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88989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07779.4
申请日:2013-09-0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计算几何的高效、快速的地铁裂缝主干提取算法及系统,机器识别连通的裂缝的算法流程,首先定义一个空的待访问队列Cn,以及一个空的存储空间Cxy;裂缝区域凸多边形的构造,根据上一步运算得到的所有裂缝像素点的横纵坐标,经过运算,可以得到由裂缝像素点集所构成的一个凸多边形;采用矩形框标识裂缝主干,由以上所述两个步骤可以得到凸多边形,得到凸多边形的基础上,识别裂缝的主干区域,并使用匹配的矩形框把相应区域标识出来;本发明的益处在于:此裂缝主干提取算法及系统结合了自动检测及人工检测的优势,人工工作量大大降低,而且精度得到保证,是一个较好的裂缝主干提取算法及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1393566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810226802.9
申请日:2008-11-1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网络结构用户行为模式的信息跟踪与检测方法及系统。首先获取互联网论坛中所有的目标信息,将信息进一步进行抽取工作,获得有关帖子的标题、内容、用户名、发表时间等信息。然后用网络构建算法将抽取到的信息进行互联网论坛网络结构的重建,建立一个完整的图,并计算该图的相关性质。随后,使用适应度估计算法、活跃度估计算法以及热度估计算法进行相关的计算,得到互联网论坛中的热点话题。本发明考虑了互联网论坛的网络结构,考虑了互联网论坛中用户的重要性,能够迅速的判断互联网论坛中的敏感性和争议性热点话题,减小了计算量。
-
公开(公告)号:CN100366010C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410009869.9
申请日:2004-11-2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4L12/28
Abstract: 一种Wi-Fi网络中移动IP的非均匀切换检测方法。本发明使用检测AP的MAC地址变化的方法来感知切换的发生;使用非均匀间隔检测模型检测;MN检测到切换发生后,得到了新AP的MAC地址,通过对映射表的查找,MN获得其所进入的ESS中AR的IP地址和子网前缀。使用MN的MAC地址和其邻居ESS的子网前缀构造MN的转交地址,并向其邻居ESS中的AR进行唯一性验证和预注册。本发明的显著发明效果包括:对节点移动性的检测不需要链路层的信标或触发器的支持,而只在网络层实现,能够快速应用在当前已经广泛使用的无线局域网环境中;首次对链路层的切换采用非均匀检测的方法,在有效降低移动检测时延的同时,减小了对移动节点造成的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988518A
公开(公告)日:2007-06-27
申请号:CN200610165092.4
申请日:2006-12-13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对等网搜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搜索转发时节点承担符合的大小作为节点的“度”,并以节点的“饱和度系数”作为节点负载的评价条件;(2)使用物理节点的镜像节点构造新的子环,并在子环中维持完整的Chord协议的运行机制;(3)调节所有节点中饱和度系数超过预设阈值的节点的负荷,使用子环中包含的饱和度系数较小的节点与其同时分担转发负荷;(4)子环半径超过预定阈值时,子环重新分裂成为新的两个子环。由于在搜索服务中避免了超级节点的出现,因此本发明降低了网络故障的可能性,加强了网络抗毁性能,加快了搜索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780241A
公开(公告)日:2006-05-31
申请号:CN200410009869.9
申请日:2004-11-2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4L12/28
Abstract: 一种Wi-Fi网络中移动IP的非均匀切换检测方法。本发明使用检测AP的MAC地址变化的方法来感知切换的发生;使用非均匀间隔检测模型检测;MN检测到切换发生后,得到了新AP的MAC地址,通过对映射表的查找,MN获得其所进入的ESS中AR的IP地址和子网前缀。使用MN的MAC地址和其邻居ESS的子网前缀构造MN的转交地址,并向其邻居ESS中的AR进行唯一性验证和预注册。本发明的显著发明效果包括:对节点移动性的检测不需要链路层的信标或触发器的支持,而只在网络层实现,能够快速应用在当前已经广泛使用的无线局域网环境中;首次对链路层的切换采用非均匀检测的方法,在有效降低移动检测时延的同时,减小了对移动节点造成的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1961014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68586.0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机械臂远程操控方法及系统,涉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包括通过集成智能小车下位机、高扭矩伺服电机和模糊控制算法,构建了机械臂的运动模型,并利用高保真3D预先规划模块进行路径优化。