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2539416U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21478054.6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光纤多普勒干涉的实时高精度延时传感装置及设备,涉及太赫兹时域光谱成像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光纤多普勒位移干涉仪需要后期数据处理才能实现传感,无法提供实时在线测量以及无法在延迟线工作时同时使用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光纤耦合激光芯片、光纤分束器、光纤偏振合束器、三端口光纤环形器、目标光纤延迟线、光纤偏振分束器、光纤合束器、光纤耦合光电探测器、延时信号实时处理板卡、多根单轴传输保偏光纤、多根双轴传输保偏光纤,能够实现旋转光学延迟线延时量的直接在线测量,同时提高旋转延迟线延迟定位精度低,为高速光纤延迟线的高精度太赫兹时域信号高速采样以及普通光纤延迟线的延迟精度标定提供技术支撑。(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843813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584371.3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IPC: G01J3/28 , G01J1/00 , G01N21/358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拉伸器的全光纤式时域快扫描太赫兹光谱的装置,用于太赫兹脉冲产生的激发飞秒脉冲和用于太赫兹脉冲时域探测的探测飞秒脉冲均在光纤中传输,用于时域的扫描延时线采用采用光纤拉伸器,采用高动态范围、宽带宽数据采集卡采集记录太赫兹脉冲时域电场信息并传输到计算器,进行实时数据处理、储存,从而实现太赫兹时域脉冲信号的采集、处理及储存。本实用新型系统采用全光纤式设计有利于实现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的集成化、小型化,采用光纤拉伸器作为时域扫描延时线,提高太赫兹光谱检测和成像速率,且易于光纤系统集成,采用数据采集卡采集记录太赫兹脉冲时域电场信息,可实现太赫兹时域脉冲信息的实时记录。
-
公开(公告)号:CN205581131U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20370310.7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IPC: G01P3/3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速装置,包括第一太赫兹波光源、第二太赫兹波光源、分光片、混频器、示波器及数据处理装置,第一太赫兹波光源发射的第一光束部分透过分光片入射到被测目标靶,经被测目标靶反射的第一光束入射到分光片后,由分光片反射至混频器,第二太赫兹波光源发射的第二光束入射到所述混频器,混频器对第一光束与第二光束进行混频处理并输出电信号至示波器,数据处理装置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被测目标靶的运动信息。这种双频率太赫兹波的干涉信号具有交流调制的特点,信噪比较高,抗干扰性能好,而且对干涉信号中直流信号的变化不敏感,另外,采用混频器作为干涉信号探测器,调节简单方便,解决了采用传统干涉光路时合束调节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5384222U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20017730.7
申请日:2016-01-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IPC: G01N21/5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角度依赖的光子晶体氢气传感器,在石英衬底上制备二氧化钛光子晶体,周期可调,在光子晶体两个侧面分别生长钯基合金薄膜,厚度可调,激光光束准直后以一固定角度(通常为光子晶体共振角度)入射到光子晶体上,此时的透射系数为0%,钯吸附氢气后体积会发生膨胀,从而拉伸光子晶体,使其周期变长,共振角度向大角度方向移动,入射角度位置的透射系数可以变化到70%以上,与传统反射式氢气传感器相比,灵敏度可以提高2-3个数量级。
-
公开(公告)号:CN204346586U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20829431.4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IPC: G01J3/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赫兹成像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非扫描超衍射分辨太赫兹显微仪。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非扫描超衍射分辨太赫兹显微仪,通过激光光束调制太赫兹波,并与被测样本相互作用,携带被测样本信息,并通过太赫兹探测器探测,输入处理器处理,实现非扫描式的太赫兹波超衍射分辨成像,提高太赫兹成像质量,拓展太赫兹成像技术的应用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太赫兹源模块与太赫兹空间调制模块光连接,所述太赫兹源模块产生的太赫兹波信号与激光产生模块产生的激光信号主轴与中心点重合;太赫兹空间调制模块通过太赫兹探测器与太赫兹图像处理模块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03012138U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220660025.0
申请日:2012-12-0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IPC: G01S17/8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目标成像领域,尤其是一种水下探测目标光学成像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水下探测目标成像严重畸变的问题,提高系统适用范围,本实用新型提出了采用双通道同时探测和记录水下探测目标和水面波浪波形的一种水下探测目标光学成像装置,达到水下探测目标图像的获取。本装置包括激光发射模块、信号接收模块、同步控制电路、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通过各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下探测目标探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09014472U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821562705.2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次多点同时测量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系统,该系统包括:激光激发与收集子系统,用于输出激光脉冲并将激光脉冲聚焦成线光斑,收集样品光斑位置产生的等离子体发光并成像到光纤传输与分光子系统;光纤传输与分光子系统,用于对等离子体发光像进行传输并将不同波长的光散开;数据采集与处理子系统,用于将等离子体发光像呈现出来并分析不同位置等离子体发光光谱;电路控制子系统,用于向激光激发与收集子系统和数据采集与处理子系统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时间同步。本实用新型增大了样品测量空间范围,提高了诊断效率,缩短了样品测量时间,适用于固体、液体、气体、粉尘等不同领域多点诊断应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910237U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820928320.7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IPC: A61B5/026 , A61B5/1455 , A61B5/08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量生物组织血容量、血氧、血流及氧代谢的装置,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高相干激光器和激光二极管,通过发射光纤与发射探头相连,光电探测器,通过接收光纤连接到发射探头上,所述光电探测器还依次连接有计数器以及个人计算机,所述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连接到生物组织。本实用新型装置只需要将光纤探头放置在生物组织上,通过测量不同波长的光强度衰减来获得生物组织的血容量、血氧饱和度;通过测量高相干激光的光强归一化自相关曲线来获得血流量;通过血氧饱和度和血流量的改变即可以测量生物组织氧代谢率的变化。(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163909U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21148688.3
申请日:2017-09-0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IPC: G01N21/552 , G01N21/3586 , G01N21/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太赫兹时域衰减全反射光谱的活细胞实时监测实验装置,利用太赫兹衰减全反射倏逝波的穿透深度与细胞层厚度匹配的特点,利用双ATR棱镜进行太赫兹时域衰减全反射测量,通过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直接获得细胞在太赫兹波段的时域电场和复数介电常数(或复数折射率),可实现对整个细胞内部生理变化过程的实时监测,避免了传统透射式和反射式太赫兹光谱易受极性液体高吸收率影响的局限,也避免了传统细胞生物学方法需要对细胞染色和侵入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光学系统集成度高,保证太赫兹光路的准确性,省去了实验中光学元件的调节,可方便地实现整个光谱系统的便携和移动,很适合在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内使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844575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579098.5
申请日:2016-06-1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行程高扫描频率光纤延迟线,包括:相互对立设置的移动反射模块和固定反射模块,所述移动反射模块通过连接件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器连接到计算机,由上位机软件进行运动控制;所述移动反射模块和固定反射模块均包括若干个均匀排布的中空铝制角锥反射镜,所述固定反射模块上的中空铝制角锥反射镜的数量比移动反射模块上多一个;本实用新型利用角锥反射镜的逆向反射特性,可使反射光和入射光严格平行,从而减小扫描过程抖动对光纤耦合的影响,降低系统插入损耗,利用N块角锥反射镜和N-1块角锥反射镜相对放置,在两个反射模块中形成多次反射来实现光程延迟,相比单角锥反射镜情况,可在电机行程不变的情况下将延迟范围提高N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