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信道多主用户认知网络中次用户协助主用户中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33761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290993.1

    申请日:2012-0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信道多主用户认知网络中次用户协助主用户中继的方法,包括步骤:将时间时隙化;在主用户时隙,同时考虑所有需要传输数据的主用户的速率和,使主用户的速率和最大,并以此建立最优化问题,分配各次用户作为中继节点;在次用户时隙:如果某个次用户想传输数据,当且仅当该次用户的贡献值足够大时才能接入,同时降低当前时隙接入了信道的次用户的贡献值;在主用户时隙,根据优化问题分配次用协助主用户的算法为基于蚁群算法的分配算法。本发明中主用户通过次用户作为中继节点的协助,获得了传输速率的提升,同时,次用户接入主用户预留的次用户时隙,获得了接入频谱传输数据的权利,提升了整个认知网络的吞吐量,实用性和可行性强。

    基于变频的双稳态最优随机共振单频微弱信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48177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010154338.4

    申请日:2010-04-24

    Inventor: 何迪 何晨 蒋铃鸽

    Abstract: 一种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的基于变频的双稳态最优随机共振单频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单频接收信号r(t)与本地信号cos(ωst+2πΔf·t)相乘进行变频;将变频后的接收信号r(t)cos(ωst+2πΔf·t)和本地产生的零均值单位功率共振高斯白噪声nSR(t)进行加权求和;将加权和信号[k1r(t)cos(ωst+2πΔf·t)+k2nSR(t)]输入至一个双稳态随机共振系统中,得到该双稳态随机共振系统在频率Δf处的输出信噪比SNRo;对加权系数进行最大似然优化,得到最优加权系数;将最优加权系数带入双稳态随机共振系统中,得到系统的状态变量输出序列,再将该输出序列输入能量检测器中,得到输出信号的能量;当输出信号的能量大于设定的能量阈值时,判定待检测信号存在。本发明运算复杂度低,鲁棒性好,且检测的准确率高,可行性和实用性强。

    提高频谱感知的检测概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48046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010204781.8

    申请日:2010-06-22

    Abstract: 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提高频谱感知的检测概率方法,对接收信号进行采样、通过平方律器件、累加后,得到检测频带内的信号能量Tx;当Tx小于或者等于门限γ1时,则该用户向融合中心发送主用户信号不存在的信息;当大于或者等于门限γ2时,则该用户向融合中心发送主用户信号存在的信息;否则,进行随机共振处理,并采用前述方法对随机共振系统的状态变量输出序列进行处理,直至该参与合作频谱感知的认知用户向融合中心发送主用户信息不存在或者存在的检测结果信息;融合中心进行融合处理,得到主用户信号的最终检测结果信息。本发明有效提高检测概率,计算复杂度低,鲁棒性好,不易受环境影响,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且克服了噪声墙问题。

    认知无线电带内频谱动态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53231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0910200609.2

    申请日:2009-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电网络技术领域的认知无线电带内频谱动态检测方法,首先将带内检测周期划分为多个检测子周期,次用户的MAC层通过实时地结合次用户网络层的数据传输业务对于吞吐量的需求,动态调整各个检测子周期中的带内检测阶段的触发概率,从而灵活地调整带内频谱感知用时。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划分带内检测子周期;跨层获取吞吐量需求;设置动态检测触发函数;带内动态检测。本发明在不影响次用户数据吞吐性能的前提下,能根据次用户网络层数据业务需求自适应调整动态检测用时,有效地降低了次用户退避延时,尤其适用于轻数据业务负载的认知无线电网络场景。

    两跳半双工MIMO中继网络分布式波束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47217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12270.2

