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52225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84272.6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介质双层超材料类电磁诱导透明装置,包括基底,以及分别位于基底两侧表面的圆柱体介质块和长方体介质棒。本发明装置以长方体介质棒的宽度方向为x方向,以长方体介质棒的长度方向为y方向,以长方体介质棒的高度方向为z方向。圆柱体介质块呈x方向和y方向的二维周期性分布,长方体介质棒呈x方向的一维周期性分布,且与圆柱体介质块在x方向的周期大小相等。本发明装置沿x方向的周期为Px,沿y方向的周期为Py。本发明首次利用一维超材料和二维超材料组成的全介质双层超材料实现类电磁诱导透明效应。同时能够实现对类电磁诱导透明效应的品质因子的调节。此外,本发明具有鲁棒性,类电磁诱导透明响应特性对双层超材料结构之间的横向相对位置变化不敏感,该优点将有利于器件加工和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267955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0867425.2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介质混合双层超材料类电磁诱导透明装置,包括基底,以及分别位于基底两侧表面的金属线和长方体介质棒。本发明装置以长方体介质棒的宽度方向为x方向,以长方体介质棒的长度方向为y方向,以长方体介质棒的高度方向为z方向。金属线呈x方向和y方向的二维周期性分布,长方体介质棒呈x方向的一维周期性分布,且与金属线在x方向的周期大小相等。本发明装置沿x方向的周期为Px,沿y方向的周期为Py。本发明首次利用一维介质超材料和二维金属超材料组成的双层超材料实现类电磁诱导透明效应。同时能够实现对类电磁诱导透明效应的品质因子的调节。此外,本发明具有鲁棒性,类电磁诱导透明响应特性对双层超材料结构之间的横向相对位置变化不敏感,该优点将有利于器件加工和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96925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33109.X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H05B45/00 , H05B47/10 , H05B47/115 , H05B47/12 , H05B47/105 , H05B45/30 , H05B45/325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基于场景自动识别的商务宾馆客房照明控制装置,其包含输入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人体传感器、处理模块、输出模块及存储模块,处理模块又包括优化处理单元、事件处理单元和场景检测单元。优化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基于照明空间模型,对客房内照度及其均匀度的达标水平,以及办公、会客等各场景照明需求被满足的程度,建立评价函数,对灯具参数进行优化处理;场景检测单元被配置为基于采集的图像及传感数据,辨识照明场景类别;事件处理单元被配置为,根据场景辨识结果,将其对应的优化后的场景照明控制参数输出给灯具,实现基于场景自动识别的场景照明,从而获得更具针对性且更为高效节能的自动照明。
-
公开(公告)号:CN112723325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07932.7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上虞高等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荧光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磷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采用热分解法制备石墨相氮化碳固体粉末,将石墨相氮化碳固体粉末在水中进行超声分散,之后通过离心分离和过滤,得到磷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本发明利用元素掺杂和超声剥离的方法,将块体相的磷掺杂石墨相氮化碳制备成比表面积大且带有孔洞的纳米片,所得磷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荧光性能好,稳定性好,且对铁离子具有选择性响应,适用于痕量铁离子的分析检测。实施例结果表明,将本发明的磷掺杂石墨相氮化碳应用于铁离子的检测,检测限可以达到1.63μmol/L。
-
公开(公告)号:CN112689352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110085130.X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H05B45/00 , H05B45/30 , H05B45/325 , H05B45/10 , H05B45/20 , H05B47/165
