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导测量装置及方法
    6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38701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26765.5

    申请日:2019-01-11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气绝缘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导测量装置及方法。现有的针对绝缘材料的电导测量装置,适用的温度范围比较小,并不能满足对不同使用环境的绝缘材料电导特性进行测试。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导测量装置,包括屏蔽箱,所述屏蔽箱包括外层腔和内层腔,所述内层腔上设置有加热组件和冷却组件,所述外层腔上设置有第一插头,所述内层腔上设置有第二插头,所述第一插头和所述第二插头相连接,所述外层腔上设置有第一环氧套管,所述内层腔上设置有第二环氧套管,所述第一环氧套管与所述第二环氧套管相连接。能够满足不同应用环境中的绝缘材料的电导特性测试需求。

    一种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绝缘子

    公开(公告)号:CN10924372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400756.X

    申请日:2018-11-2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力技术设备生产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绝缘子。现有的盆式绝缘子在直流电压下表面容易积聚电荷,而表面电荷积聚将导致局部电场畸变,使得绝缘子更容易发生沿面闪络。本申请提供一种直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绝缘子,包括中央嵌件,所述中央嵌件外侧设置有绝缘件,所述绝缘件外侧设置有法兰;所述绝缘件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沿水平方向轴对称。平衡了沿面切向和法向分量,使得在切向场强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大大降低法向场强,从而实现直流下绝缘子表面的电荷积聚的显著抑制。

    一种复合绝缘子老化状态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40582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49966.0

    申请日:2016-0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G06F2217/76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绝缘子老化状态预测方法,建立了陷阱参数(陷阱电荷量)关于环境因素(污秽程度、湿度和紫外强度)及运行年限的多维预测模型,测试多个试样的陷阱电荷量,并根据复合绝缘子运行环境和运行年限,计算出各环境因素的等效当量时间,从而确定了预测公式,得到了环境因素对复合绝缘子老化的影响因子。该方法明确了复合绝缘子硅橡胶材料空间电荷陷阱参数与运行时间、运行环境等因素的关系,能够准确的预测复杂环境因素中运行复合绝缘子随运行时间的老化趋势,与实际测试值对比可知,预测值误差小,预测误差在16%以内,有较好的评估效果。

    基于吸湿性与介电特性的复合绝缘子老化状态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99859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10958583.3

    申请日:2015-1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 G01R27/269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压与绝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吸湿性与介电特性的复合绝缘子老化状态评价方法。其是切取待测复合绝缘子高压端一片伞裙,并取其表层硅橡胶材料制成直径为3cm,厚度为0.7±0.1mm的圆形薄片试样,试样进行表面处理并干燥后,进行湿度为80%的吸湿过程中的介质损耗测试,并求取饱和介质损耗因数,根据饱和介质损耗因数和评分公式S=56.41+56.58e-12.35·tanδ求得试样老化得分,判断复合绝缘子老化程度。本发明的实施能够准确灵敏的判断复合绝缘子硅橡胶材料的老化程度,且能将不同地区试样的老化状态进行统一评分,对运行部门的检修计划制定给出参考性建议。

    绝缘子检测方法和装置
    6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58149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77356.7

    申请日:2013-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子检测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在第一样品中的第一芯棒与第一护套的交界面的两侧加载一对大小相等、相互平行且方向相反的第一作用力,使第一芯棒与第一护套发生第一相对位移,第一样品截取自待测复合绝缘子;记录第一相对位移达到的多个不同的第一位移值以及每一第一位移值对应的第一作用力的大小;根据记录的每一第一位移值以及每一第一位移值对应的第一作用力的大小形成的第一相对位移-作用力曲线与第二相对位移-作用力曲线之间的比较判断待测复合绝缘子的粘接性能是否达到预设标准,第二相对位移-作用力曲线获取自粘接性能与预设标准对应的参照复合绝缘子。本发明解决了不上电检测复合绝缘子的粘接性能的技术问题。

    绝缘子RTV涂层老化的判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80559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68082.1

    申请日:2012-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绝缘子RTV涂层老化的判断方法。该判断方法包括:对绝缘子RTV涂层进行取样得到试片;对试片进行热刺激电流TSC试验;通过试验得到的TSC曲线计算试片的陷阱电荷量和陷阱能级;根据试片的陷阱电荷量和陷阱能级判断RTV涂层的老化程度。从微观电特性角度来进行绝缘子RTV涂层老化状态的评估,用陷阱电荷量和陷阱能级为特征量对老化程度进行量化,为进一步制定绝缘子复涂RTV材料的时间和方案提供了依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绝缘子RTV涂层老化的判断方法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复合绝缘子芯棒老化的判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62131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67361.6

    申请日:2012-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绝缘子芯棒老化的判断方法。该判断方法包括:对被测的复合绝缘子芯棒进行取样得到试片;对试片进行热刺激电流TSC试验;通过试验得到的TSC曲线计算试片的陷阱电荷量和陷阱能级;根据试片的陷阱电荷量和陷阱能级判断芯棒的老化程度。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从微观电特性角度来进行复合绝缘子老化状态的评估,使用陷阱电荷量和陷阱能级为特征量对老化程度进行量化,为复合绝缘子的可靠运行提供了数据基础,为进一步制定复合绝缘子的维护方案提供了依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复合绝缘子芯棒老化程度无法判断的问题。

    复合绝缘子伞裙老化的判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65595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20472.4

    申请日:2012-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绝缘子伞裙老化的判断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复合绝缘子伞裙老化判断方法准确度不高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对伞裙样品的不同位置进行取样得到切片;对切片分别进行热刺激电流TSC试验;通过试验得到的TSC曲线计算切片的陷阱电荷量和陷阱能级;根据切片的陷阱电荷量和陷阱能级判断伞裙样品的老化程度。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直接测量复合绝缘子伞裙材料内部的陷阱特性,从微观电特性角度来进行伞裙老化特性的评估,为电力系统复合绝缘子的现场运行和维护提供基础。

    高压输电线路雷击闪络路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24594A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申请号:CN200610089771.8

    申请日:2006-07-14

    Abstract: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雷击闪络路径检测方法,属于高压输电线路雷电信息测量领域。采用电压传感器与电流传感器同时使用,以大地为参考电位,将电压传感器安装在绝缘子串的杆塔侧金具上,则对于负电荷雷引发反击、负电荷雷引发绕击情况,电压传感器均检测到负电压信号;对于正电荷雷引发反击、正电荷雷引发绕击情况,电压传感器均检测到正电压信号;根据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极性,能够区分绕击和反击:将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极性相比较,当两者同时为正或同时为负时,发生的闪络为反击;当其中一个传感器为输出正,另一个输出为负时,发生的闪络为绕击。优点在于:能区分反击和绕击,易被普通技术人员接受和采用。

    可测传导电流的PEA空间电荷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945640U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020603258.8

    申请日:2010-11-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测传导电流的PEA空间电荷测试装置,测量装置由上电极、下电极、空间电荷采集通道、电流信号采集通道和脉冲输入通道五部分组成。上电极用环氧树脂浇注把上电极金属外壳与上电极中心电极固定构成整体的可移动上电极,下电极为下电极外环、下电极内环和下电极中心柱同轴组成的三电极结构,三者分别实现输入脉冲、采集传导电流信号和采集空间电荷PEA信号的功能。直流高压和高压窄脉冲分别从试样两侧的电极引入,避免直流高压和脉冲的耦合,消除试样的表面电流的影响,解决了电声脉冲法不能测量传导电流的问题,实现了对试样传导电流和空间电荷同时测量,特别适用于电工绝缘材料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