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4774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597785.0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2 , G01R31/367 , G01R31/385 , G06F30/27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池健康状态评价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包括:基于储能电池标定容量和交流阻抗谱,获取储能电池的实测数据集;分别以实测数据集中的健康状态数据和交流阻抗数据为数据源,采用LSTM对储能电池未到寿命阶段的数据进行预测,得到构建储能电池健康状态评价模型所需的预测数据集;以实测数据集和预测数据集为建模数据,并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基于训练集和验证集,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构建储能电池健康状态评价模型。本发明能够弥补由于储能电池循环时间短带来的训练数据不充足的缺点,精准评价储能电池健康状态,最大程度延长储能电池使用寿命,降低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953038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0320651.9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50/40 , H02J50/00 , B60L53/122 , B60L5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静态无线充电系统及其电磁耦合机构和设计方法,所述电磁耦合机构包括:双极性原边发射线圈,包括:Q个单极性线圈,Q≥2;其中,相邻的两个单极性线圈正上方所产生的竖直方向上的磁场方向相反;复合型副边接收线圈,包括:主线圈A;主线圈BC,包括:主线圈B和主线圈C;所述主线圈B和所述主线圈C的绕制方向相反;辅助线圈DE,包括:辅助线圈D和辅助线圈E;所述辅助线圈D和所述辅助线圈E的绕制方向相反;辅助线圈FG,包括:辅助线圈F和辅助线圈G;所述辅助线圈F和所述辅助线圈G的绕制方向相反;本发明的电磁耦合机构具有较好的抗偏移性,能量传递稳定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61819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0981035.2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F18/00 , G06F18/214 , G06F18/2415 , G06N3/044 , G06N3/045 , G06N3/049 , G06N3/047 , G06N3/08 , G16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电路故障诊断领域,公开了一种传感器电路故障诊断方法、系统、介质及装置,包括获取传感器电路输出的时域连续电压信号;对时域连续电压信号进行时域特征提取和频域特征提取,得到时域特征数据和频域特征数据;根据所述时域连续电压信号、时域特征数据和频域特征数据,调用预设的传感器电路故障诊断模型,得到传感器电路故障诊断结果。实现特征提取和时序信号的联合处理,不仅考虑了时域连续电压信号本身与传感器电路故障的相关性,还利用特征工程的方法,对时域连续电压信号进行时域和频域的两重特征提取,将这些数据共同输入到传感器电路故障诊断模型进行融合,获取传感器电路的故障诊断结果,准确性得到较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14973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1810885048.3
申请日:2018-08-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能量传输变换器,包括:包含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述发射线圈与电源相连;所述接收线圈与滤波电感和电池负载串联;所述发射线圈与所述接收线圈耦合。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调整失谐率,使传输功率保持总体平稳状态,负载能够在宽耦合系数范围内获取稳定的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46533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18834.7
申请日:2022-02-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输出无线充电耦合系统、电能传输系统及充电设备,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所述多输出无线充电耦合系统包括:能量发射线圈;所述能量发射线圈两侧的激励磁场范围内均设有能量接收线圈容置空间。能量接收线圈能够分布于能量发射线圈的两侧,实现了能量发射线圈的双面复用,提升了能量发射线圈的利用率,可以实现为更多的负载进行无线充电,缩小了多负载系统的占用空间,同时发射磁场分布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0963898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811417681.6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频无线输电系统的阻抗匹配调节的方法及系统,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包括:绕制馈电线圈和高频传输线圈,使补偿电容与高频传输线圈并联,补偿电容与馈电线圈串联;测试馈电线圈和高频传输线圈的电磁参数;准确测试无线输电距离下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互感系数k23;固定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间距,调节负载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的耦合系数k34;固定负载线圈与接收线圈的最优距离,利用阻抗分析仪测试高频无线输电系统工作频率时激励线圈的等效输入内阻,调节激励线圈与发射线圈之间的互感系数k12,使等效输入内阻与高频电源的内阻匹配。本发明无需额外阻抗匹配器,即可实现传输效率与功率的双重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067010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810892260.2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频近零磁导率的屏蔽电磁超材料,属于电磁材料防护技术领域。该屏蔽电磁超材料包括顶层材料片、中间预浸层和底层材料片;所述顶层材料片包括第一介质基板和分别刻蚀在第一介质基板正面和反面的第一谐振结构;所述底层材料片包括第二介质基板和分别刻蚀在第二介质基板正面和反面的第二谐振结构;所述中间预浸层位于所述顶层材料片和底层材料片之间;所述第一谐振结构和第二谐振结构为呈矩阵排列的周期性方螺旋谐振线圈。本发明超材料具有质量轻,厚度薄、体积小以及能量损耗小等优点,应用于频率为13.5MHz‑14MHz的电磁波以及该频率电磁波产生的频率为27MHz‑27.6MHz的第一高次谐波的屏蔽。
-
公开(公告)号:CN110571944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16262.8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5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能量传输系统频率跟踪的装置及方法,涉及无线能量传输技术领域。本发明装置包括:高频逆变电路、LC谐振回路、电流检测回路、信号调理回路、数字信号处理器和PWM驱动电路,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接收所述信号调理电路输出的方波信号,对方波信号进行预处理,输出PWM驱动信号传输至PWM驱动电路,驱动所述高频逆变电路调整采集的交流电的谐振频率。本发明解决了初级发射线圈回路失谐的问题,使LC谐振回路始终工作于谐振的状态,保证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始终处于谐振的状态。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出现的失谐所带来的能量传递不稳定、效率低的问题,以保证系统能量输出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44522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615302.2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轨式移动机器人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高频电源模块(1),用于将电网侧的工频交流电转换成高频的高压交流电;磁耦合机构(2),包括发射单元(21)、接收单元(22),用于将所述高频电源模块(1)转换的所述高压交流电转化为电流;负载模块(3),用于利用所述磁耦合机构(2)的电流为所述机器人动力电池充电。在机器人接收侧运动过程中始终能保证电能传输,实现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充电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0336339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340590.5
申请日:2019-04-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充电系统的屏蔽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其中,用于无线充电系统的屏蔽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具有预设体积的屏蔽板和至少一个限位机构;任意相邻两个屏蔽板均可拆卸地且可转动地连接,以根据待屏蔽的发射侧线圈或待屏蔽的接收侧线圈的辐射情况组合成预设形状;各屏蔽板均置于发射侧线圈与接收侧线圈之间区域的外部;每个限位机构均对应于相邻两个屏蔽板的连接处,各限位机构均用于对对应的相邻两个屏蔽板进行限位以保持预设形状。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对发射侧线圈或接收侧线圈的辐射进行屏蔽,并能够与发射侧线圈或接收侧线圈进行适配,适用于不同尺寸和/或不同形状的发射侧线圈或接收侧线圈,便于拆卸和组装,便于运输和存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