Abstract: 一种商务酒店客房照明控制器及照明系统,系统包括照明控制器及LED灯组,照明控制器又包括控制面板与集控主机,用户通过操作控制面板向集控主机发送指令,使其按照明场景所对应的优化后灯具调控参数分别调节各LED灯组的驱动电流,打开相应照明场景。其中,调控参数根据场景照明需求而通过粒子群优化处理寻获,首先根据商务酒店客房的功能区域划分及各灯具的光分布,以及各区域照度、照度均匀度及场景特殊需求建立评价函数;然后,构建粒子群通过粒子群优化来迭代更新,将迭代出的历史最优解所对应的照明参数调制值,作为最后的优化结果。本发明针对不同照明场景,能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更具人性化,且通过控制面板能实现一键式场景照明。
-
公开(公告)号:CN109874198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811343930.1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H05B45/00 , H05B47/115 , H05B47/125 , H05B45/30 , H05B45/325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提供了基于场景自动识别的商务宾馆客房照明控制装置,其包含输入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人体传感器、处理模块、输出模块,处理模块又包括优化处理单元、事件处理单元和场景检测单元。优化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基于照明空间模型,对客房内照度及其均匀度的达标水平,以及办公、会客等各场景照明需求被满足的程度,建立评价函数,对灯具参数进行优化处理;场景检测单元被配置为基于采集的图像及传感数据,辨识照明场景类别;事件处理单元被配置为,根据场景辨识结果,将其对应的优化后的场景照明控制参数输出给灯具,实现基于场景自动识别的场景照明,从而获得更具针对性且更为高效节能的自动照明。
-
公开(公告)号:CN112218402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175619.8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身份自动识别的酒店个性化智能照明装置,其包括主机单元和用户接口单元,所述主机单元对经身份认证过的用户的个人特性数据进行按模糊分类得出特性隶属度值,对调光指令分析获得各灯调制值,又基于用户特性隶属度值向量、灯调制向量与数据库中历史入住用户数据进行对比,根据向量间的相似度,对用户偏好的灯调制向量进行推测,推测结果推送给用户并经确认后发给灯组执行调光。本发明依据用户个体特性及调光操作的相似性来对其入住客房中未操作过灯具的调光偏好进行推测,能快速向用户推送其可能感兴趣的照明效果,又按类别分析来进行相似度计算,推测首次入住用户照明需求,解决了推荐应用的冷启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746621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611115573.4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光学传感材料铒镱共掺无铅氟锗酸盐玻璃,通过向氟锗酸盐玻璃中加入铒镱离子,铒镱离子在氟锗酸盐玻璃中可以实现高掺,可进一步提高泵浦能量利用率和发光效率,在较短的光纤中即可实现高灵敏度的温度传感,提高了温度传感器的实用性。与以往的掺铒光学玻璃传感材料相比,本发明的铒镱共掺无铅氟锗酸盐玻璃克服了氟化物硫化物玻璃和硅(硼)酸盐玻璃作为光学传感材料所固有的缺点,具有较高的工作上限温度及测温灵敏度,可做成光纤广泛应用于微波加热测温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601869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710768461.7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科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Yb敏化的环保型锗碲酸盐发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玻璃由以下原料组分制备:GeO2、Mo‑V‑Te‑Nb‑O催化剂废料、Na2O、BaF2、YbF3或Yb2O3、MF3或M2O3、M为稀土发光离子。本发明采用Mo‑V‑Te‑Nb‑O催化剂废料替代氧化碲,在降低熔制温度的同时能够有效的改善氧化碲造成锗碲酸盐玻璃机械性能下降的问题,获得的稀土掺杂环保型锗碲酸盐玻璃在980nm波长的激光二极管泵浦下可以获得良好的可见、近红外和中红外荧光,同时物理化学性质优良,热稳定性好,参数ΔT≥170℃,玻璃维氏硬度大于680kgf/mm2。
-
公开(公告)号:CN107014803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710415831.9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拉曼光谱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激发激光器、窄带干涉滤光片、功率衰减滤光片、辐射状偏振光发生器、反射镜、瑞利滤光片、显微镜头、拉曼增强基底、共聚焦针孔和接收光谱仪。采用所述辐射状偏振光发生器将所述激发激光器产生的圆柱形光束转化为定向辐射状偏振激光,所述定向辐射状偏振激光经过所述拉曼增强基底的散射后产生定向分布的定向拉曼散射光,绝大部分的所述定向拉曼散射光能够被所述显微镜头接收,使得散射光的接收强度相较于漫散射光的接收强度增加102~104倍,提高了拉曼散射光的接收效率,增加了拉曼检测的灵敏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