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23903A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10899424.X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能量捕获的环境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包括微生物能量捕获装置、能量收集模块、超级电容器、锂电池、开关电路、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和防水外壳,所述微生物能量捕获装置通过能量收集模块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超级电容器相连,分别给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供电和超级电容充电,当超级电容器两端电压达到放电电压时,超级电容放电给锂电池充电,当微生物能量捕获装置的供能不足时,通过锂电池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供电。本发明利用微生物能量捕获装置作为环境监测传感器网络节点供电的能量来源,能够有效地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工作寿命,实现对湿地环境的长期监测,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605534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898155.5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巷道温度监测本安型无线传感节点,包括本安型能量收集器、MCU控制模块、温度测量仪和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本安型能量收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MCU控制模块、温度测量仪和无线传输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对MCU控制模块、温度测量仪和无线传输模块供电,所述温度测量仪的一端接本安型能量收集器,用于测量巷道内的温度,另一端接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将测得的温度信号传递给无线传输模块。本发明采用温差能量捕获的供能方式,将温差能量捕获技术用于深部巷道温度监测的无线传感节点,使无线传感节点长期工作,避免了传统无线传感器节点因更换电池带来的不便、浪费和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6972618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48793.2
申请日:2017-04-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9/062 , H01M10/4207 , H01M10/425 , H01M10/482 , H01M10/486 , H01M2010/4271 , H01M2200/10 , H01M2220/10 , H02J7/0014 , H02J9/065 , H02J2009/0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控式隔爆兼本安型不间断供电电源,采用多个电池组并联式结构,电池组内部每节单体电池串联。当煤矿外部供电断电时,为井下设备提供长时间,大功率的不间断供电。电池管理系统主板通过CAN总线与每个电池管理系统子板相连,实现集中式控制。主板根据子板上传的电池信息控制电池组间电压均衡,子板控制单体电池间电压均衡,使得电池间压差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同时,子板将采集电池组电流与温度信息,在出现过流、过温等异常状态时,断开充电开关或放电开关进行保护。另外,主板通过井下以太环网将电池数据上传至井上上位机,上位机远程监控每个电池组的运行状态,并设置供电设备的相关参数,保障不间断供电电源安全稳定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231646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546772.4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40/04 , H04W56/002 , H04W72/0446 , H04W74/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时隙复用的无线链式多跳跨层优化方法,适用于无线长距离链式多跳通信;联合TDMA信道接入机制和AODV路由协议设计一种链式多跳时隙分配算法,为每个节点分配收发时隙,确保两跳邻居节点范围以外的任意两个节点被分配相同时隙,实现跨层优化,由于两跳范围内的邻居节点容易造成冲突,因此需要分配三个时隙进行数据传输,通过网络层的路由控制消息对节点的收发时隙进行分配,而不增加其他控制消息的开销。此种优化方法综合考虑了TDMA的网络特点,采用跨层设计的方法,结合时隙部署的方式等解决了传统的TDMA所造成的信道浪费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931449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414345.0
申请日:2016-06-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8C1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C1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地下管网安全监测的磁感应波导通信装置和方法,在信号发送线圈和信号接收线圈之间设置波导中继线圈作为中继节点;信号发送线圈、波导中继线圈以及信号接收线圈埋设于地下,且缠绕于地下管道上形成磁性波导传输通道;用磁感应无线通信代替了传统的电磁波无线通信,在地下环境中用于管网安全监测,提高了信息传播可靠性;采用磁感应波导中继的方法降低了信息传播路径损耗,延长了通信距离,实现300m距离的稳定通信;中继设备由闭合谐振线圈构成,不需要供电和信号处理,可以降低通信系统能耗;通信收发线圈共用一个磁感应波导传输信道,可实现半双工通信,便于信息的双向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5568391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162480.0