    申请日:2012-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跳半双工MIMO中继网络分布式波束形成方法,考虑多天线多中继两跳半双工无线网络,基于RZF预编码以及MF技术提出了适用于莱斯信道的两种分布式波束形成方案RZF和IRZF-MF。在中继节点处,RZF方案使用RZF技术进行接收和发射波束形成,IRZF-MF方案则分别使用IRZF和MF技术进行接收和发射波束形成。两种方案仅仅要求中继节点获得本身的前向和后向信道状态信息,且两种方案均在目的节点使用QR接收机进行连续干扰消除检测以获得最大的空间复用增益。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出的两种方案可完全适用于莱斯信道条件,并在该信道条件下可获得比较接近容量上界的信道容量。

    多输入多输出空间相关信道下的鲁棒非线性收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315914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256713.0

    申请日:2011-09-01

    Inventor: 耿恒 蒋铃鸽 何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空间相关信息下的鲁棒非线性收发机装置,该装置首先通过信道估计模块和收发矩阵计算模块获得收发信号的处理矩阵,包括发射预编码矩阵、发射反馈矩阵和接收均衡矩阵,并将计算结果输出到发射预编码模块和接收均衡模块,用来进行收发信号的处理。然后将数字调制信号输入到发射预编码模块中,经过发射反馈矩阵处理、发射预编码矩阵处理后输出到信道。接收端通过接收均衡模块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最后解调输出。该收发装置能够在空间相关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获得比线性收发装置更好的系统性能。

    基于IEEE802.15.4协议的传感器节点占空比独立自适应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42551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810202654.7

    申请日:2008-1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IEEE 802.15.4协议的传感器节点占空比独立自适应调节方法,在节点流量较小时,通过延长该节点的休眠时间进而减少其功率消耗,同时降低该节点的信标帧接收频率进而减少其相应的接收功率消耗;在节点流量较大时,通过独立缩短该节点的休眠时间而保证其端到端时延性能,同时降低同一时间竞争信道的节点数进而改善吞吐量性能。节点同时采用能量高效休眠机制可使其于周期内活跃期提前进行休眠,从而进一步节省其功率消耗。本发明在保证节点能量高效的同时,使网络功率消耗和端到端时延在不同网络负载条件下取得良好的平衡,使网络协调器独立地根据从各节点收到的数据帧发送队列信息对各节点占空比和信标间隔周期同时地进行自适应调节。

    基于多跳分簇译码前传中继网络的传输路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82994A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1010535132.6

    申请日:2010-11-09

    Inventor: 李雳 何晨 蒋铃鸽

    Abstract: 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基于多跳分簇译码前传中继网络的传输路径优化方法,对于整个网络的中继节点选择逐簇进行,每簇均只保留等于该簇中继节点数目的传输状态,簇内选择通过对所有可能中继状态进行前向时间和已用时间平衡,选择每个同类状态中最优的状态保留,将所有保留状态前馈至下一簇,逐簇选择,从而使性能较高。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线性预编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42381B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810034569.4

    申请日:2008-0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线性预编码方法,将各用户的接收机简化为一个接收机常量和模值为1的归一化接收机的积,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利用所有用户的信道矩阵计算发射机的线性预编码和接收机常量,将接收机常量和各用户的归一化接收机相乘得到各用户的接收机。本发明方法在抵消共信道干扰和噪声增强之间取得了折中,误码率性能优于迫零方法,逼近于最优的最小均方误差方法。此外,本发明方法在发射机线性预编码和接收机的计算过程中不需要迭代计算,其计算复杂度远低于最优的最小均方误差方法。

    实现无线网络中最大化生命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09350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10252396.0

    申请日:2010-08-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00

    Abstract: 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实现无线网络中最大化生命期的方法,本发明在节点的工作/睡眠周期开始时,根据最近T时间内的流量参数,对占空比值和信道竞争窗口值进行修改,从而解决流量不均衡网络中流量较大节点的退避耗能过大以及相同占空比情况下的不公平竞争问题。本发明方法可均衡无线网络中各节点能耗,改善了流量较大节点的丢包性能,大大提高网络的使用寿命,还可以提高整个网络的吞吐量,同时还具有开销小和易实现等特点,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