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超级热泵换热装置及换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39573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539312.1

    申请日:2020-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的一种高效超级热泵换热装置及换热方法;该换热装置由热汇入口、热汇出口、热源出口、热源入口、A换热器、B换热器、C换热器、D换热器、A压缩装置、B压缩装置、A转轴、B转轴、A通道开关、B通道开关、A阀门、B阀门、C阀门、D阀门、A驱动装置、B驱动装置、A循环工质和B循环工质构成,本发明根据热源和热汇的温度自行调节运行方式,以6种运行方式实现不同热源及热汇温度要求下低不可逆损失灵活高效换热,实现热源与热汇的大温差换热。

    一种空气源超级热泵及其提取热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42553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382098.7

    申请日:2020-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的一种空气源超级热泵及其提取热量的方法。该空气源超级热泵包括再生器、冷凝器、吸收器、换热器、能源塔、压缩机、循环泵、阀门及驱动热源;该空气源超级热泵是采用以空气能制取热水或冷水的热泵机组通过再生过程、吸收过程和压缩过程完成从空气中提取或者释放热量以实现大范围制热或者制冷的目的,单台制热量为1至30MW,并采用三种运行方式满足制热或制冷需求,该热泵在制热模式下无结霜问题,同时在运行过程中采用控制两台压缩机的压缩比调节热水和冷水的出口温度。

    一种超级热泵
    6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36685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274402.6

    申请日:2020-04-0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超级热泵,属于能量转化领域。其采用了两个双侧相变换热器和三个压缩机采用五种工质完成循环过程,在双侧相变换热器的传热管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同时完成传热和传质的过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制热温度可达150℃以上、热源和热汇的出口温差达到50℃以上和无需其它冷源或者热源辅助的换热优势。由于超级热泵的温度工作范围相比现有技术显著的得到提升,在工业或者民用场合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双冷双热机组
    6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4901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289383.8

    申请日:2019-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冷双热机组,同时产生两种不同温度的热水和两种不同温度的冷水,只需要一种驱动热源,也无须配置其它的冷源和热源,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显著的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和设备性能,并可在运行过程中调节各个升压器和压力调节器即可改变各个热水和冷水的出口温度满足工业和民用参数需求。

    一种混合通风的三塔合一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10736358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810795364.1

    申请日:2018-07-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站冷端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合通风的三塔合一技术,包括间接空冷散热管束组成的圆环散热器组、空冷塔、轴流风机和脱硫塔和烟囱的一体化装置。通过在间冷塔内加设轴流风机,灵活控制各个扇区的轴流风机功率大小,可以有效增加自然通风系统对环境气象条件适应能力。当机组参与调峰低负荷运行或高背压乏汽供热改造后,导致空冷塔散热负荷低,塔内热空气对烟气的抬升作用不足,本发明提出在间冷塔内加设轴流风机,利用轴流风机产生的浮升力辅助烟气排出,有效避免烟气回落造成的设备安全隐患。混合通风的三塔合一技术结构简单,可有效地保证现有机组的安全性。本发明适用于采用三塔合一技术的热电联产机组。

    一种热质解耦换热器及其热质解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0091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91813.X

    申请日:2019-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的一种热质解耦换热器及其热质解耦方法,该热质解耦换热器是一种两级压缩的热质解耦换热器,所述热质解耦换热器由相变换热器、吸收塔、冷却器、加热器、解吸器、压缩机、循环泵、节流阀、填料、热水管路、冷水管路、热管以及连接管路构成;该热质解耦换热器采用热管换热方式,建立两级压缩和热质解耦的换热器流程,以此显著减小换热器与冷源和热源的换热过程不可逆损失,实现“大温差”下热量的高效传递;实现了低温物体和高温物体的高效换热,可以从土壤、地下水、空气或者工业废热等低温物体提取热量,获得高温的水、蒸汽或化工介质,由于系统效率的显著提升因此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优势。

    一种蒸汽压缩型吸收式热泵

    公开(公告)号:CN110455012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850822.1

    申请日:2019-0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效的回收工业余热的热量用于加热热水的热泵机组,内部采用两种循环工质实现制冷剂的内部交换,并同时使用压气机提升吸收器的溶液吸收效果,其中压气机采用多级叶片方式,相比现有热泵技术而言,可以实现制热温度的大幅度提升,更为充分的回收工业余热,进而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技术优势。

    一种低损换热器
    6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20303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139478.5

    申请日:2019-0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用吸收式热泵和电动热泵内部换热过程耦合的换热器,属于广义换热器范畴。该换热器采用同时实现制冷剂冷凝、氟利昂冷凝和制冷剂蒸发的一体化结构的换热器,并采用板式再生器和热管溶液热交换器,可以将热水出口温度降低到远低于冷水入口温度的水平,显著的降低了热水和冷水换热过程的损失并提升换热效率,同时减小热泵设备体积。

    一种耦合热泵换热器
    6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57129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455981.1

    申请日:2019-05-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效的提取冷水的热量用于加热热水的高效换热器,将三级压缩过程、稀释-再生过程以及热管换热器耦合实现该换热过程。该高效换热器可以根据换热的参数要求选择一种或者多种成分组成循环工质。同时,两级压缩机可以采用汽轮机或者电机驱动,相比现有换热方式而言,可实现在“热侧与冷侧温差大”和“热侧出口温度高”的极限工况下高效工作,具有显著的性能优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