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00679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66798.7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4S10/16 , H02J13/0013 , H02J13/0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远程监控的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装置、云服务器以及移动终端;数据采集装置与云服务器网络连接,云服务器还与所述移动终端网络连接;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站内电气信息并发送至云服务器;移动终端接收云服务器转发的站内电气信息并进行展示;以及检测本端的站层控制指令发送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根据告警阈值的设置信息监测接收到的各项电气信息是否越限,将监测结果发送至移动终端;数据采集装置接收云服务器转发的站层控制指令并下发至变电站系统;移动终端在电气信息越限时进行告警提示。本发明能够提高监控准确度,减小由运维人员专业度的差异导致的误判。
-
公开(公告)号:CN205610659U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20418280.2
申请日:2016-05-09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武汉中元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组件状态检测及时钟信息汇聚的时钟装置,包括通过综合数据网接收站内时钟信息的信息汇聚单元,连接信息汇聚单元、以接收到的外部时间基准信号为时间参考驯服时钟的接入单元,连接信息汇聚单元、检测时钟组件状态和运行状态的检测单元,以及连接信息汇聚单元、对站内时钟进行远程访问和数据获取的远程访问单元;本实用新型加强了对时间同步系统的管理,通过对时间同步系统的各项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避免因为设备故障影响被授时设备的稳定运行;极大的增强了时间同步系统访问的友好性及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610654U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20418277.0
申请日:2016-05-09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武汉中元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SDH网络E1通道故障监测的时钟装置,包括连接同步时钟、接收外部的时间基准信号和频率基准信号的输入单元,连接同步时钟、在根据时间基准信号和频率基准信号对E1通道的数据信号进行统计分析和时钟同步信号源选择的同时驯服内部本地时钟的实时监测及同步单元,以及连接同步时钟、根据内部本地时钟的时钟数据输出对智能变电站各时钟进行授时的时间信号的同步输出单元。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对SDH网络2Mbits频率的监测及分析功能;在建设电网时间统一系统,为电网二次系统提供高精度标准时间的同时,也提高了智能变电站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9608667U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20971731.9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终端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用于实现网络数据收发功能的PHY芯片,通过RMII接口与PHY芯片电连接的、用于实现数据加密解密功能的安全芯片,其中安全芯片设置有用于电连接配电网终端的接口电路,还包括与PHY芯片电连接的网口电源。可见,该安全防护装置将单颗安全芯片、PHY芯片、接口电路等集成在一个模块内,集成度高、体积尺寸小,可以方便安装在配电网终端中,降低了配电网终端的安全防护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148231U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20357729.3
申请日:2017-04-06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保护装置的寿命检测装置,在继电保护装置的每组电解电容对角线上设置测温模块,实时检测电解电容的温度。在继电保护装置以继电保护装置的输出端设置电压测量模块,实时检测继电保护装置输出的电压波纹。由CPU主控芯片利用电解电容的温度和继电保护装置的电压波纹检测获得继电保护装置剩余寿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寿命检测装置,能够在不断电的情况下检测继电保护装置的剩余寿命,从而不会对电网运行造成任何影响,不会影响正常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206546628U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20186512.0
申请日:2017-02-2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8C1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装置的无线调试信号接收电路,包括通信板、处理器板和天线;所述通信板包括天线接口防护模块、无线模块和隔离模块;所述处理器板包括处理器;所述天线接口防护模块、所述隔离模块分别与所述无线模块相连接;所述通信板与所述处理器板通过所述隔离模块与所述处理器的连接相连接;所述天线与通信板通过所述天线接口防护模块相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无线调试信号的接收,达到无线调试的目的,保障调试人员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05787141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715693.7
申请日:2016-07-07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管变电站运行人员工作状态的终端设备,包括:GPS模块、移动终端、无线通信设备和服务器;所述GPS模块连接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由变电站运行人员随身携带,所述无线通信设备、服务器设于变电站监控中心,所述服务器连接外部设备;所述GPS模块输出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所述无线通信设备接收所述位置信息,并传输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输出运行人员工作状态信息至外部设备。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监管变电站运行人员工作状态的终端设备实现了对变电站运行人员的位置信息的实时监测,进一步实现了对变电站运行人员工作状态的自动化管理,有利于提高运行人员的调配效率,进一步提高了变电站设备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0274133U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21481658.3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自动化双重加密装置,包括配电自动化主控单元、配网自动化双重防护安全芯片、交换机芯片、网络4G转换单元、4G无线模组以及以太网物理接口芯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电自动化双重加密装置,实现了兼容4G和以太网通道的配电自动化数据的网络层及应用层加密与传输,使得配电自动化数据通讯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通过使用交换机芯片,可以实现4G与以太网通道同时进行通讯,并且支持以太网的多网口扩展。
-
公开(公告)号:CN209946347U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20527930.0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故障指示器汇集单元,包括汇集单元主箱体和设于所述汇集单元主箱体内的处理中心,所述汇集单元主箱体的顶面设有连接孔,还包括呈半封闭腔室结构且其未封闭面用以朝向所述汇集单元主箱体的顶面固定且密封的罩壳和位于所述罩壳的腔室内且相对于所述汇集单元主箱体固定的天线;其中,所述天线通过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内的线缆与所述处理中心连接。由于罩壳的防护作用,上述故障指示器汇集单元可在汇集单元主箱体的顶面设置连接孔,进而从汇集单元主箱体的内部走线以缩短线缆、减少信号衰减;同时,罩壳能够避免外界环境对其罩扣的天线及其线缆、汇集单元主箱体内的元件造成材质损耗,从而提高通讯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09767240U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20809403.9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13/00 , H01L25/18 , H01L23/31 , H01L23/48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安全芯片的配电网终端,包括业务处理单元,还包括焊接于配电网终端的SPI接口的、设置有主控单元和安全单元的安全芯片,其中主控单元分别与安全单元和业务处理单元电连接。可见,该方案中安全芯片的总控单元一方面与配电网终端的业务处理单元进行通信,另一方面与安全单元进行通信,通过安全芯片实现了配电网终端数据的安全防护,且安全芯片直接焊接于配电网终端,具备轻量级、低功耗的特点,降低了安全防护的成本。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配电网系统,其作用与上述配电网终端的作用相对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