方法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指令转换、强化学习优化路径规划,以及远程操控执行。整个交互流程实现了从用户指令输入到机械臂精确动作的闭环控制。该方法提升了操作的智能性、灵活性和精确性,降低了操作复杂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安全性,为机械臂远程操控提供了高效、直观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94511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810133.9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4L47/2441 , G06F18/241 , G06N3/047 , G06N3/092 , H04L47/2425 , H04L47/80 , H04W4/44 , H04W72/566 , H04L67/12 , G08G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概率神经网络和强化学习的车联网数据分级分类方法,属于车联网数据分级分类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车联网情景下的数据样本,建立样本数据集;S2、根据建立的样本数据集,计算每个路侧的路况向量;S3、在每个路侧中部署智能体,每个智能体根据自身以及相邻路侧的路况向量做出决策;S4、使用概率神经网络对样本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排序;S5、排序后的数据根据智能体的决策进行数据上传,实现车联网数据的分级分类。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基于概率神经网络和强化学习的车联网数据分级分类方法,不仅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车联网数据进行分级分类,同时能够更好的分配宽带资源,并保证紧急的数据优先上传到云端。
-
公开(公告)号:CN113590912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110660466.4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16/953 , G06F16/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融合节点相对位置和绝对度分布的跨社交网络对齐方法。该方法包括:迭代删除源网络和目标网络中的最小度节点,迭代结束,计算出节点的重要度,根据节点的重要度对齐源网络和目标网络中的锚节点;在源网络和目标网络中,计算出节点与每个锚节点之间的位置相似度,得到节点的综合位置相似度向量;采用扩散法计算出节点的邻居度分布度向量;融合节点的综合位置相似度向量和邻居度分布度向量,利用融合后的向量计算跨网络的节点对,得到源网络和目标网络的对齐结果。本发明通过整合节点的综合位置相似度向量和邻居度分布度向量来提高网络对齐的精度,有效避免了由于网络规模过大而导致的度分布雷同的问题和对齐效果对噪声的敏感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2011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0699105.0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16/33 , G06F16/35 , G06F18/241 , G06N3/0442 , G06N3/048 , G06N3/08 , G06F40/211 , G06F40/295 , G06F4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元特征融合的突发事件分类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文本间的依存句法关系自动抽取突发事件领域文本的模式特征,计算相关度以过滤模式特征并分配相应的权重,获取目标语句归属于某种事件类别的概率;根据模式特征匹配的识别结果,建立模式特征与门控循环单元输出特征耦合的双层注意力网络;基于双层耦合注意力机制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建立多元特征联合学习的框架模型;采用最小化损失函数的方法训练模型;基于模型参数检测突发事件类型。本发明可以将模式特征匹配输出和门控循环单元特征输出进行融合,结合模式特征匹配方法和注意力机制方法的优点,从多元角度对事件信息进行挖掘,可以更加准确地对突发事件类型进行分类。
-
公开(公告)号:CN114744401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26044.8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型化天线,属于毫米波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天线单元包括:刻槽金属贴片(1)、“L”型金属墙(2)、曲流金属贴片(3)、环形金属墙(4)、曲流金属柱(5)和曲流金属条带(6)、馈电结构(7)、介质(8)、金属地板(9);金属贴片(1)集成于介质的上表面,金属墙(2)、金属贴片(3)、曲流金属柱(5)、曲流金属条带(6)和环形金属墙(4)集成于介质内部;环形金属墙(4)位于金属地板(9)上方。本发明的天线具有更低的剖面高度,具有更小的横向空间尺寸,与传统天线长度相比减小14%,并具有更大的带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