申请日:2016-03-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稀土铥离子注入二氧化钛晶体的制备方法,属于二氧化钛晶体的制备方法。该二氧化钛晶体的制备方法利用离子注入技术在二氧化钛(TiO2)晶体中注入稀土铥离子,注入后样品在氧氛围中高温退火处理;首先采用40keV-350keV范围内五种不同能量,总剂量为1.25×1015离子/平方厘米的铥离子注入二氧化钛晶体表面,注入靶室温度为600℃;注入后样品在800℃~1000℃温度范围内进行退火处理;所制备的铥离子注入二氧化钛晶体可以在1420nm-1450nm波段有效实现Tm元素荧光发射。优点:采用多能量及多剂量的铥离子注入TiO2晶体在较宽深度范围内获得较均匀的铥离子浓度分布,采用600℃高温靶室注入减少了晶格损伤;制备的铥离子注入二氧化钛晶体在800℃高温退火30分钟之后,获得最佳的1420nm-1450nm波段的Tm元素荧光发射。
-
公开(公告)号:CN103760601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18848.7
申请日:2014-01-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V1/28
Abstract: 一种冲击矿压微震信号处理电路,属于微震信号处理电路。该信号处理电路包括:24V开关电源模块U1、升压模块U2、电压自动调节及传感器短路检测模块U3、传感器U4和传感器信号放大滤波模块U5;24V开关电源模块U1经过升压模块U2与电压自动调节及传感器短路检测模块U3连接,传感器短路检测模块U3与传感器U4连接,传感器U4与传感器信号放大滤波模块U5连接,传感器信号放大滤波模块U5采用双光耦实现输入端与输出端电气隔离;各模块连接方式是级联连接。每个冲击矿压微震信号处理电路拾取一路冲击矿压微震信号,输入电流范围为0~4mA,输出电压可放大到±10V。实现监测信号平稳性好和抗干扰性强的目标,提高井下安全监测微震信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02573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1910067062.7
申请日:2019-01-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V40/10 , G06V20/52 , G06V10/74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776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矿井下视频监控的多摄像机无标注行人重识别方法,包括:从多个摄像机中获取无标注原始视频流,截取该视频流中每一帧图像并输入B‑SSD行人检测网络中训练,获取每一帧图像中的行人区域并输出行人的坐标位置;形成候选行人数据库输入构建的MT‑S行人重识别网络,提取每一个行人区域中的行人特征,并离线存储;从无标注原始视频流中选定待识别的目标人物,截取带有目标人物的每一帧图像,输入到MT‑S行人重识别网络中,提取得到特征;计算待识别的目标人物特征与候选行人数据库行人特征之间的相似度,并进行排序,将相似度最高的行人特征判断为待识别的目标人物。本发明可学习更具判别性的行人特征,在矿井环境下识别更准确且精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575427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59966.8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 , 中国矿业大学
Inventor: 康乐 , 李帅 , 李卓 , 蔡泽迎 , 梁天骄 , 杨雪峰 , 庄健 , 吴延岩 , 吕永佳 , 于永积 , 袁宝 , 高德祥 , 邓红桃 , 崔旭 , 张孟晨 , 李松 , 王权权
IPC: G01N23/20033 , G01N23/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中子衍射实验的全固态锂离子原位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全固态锂离子原位测试装置包括样品装置、温控系统、充放电系统和探测器装置,温控系统位于所述样品装置的上部和下部,充放电系统通过引线连接于所述样品装置内部,探测器装置位于所述样品装置的四周。本发明全固态锂离子原位测试装置可实现在施加温度场、电化学场以及真空环境条件下对全固态锂离子电池进行原位中子衍射实验,并具有定位样品位置、更换正负极片便捷、适应不同尺寸样品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499626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1561590.1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H04B7/185 , H04W52/06 , H04W72/04 , H04L5/00 , H04W84/06 , H04W84/18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06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双工中继的UAV空中计算系统及轨迹和功率优化方法,本发明的UAV空中计算系统采用UAV作为全双工中继进行数据汇聚与转发;本发明的方法建立以最小化空中计算时间平均均方误差为目标,求解在传感器发射功率、信息传输速率、UAV轨迹和去噪声因子约束下的最优化问题,对于整体的联合优化问题,根据优化变量的高度耦合采用交替优化的方法逐个确定每一个优化变量。本发明实现了通信速率保障下的均方误差最小化,将最优化问题分解为四个独立的子优化问题,以低复杂度算法实现了UAV轨迹和功率的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