAMP1基因进行改造,得到核苷酸序列如SEQ ID:1或SEQ ID:2所示的DNA分子,这两种DNA分子能够高效转录并表达相关抗原,并且具有免疫原性,能够诱导特定的体液免疫和/或细胞免疫应答,能够应用于虹彩病毒DNA疫苗的制备中,所制得的疫苗对虹彩病毒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从而实现对感染虹彩病毒的机体的有效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536907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0854172.X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鳍鲷肌肉组织细胞系,命名为YSBM,该细胞系于2022年5月24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登记入册编号为CCTCC NO:C2022122,请求保藏人为华南农业大学。该细胞系在低血清培养物中传代100次以上仍然可以正常生长,冻存后细胞复苏率90%以上,复苏细胞能够贴壁并生长分裂,并可以正常传代,细胞形态与增殖能力同冻存前无明显差异。该细胞系对神经坏死病毒(NNV)非常敏感,为深入研究NNV的感染与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14452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125017.0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海水鱼益生菌乳酸乳球菌菌株及其用途。该菌株为乳酸乳球菌(L.lactis)M48,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621。体外实验证明:乳酸乳球菌M48与海鲈虹彩病毒(SPIV)感染的海鲈细胞共培养,具有体外抗SPIV在海鲈细胞增殖的特性;乳酸乳球菌M48对海水鱼创伤弧菌、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海豚链球菌、柠檬酸杆菌和气单胞菌也具有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证明:乳酸乳球菌M48对海鲈具有免疫调节和增强免疫功能的特性,且M48菌株单独饲喂对海鲈也具有抗SPIV感染的特性。本发明的乳酸乳球菌M48在海水鱼抗病毒、抗病原菌方面以及免疫调节和增强海水鱼免疫功能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12139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490519.3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0年12月21日、申请号202011520740X,发明名称为“检测石斑鱼抗神经坏死病毒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组合的试剂”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本发明公开了检测石斑鱼抗神经坏死病毒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组合的试剂,在本发明发现5个与赤点石斑鱼抗神经坏死病毒性状相关的SNP位点,当SNP位点1基因型为GG、SNP位点2基因型为AC、SNP位点3基因型为CC、SNP位点4基因型为TA、SNP位点5基因型为TT,赤点石斑鱼感染神经坏死病毒后的死亡概率要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的个体。通过检测赤点石斑鱼上述SNPs,能够有效地确定其是否具有神经坏死病毒抗感性状。
-
公开(公告)号:CN11594833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064673.4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广东永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鳜鱼脑细胞克隆细胞株的构建方法。本发明利用M199培养基对翘嘴鳜脑组织进行原代培养,若干次传代后成功构建了鳜鱼脑传代细胞系,然后使用L15克隆营养液进行稀释培养,稀释培养后各孔单细胞培养成细胞群落后进行传代培养,传代过程均能维持良好的生长状态,细胞形态基本一致。经单细胞克隆后筛选得到的鳜脑克隆传代细胞株可传代50代以上,原始细胞库、基础细胞库和工作细胞库冻存的细胞经复苏均可正常传代。而且构建得到鳜脑克隆传代细胞株对SGIV、SKIV、LMBV、ISKNV、MSRV等多种水产病毒敏感,可以为水产病毒的分离、鉴定、培养和疫苗研究提供较好的细胞平台。而且本构建方法简便,重复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89630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91304.3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0年12月21日、申请号202011520740X,发明名称为“检测石斑鱼抗神经坏死病毒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组合的试剂”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本发明公开了检测石斑鱼抗神经坏死病毒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组合的试剂,在本发明发现5个与赤点石斑鱼抗神经坏死病毒性状相关的SNP位点,当SNP位点1基因型为GG、SNP位点2基因型为AC、SNP位点3基因型为CC、SNP位点4基因型为TA、SNP位点5基因型为TT,赤点石斑鱼感染神经坏死病毒后的死亡概率要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的个体。通过检测赤点石斑鱼上述SNPs,能够有效地确定其是否具有神经坏死病毒抗感性状。
-
公开(公告)号:CN115369076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854172.X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鳍鲷肌肉组织细胞系,命名为YSBM,该细胞系于2022年5月24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登记入册编号为CCTCC NO:C2022122,请求保藏人为华南农业大学。该细胞系在低血清培养物中传代100次以上仍然可以正常生长,冻存后细胞复苏率90%以上,复苏细胞能够贴壁并生长分裂,并可以正常传代,细胞形态与增殖能力同冻存前无明显差异。该细胞系对神经坏死病毒(NNV)非常敏感,为深入研究NNV的感染与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